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临床观察及其早期离床活动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01 15:05:3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临床观察及其对早期离床活动的影响。方法通过数字随机方法将500例剖宫产产妇分成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50例;术后两组产妇分别选择常规护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分析。结果在离床活动时间、24小时阴道出血量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让术后出血显著减少,让并发症减少,促进产妇在产后能及时康复,而且能让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剖宫产;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临床观察;早期离床活动

本文引用格式:姜丽丽,邢嘉敏.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临床观察及其早期离床活动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5):345-346.

0引言

剖宫产作为临床妇产科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术式,在对严重并发症、合并症、难产等问题进行解决时,剖宫产的作用非常重要[1]。但是剖宫产作为一种有创性操作,在机体应激反应、严重损伤等因素的影响下,术后产妇恢复时间长,进而增加产褥期并发症,影响母婴健康和安全,所以为剖宫产术后为产妇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就显得非常重要[2]。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临床观察及其对早期离床活动的影响,现做如下分析。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所选500例剖宫产产妇均为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所收治,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学会研究批准同意。纳入标准:存在剖宫产指征;不存在严重认知障碍。排除标准:过往存在深静脉血栓;多器官功能衰竭;全身严重感染。通过数字随机方法将500例产妇分成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50例。对照组中168例初产妇,82例经产妇;其孕周为36-40周,平均(38.4±1.1)周;其年龄为22-41岁,平均(30.5±1.7)岁。实验组中163例初产妇,87例经产妇;其孕周为37-42周,平均(38.9±1.4)周;其年龄为21-39岁,平均(30.1±2.4)岁。在基线资料方面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术后选择常规护理:术后6小时内应选择去枕平卧,对手脚进行轻微活动,通过抬臀对局部重力支点进行改变;术后6小时则可以放置枕头,协助产妇定时翻身;对产妇进行指导,让其坚持母乳喂养。实验组术后则选择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术前应通过健康宣教工作向产妇详细讲解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优势;术后应对产妇的阴道流血、伤口、子宫收缩、宫底高度以及生命体征进行定时观察和记录,并定时评估肠鸣音、阴道出血量、子宫收缩、宫底高度以及疼痛程度。具体的护理内容主要为:

①体位护理:严密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在产妇血压>90/60 mmHg时,则可以选择平卧垫枕位;在术后6小时,当产妇阴道出血量不足500 mL,生命体征保持稳定,不存在眼花、头晕、心悸以及头晕等症状时,则可以选择半卧位,并将床头适当抬高,幅度为30°[3]。②下肢被动运动:在产妇麻醉并没恢复之前,应对产妇家属进行指导,让其对产妇小腿进行按摩,并对腓肠肌进行轻捏。从胫前到胫后,采用双手进行环状按摩,从上向下直到脚踝部,同时对双脚进行轻轻摇动。每一动作重复5次,全部抚触过程应连续进行5次,每隔15分钟重复1次,采用轻柔的动作,并对产妇的肢体知觉进行严密观察[4]。③离床活动的指征:产妇在术后12小时,疼痛评估小于3分,生命体征保持平稳,总出血量不足500 mL时,则可以指导产妇下床活动。在产妇下床活动之前,应通过护理人员的协助对镇痛泵进行按压。④训练操:对产妇进行指导,开展颈部运动、乳房按摩、扩胸运动、子宫按摩、内关穴按摩、踝泵运动;运动时应该以能耐受、非睡眠时间为标准,每项运动每2小时进行4个八拍[5]。颈部运动包括左右两侧、抬头、点头运动;在按摩乳房时,应沿顺时针方向进行,以进分泌乳汁;在按摩子宫时,应沿顺时针方法对下腹部进行按摩,促进子宫有效收缩。

1.3临床观察指标。①对离床活动时间、24小时阴道出血量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进行统计记录;②统计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③选择自制调查表对产妇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调查表满分为100分,具体可分为非常满意(85-100分)、一般满意(60-84分)、不满意(<60分)。

1.4统计学分析。选择SPSS 21.0软件来统计和分析本实验相关数据,选择卡方检验计数资料,选择t检验计量资料,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分析离床活动时间、24小时阴道出血量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在离床活动时间、24小时阴道出血量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

 

2.2观察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如表2。

\
 

2.3观察分析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如表3。

\

 
3 讨论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是为了减少并发症、加快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临床病死率而制定的多学科技术综合运用对策;其目的是让手术治疗所导致的应激反应减轻,让患者在术后能及时康复[6-7]。

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让产妇形成快速康复的理念,让产妇充分了解到通过主动配合能让术后康复时间缩短,进而让产妇的康复信心显著提高,与医护人员主动配合,而且情绪状态也能更加稳定。除此之外,通过对产妇家属进行指导,让其按摩产妇身体,能促进子宫有效收缩,进而让阴道出血量减少。早期活动则能有效排出子宫腔内的血液,让子宫恢复时间显著缩短。通过讲解让产妇了解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作用和护理方案,并对早期下床活动的相关技巧进行讲解,全面评估产妇状态,能让产妇的自信心和下床活动的安全性显著提高,让产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让产妇能及早下床活动,进而让并发症减少。本研究中,在离床活动时间、24小时阴道出血量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结果与临床相关研究报道结果类似[8]。另外,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

总之,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让术后出血显著减少,让并发症减少,促进产妇在产后能及时康复,而且能让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黄鹂鸣,董琴.快速康复外科对剖宫产初产妇泌乳Ⅱ期启动时间的影响[J].智慧健康,2018,4(34):79-80.
[2]孙蓓.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计划性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49):91-92.
[3]廖小沙,胡寿涓.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早期离床活动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8,31(17):187-188.
[4]周庆芳.对进行剖宫产术后的产妇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0):254-255.
[5]金靓,郑雅宁,孙小玲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剖宫产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51):77-79.
[6]辛华.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早期离床活动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6):228-229.
[7]帅莉萍.剖宫产术后产妇早期泌乳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的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1):244-246.
[8]雒雪燕.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早期离床活动的影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7,31(07):89-9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10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