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尿液分析仪和镜检法在尿液检测中的相关性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01 14:01:4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在尿液检测中镜检法与尿液分析仪的相关性,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中心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以尿液分析仪与镜检法分别检测的840例患者尿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探究分析。结果探究分析数据显示,尿液分析仪法对红细胞阳性检出率15.36%高于镜检法检出率11.19%;对白细胞阳性检出率22.26%低于镜检法检出率30.12%;对管型阳性检出率为25.96%,低于镜检法检出率36.67%。上述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即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尿液检测中,尿液分析仪和镜检法各有优势,相互补充。两种检测方法联合应用,可有效降低误检率,提高检测效率,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尿液分析仪;镜检法;尿液检测;联合应用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杨华.尿液分析仪和镜检法在尿液检测中的相关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7):202-203.

0引言

尿液检测是临床诊疗中重要的医学检验项目。其主要检测方法为尿液分析仪和镜检法,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对于诊断多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1]。尿液分析仪是自动化尿液检验设备,以其检测速度快、操作便捷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尿液检测中。镜检法为人工检测。本文探究在尿液检测中镜检法与尿液分析仪的相关性,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中心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以尿液分析仪与镜检法分别检测的840例患者尿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探究分析。所选研究对象中,男性患者462例,女性患者378例;年龄6-65岁,平均年龄(40.1±3.4)岁。

1.2检测方法

本次研究方法为[3]:采集研究对象中段尿液,共计两管,每管为10ml。

第一管尿液采用镜检法进行检测。严格执行光学显微镜尿沉渣检查规则进行检测。将管中尿液旋转5min,其离心速度为每分钟1500转,之后去除上清液,将沉淀于管中底部的0.2ml尿液做成涂片进行镜检。在高倍镜下均以20个视野观察对红细胞与白细胞进行观察,同时对管型的观察是在低倍镜下以10个视野进行,两次观察均取平均数[4]。

第二管尿液采用自动尿液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进行检测。

1.3检测评定标准

本次研究检测评定标准为:(1)镜下血尿,当每高倍视野在3个以上时,则为尿红细胞阳性[5]。(2)管型阳性是指低倍镜视野下管型超过1个[6]。(3)白细胞阳性是指40倍视野显微镜下经离心沉淀后,男性白细胞超过2个,女性超过5个即为白细胞阳性[7]。

\

 
1.4统计学方法

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本次研究实验数据,以(±s)表示计量资料,用2检测,以率(%)表示计数资料,当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时,P<0.05。

2结果

本次研究数据显示,840例尿液标本中,分别采用尿液分析仪法检测及采用镜检法检测时,尿红细胞呈阳性率、白细胞呈阳性率、管型呈阳性率数据对比结果显示,尿液分析仪法对红细胞阳性检出率高于镜检法检出率;对白细胞阳性检出率低于镜检法检出率;对管型阳性检出率低于镜检法检出率。其对比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对比情况详见表 1。

\

 
3讨论

从以上分析研究可见,尿液分析仪和镜检法两种检测方法各具优势与不足。一是依靠多波长反射进行检测是尿液分析仪检测原理[8]。检测项目多、标本用量少、操作简单、速度快、稳定高效等是其检测的优点。利于进行大批量检测,占有现代医学检测的重要地位。存在的不足是:尿液内所含肌红蛋白等化学成分以及菌尿发生等因素,均会对分析仪检测结果造成影响,使尿液分析仪的化学测定结果受到影响,由此导致假阳性和假阴性现象出现。另外,如果患者尿液标本放置时间过长,或者肾脏存在病变,尽管分析仪对完整红细胞检测精度较高,但均会致使红细胞遭到破坏,血红蛋白游离,则会出现假阴性检测结果。二是镜检法在临床检查中已经成为指导治疗方案制定的金标准。镜检法能准确检测出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如肿瘤细胞、结晶、管型等。镜检法的主要不足是工作量较大、工作强度较高,特别是其检测结果与检测人员操作技巧密切相关,其应用在大批量检查中具有局限性。因此,一旦出现计数或操作等方面的失误,均会对检测精度、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在本研究中,通过采用尿液分析仪与镜检检测后,前者血红细胞为阴性,后者为阳性,部分患者红细胞检测结果不一致。这主要是因为试纸模块与变形的红细胞相结合之后,其整体稳定性提升,释放出的血红蛋白含量有所减少。另外,尿液分析仪难以准确检测含有药物结晶、胱氨酸、脂肪滴以及滴虫的尿液,因此细胞的异常无法鉴别。同时,影响到检测结果的还有酵母菌以及细菌。在对来源于女性患者尿液标本进行白细胞检测时,尿液分析仪检测结果容易出现假阳性。主要是由于其尿液受到含有胆红素的清洁剂的刺激或受到阴道分泌物的污染,表现出呈现假阳性。这主要是由于镜检法是基于LED,从其检测原理角度来看,其检测对象为尿液中的粒细胞。但是如果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存在于尿液之中,对于这种不含颗粒的状态下的检测,分析仪在就会很容易出现疏漏。

在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到,在尿红细胞检测中尿液分析仪具有较高的敏感度。而在管型与尿白细胞检测中镜检法阳性检出率较高。由此可以判定,如果是大规模的批量检测,首先要应用尿液分析仪进行检测,其次对其中有异常反应的尿液标本,再通过镜检法进行复检。但是如果是对霉菌、滴虫以及管型检测进行特殊检查,则可以通过镜检手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可见,用两种方法要视情况而定。

综上所述,在尿液检测中,尿液分析仪和镜检法各有优势,相互补充。两种检测方法联合应用,可有效降低误检率,提高检测效率,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林钠平.尿液检测中尿液分析仪和镜检法应用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6,16(07):56-57.
[2]王丽东,那向杰,田欣鑫,等.尿液分析仪和镜检法在尿液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11):81-82.
[3]余广琼.干化学法与镜检法在尿液检测中的结果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2014,4(16):2487-2488.
[4]刘欣,赵曙光,白雪,等.尿沉渣定量分析仪与尿干化学分析仪在尿液细胞检测中的联合应用[J].国际检测医学杂志,2015,9(18):2679-2680.
[5]高勇强,张晓兰,沈洋等.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镜检法检测尿液WBC结果对比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12(7):955-955.
[6]王振花.尿液分析仪和镜检法在尿液检测中的相关性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0):133.
[7]杨小蕊.尿液分析仪和镜检法在尿液检测中的相关性[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5):42-43.
[8]高英,牟洪臻.尿液分析仪与镜检法检测尿液白细胞的比较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2(6):302-30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09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