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分析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分析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 2016 年 11 月至 2017 年11 月收治的 118例尿液潜血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59 例。观察组应用尿液分析仪进行检验,对照组应用显微镜分析进行检验。对比两组检验的阳性率、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结果 两组检验的阳性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假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假阴性率低于观察组,上述两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分析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检出率接近,但在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方面存在差异,后续工作中可以结合需要具体选取。
关键词:尿液分析仪;显微镜;尿液潜血;阳性率
本文引用格式:李苏华 . 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分析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应用意义分析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1):151,155.
0引言
尿液潜血可能表明患者肾脏功能出现异常,也可能是尿路感染所致,一般出现少量的红细胞增加即可判定为尿液潜血,由于该症状可能由重大疾病导致,检验工作的价值十分突出 [1]。当前检验工作一般包括尿液分析仪检验与显微镜检验等,研究指出不同检验方法各自存在优劣势,为了解两种方法的实际差异,本院进行了调查分析,所获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 2016 年 11 月至 2017 年 11 月收治的 118 例尿液潜血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59 例。观察组 59 例患者中,男性患者 31 例,女性患者 28 例, 年龄 39-66 岁,平均年龄(52.2±2.8)岁,病情方面,肾功能异常患者 14 例,尿路感染患者 41 例,其他患者 4 例。对照组 59 例患者中,男性患者 32 例,女性患者 27 例,年龄 37-67 岁,平均年龄(52.5±2.4)岁,病情方面,肾功能异常患者 15 例,尿路感染患者 39 例,其他患者 5 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所有患者符合尿液潜血的一般标准。(2)经过沟通, 所有患者知情自愿配合调查,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无中途退出情况。(3)排除患有肝脏、肾脏、心脏等核心脏器疾病的患者。
1.3方法
观察组应用尿液分析仪进行检验,对照组应用显微镜分析进行检验。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取 10-20ml 尿液作为样本,置入无菌试管中,取尿液试纸置入试管,吸取样本,应用尿液分析仪进行潜血检测,患者尿液中红细胞占样本细胞数的 1%,为阳性(+);占样本细胞数的 2-3%,为阳性(++),占样本细胞数的 3%或者更高,为阳性(+++)。患者尿液中无红细胞,为阴性(-)。对照组同样取 10-20ml 尿液作为样本,置入无菌试管中,通过离心设备进行离心处理,设设备转速为 1400r/min,处理完成后,将清液和沉淀物进行分离,应用吸附设备完全将清液吸出,保留沉淀物,缓慢摇晃试管,直到沉淀物均匀。取无菌载玻片,放置 20μl 混悬液,上覆无菌玻片,放置于显微镜下进行检测,分析红细胞数目。患者尿液中红细胞占样本细胞数的 1%,为阳性(+);占样本细胞数的 2-3%,为阳性(++),占样本细胞数的 3%或者更高,为阳性(+++)。患者尿液中无红细胞,为阴性(-)。
1.4观察指标 [2]
本次调查主要对比两组检验的阳性率、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阳性率:阳性患者数 / 患者总数 ×100%;假阳性率:假阳性患者数 / 患者总数 ×100%;假阴性率:假阴性患者数 /患者总数 ×100%。
1.5统计学方法
本次调查所用统计学软件为 SPSS20.0。计量资料方面, 以均数± 标准差(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采用 2 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的阳性检出率
完成检验后,收集所获数据进行对比,从结果上看,观察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与对照组接近,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信息如表 1 所示。
2.2患者的假阳性率
对两组患者的假阳性率进行对比,从结果上看,观察组假阳性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信息如表 2 所示。
2.3患者的假阴性率
对两组患者的假阳性率进行对比,从结果上看,对照组假阴性率低于观察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信息如表 3 所示。
3讨论
尿液潜血也被简称为尿潜血,多由于肾脏功能异常或者尿路感染导致,部分患者患有肾脏方面的疾病,当出现尿液潜血情况时,应及时检查,以便发现疾病,给予治疗。健康人的尿液中不存在红细胞,因此在检测中只要发现患者尿液中出现红细胞,即可判定为尿液潜血 [3]。老年人出现尿液潜血, 可能是存在前列腺疾病,也可能是肾脏或者尿路功能异常, 青年人出现尿液潜血,也应给予重视,通过检查判定是否存在结石或者肿瘤。
临床用于检验尿液潜血的方法较多,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检验是其中较为多见的两种。尿液分析仪具有操作上较为简单、工作效率高等特点,在使用该设备时,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并保证工作流程的规范性。尿液分析仪的工作原理较为简单,利用计算机进行自动化工作,以球面积分仪接受双波长反射光,实现对颜色变化的捕捉,其测定方法属于典型的半定量测定 [4]。设备中带有可以独立反应的试剂垫,测定不同变化。分析仪可以通过自适应功能进行波长反射强度的调整,与计算机默认的变化曲线进行匹配,如果检测对象中某一种物质的数量出现增加,或者出现新的物质,试剂垫的反射光会出现带有特异型的变化,研究人员对该变化进行捕捉,即可了解尿液成分情况 [5,6]。显微镜分析的原理是将对象目标进行高倍放大,使肉眼观察中难以察觉的成分得到发觉,由于显微镜能够非常直观地捕捉红细胞,其工作的科学性也更为理想。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的检出率接近,分别为 59.32%、61.02%,观察组假阳性率为 8.57%,优于对照组的 19.44%,对照组假阴性率为 4.35%,优于对照组的 20.83%。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是由于检测受到肌红蛋白、维生素 C 的影响,一般在检测工作中是难以避免的。
综上所述,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分析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检出率接近,但在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方面存在差异 [7,8],后续工作中可以结合需要具体选取。
参考文献:
[1]陈丹丹,朴银花 . 尿液潜血检验中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的方法研究 [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8(14):103-104.
[2]赵林 . 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价值比较[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7(24):3462-3463.
[3]高红 . 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分析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10(17):125-126.
[4]咸跃丹 . 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对比研究 [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14(19):178-179.
[5]姚顺文,陈家艳 . 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分析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J]. 医疗装备 ,2016,29(7):51-52.
[6]赵爱莲,段宝生,吕莉 . 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潜血反应和镜检红细胞的结果对比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 2015 , 15 (73):141.
[7]由继君 . 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对比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5):23-24.
[8]李晓冰 . 尿液分析仪隐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在尿液隐血检验中的效果 [J]. 中国医药指南 ,2015(17):68-68.
《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分析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应用意义分析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020/20181020025958444.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