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脑出血患者在急诊内科的急救措施的临床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01 11:42:2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脑出血患者实施急诊内科急救治疗,分析治疗情况。方法研究资料均为来某单位就诊的脑出血患者,共计80例,这些病例收集于2018年全年。将全部患者按照平均分的原则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有40例。给观察组实施急救措施,给对照组患者实施保守治疗。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采取急救措施,大大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整体治疗效果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出血;急诊内科;急救措施;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白婷婷.脑出血患者在急诊内科的急救措施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7):138,142.

0引言

脑出血是临床上比较高发的血管类疾病,并且脑出血是一种情况较为严重的疾病类型,死亡率较高。经过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脑出血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因此,临床医生要及时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急救治疗,以及时缓解患者的症状,挽救患者生命 [1]。通过长期的临床工作经验我们体会到,在急救脑出血患者的时候要更多的关注对患者的治疗方法与治疗时间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对脑出血患者实施急救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主要是对脑出血患者实施急诊内科急救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均为来某单位就诊的脑出血患者,全部患者均自愿加入本研究中,均是在 2018 年收集的病例资料,共计 80 例。将全部患者按照平均分的原则进行分组:一组为观察组, 纳入 40 例,一组为对照组,纳入 40 例。在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 20 例,女性患者有 20 例,患者的年龄为 50-75 岁, 中位年龄为(53.0±5.0) 岁。出血部位主要包括基底节区出血、脑叶出血、脑干出血、小脑出血与脑室出血。在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 30 例,女性患者有 10 例,患者的年龄为52-77 岁,中位年龄为(54.5±5.5) 岁,主要出血部位与上组相同。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情况,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较性。

1.2方法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对两组患者均实施身体检查,主要测量患者的血糖、血脂等指标。

1.2.1观察组

实施急救治疗措施,主要方法为:医护人员嘱患者要保持安静状态,处于完全卧床的状态,减少出血,在患者的头部放置冰块或者为其注射镇静药物。患者的衣物不宜过紧,为患者解开衣领扣子等,让患者吸氧,确保患者呼吸通畅,以此积极抵抗脑水肿。给患者口服卡托普利调整血压,静脉滴注20% 的甘露醇药物 250ml, 输液速度控制在 13ml/min,间隔2h 后,给患者注射 50% 的葡萄糖溶液保障患者有充足的水分与营养 [2]。

1.2.2对照组

实施保守治疗措施,主要内容为:判断患者的意识是否清楚、生命体征是否正常。给患者静脉滴注 500ml10% 的复方甘油,输液时间为 40min,每天治疗 2 次,间隔 1h 后,给患者静脉注射 35mg 速尿,时间为半小时,每间隔 8h 用药 1 次。同时为患者肌注 25% 的硫酸镁 10ml。

1.3观察指标

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效率与死亡率情况,以判定患者的治疗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采用 SPSS13.5 统计学软件实施,计数资料采用  Pearson  卡方检验,以得到的 P<0.05 表示结果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75.00%,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2.2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

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


3讨论

脑出血也叫做脑溢血,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脑中风”的一种类型,指的是脑实质内的非外伤性的出血 [3]。导致脑出血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高血压与小动脉硬化合并所导致的,另外还有些患者是由于动 - 静脉血管破裂所导致的。脑出血疾病对患者的影响极大,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沟通能力与自理能力,主要表现为语言、肢体障碍、失眠、健忘等临床的症状表现,而颅内压增高、脑水肿以及脑疝形成等症状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4]。通常我们认为,发病 6h 以内就会发生水肿症状,在脑出血后 8-24h 内水肿症状会变得十分严重。所以,要在患者症状变得十分严重之前清除水肿,这样才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取得理想的恢复效果。及时的清除血肿不仅能够解决颅内高压的问题,并且还能减轻血液的分解物对整体脑组织的破坏,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并且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5]。中老年脑出血患者很多是因为情绪大起大落致病的,在导致脑出血患者发病的因素中,精神刺激为主要致病因素,成为诱发脑出血病症出现的主要因素。所以,中老年人要定期到正规医疗机构接受CT检查以及各项指标的测定,预防脑出血发生。脑出血类的病症发病通常比较突然,其病情恶化多在发病后的1.5h左右。因此,对于突发性脑出血患者前期的抢救时间非常关键,而通过急救措施对急诊内科的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对症治疗,以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6]。

通过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7]。

总之,对脑出血患者采取急诊内科急救措施治疗,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使疾病死亡率不断降低,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措施[8]。

参考文献

[1]杨小云.院前急救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02):230-231.
[2]李敏智.早期康复指导在老年脑出血患者中应用的效果[J].求医问药,2012,10(04):557-558.
[3]王伟,肖波.院前急救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13):51-52.
[4]范峻峰,林涛,何建华.雷急救医疗系统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预后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9):3341-3343.
[5]杨凯.急诊内科对脑出血患者实施的急救措施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2):54-55.
[6]王翠平.脑出血患者在急诊内科的急救措施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4):165-166.
[7]苏华.急诊内科急救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与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2):62,63.
[8]陈杰.急诊内科治疗65例突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4(22):16-1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07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