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产妇应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对减少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产科收治的140例剖宫产产妇,以缩宫药物不同为依据进行分组,对两组产后出血量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260.83±46.05)mL,产后24 h出血量(395.37±82.10)mL,产后出血发生率1.4%(1/7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9%(2/70)显著低于对照组11.43%(8/70)(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联合用药具有起效快、药效长的特点,在剖宫产中配合用药可减少缩宫药物使用剂量,在提高缩宫效果的同时减少并发症,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和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剖宫产术;米索前列醇;缩宫素;产后出血;影响
本文引用格式:李蓓.米索前列醇配合缩宫素减少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8):130+133.
0引言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后果最为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首位因素,会导致产妇多器官功能出现功能障碍情况,危害性大。产后发生在于各种因素导致的宫缩乏力以及凝血机制缺乏等,其中宫缩乏力占比为70%以上,有效预防宫缩乏力对于降低产后出血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二胎政策开放的大好时机下,临床生育率不断上升,其中剖宫产患者人数不断增长,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出血量和出血比例远高于阴道分娩产妇[1]。同时,剖宫产术中麻醉药物应用、术后子宫肌层缝合等均会对子宫收缩造成影响,增大产后出血风险。缩宫素是应用预防产后出血的常用药物,但在临床长期应用中发现,缩宫素的半衰期较短,药效持续时间不长,子宫下段切口部位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不高,在加大用药剂量的同时容易引发胃肠道不良反应,难以达到理想的宫缩效果[2]。本文将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4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对照分析不同缩宫药物方案试用下剖宫产术产妇产后出血的差异情况,论证米索前列醇配合缩宫素的作用机制以及应用价值。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产科收治的140例剖宫产产妇,均为足月的初产妇,年龄22-35岁,平均(28.36±3.05)岁。140例以缩宫药物不同为依据进行分组,仅使用缩宫素为对照组,缩宫素配合米索前列醇为观察组,各有患者70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两组产妇术前均排除有手术禁忌证后进行硬腰联合麻醉,术式选择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手术操作与常规相同,胎儿娩出后吸尽子宫腔内羊水,胎盘人工剥离娩出时间控制在5 min内,进行连续双层缝合方法缝合子宫肌层,缝合时间控制在20 min内。
1.2.1对照组产妇给予缩宫素治疗,缩宫素(北京赛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1020364),给予20 U缩宫素,10 U(生物制剂)在胎肩娩出后静脉滴注,10 U在胎儿娩出立即进行宫体注射。
1.2.2观察组产妇采用缩宫素配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缩宫素规格和用法均与上述相同;米索前列醇(喜克馈,PIRAMAL HEALTHCARE UK LIMITED生产,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50042),在手术切口缝合后舌下嚼碎含服200μg,术后1 h继续含服200μg。密切关注两组产后生命体征变化及出量,做好出血量的测量、记录工作。
1.3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软件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n,%)χ2检验,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评价的比较。统计分析在不同用药方案下两组产后产后出血情况的差异,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260.83±46.05)mL,产后24h出血量(395.37±82.10)mL,产后出血发生率1.4%(1/7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两组产妇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搜集整理两组产后用药后的不良反应表现,结果显示,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43%(8/70),有3例发热,3例呕吐,2例胃痉挛;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9%(2/70),有发热和胃痉挛各1例。观察组2.9%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4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缩宫素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子宫收缩剂,但半衰期较短,在体内容易被胎盘产生的缩宫素酶灭活,被肝脏和肾脏清除代谢,促宫缩的药效时间较短。米索前列醇为人工合成的前列腺素E衍生物,具有刺激子宫平滑肌兴奋的作用,经口服用药后可快速吸收,在用药15 min后达到血药浓度峰值,持续作用时间长,半衰期可达到40 min作用,在1.5 h被完全吸收。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配合作用可发挥协同作用,较好的解决了产后2 h的出血高风险[3],在产后1 h再次含服200μg的米索前列醇,目的在于延长血药高浓度的持续时间,维持高强度的子宫收缩状态,减少出血量[4]。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260.83±46.05)mL,产后24 h出血量(395.37±82.10)mL,产后出血发生率1.4%(1/7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的联合用药,也减少了术中缩宫素的使用总量,避免了大剂量缩宫素使用导致的不良反应。在安全性上也论证了这一说法,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2.9%(2/70)显著低于对照组11.43%(8/70)(P<0.05)。米索前列醇为人工合成,可被粘膜吸收,可较好的保证临床安全性,仅极少数产妇会出现有不良反应,例如寒颤、发热、腹部痉挛等,但无需特殊处理方式,在血药浓度降低后可自行缓解消失。除口服给药外,米索前列醇也可以阴道给药,其药物活动和持续性也会相应的增加,若产妇有阴道出血、损伤等情况并不适用,会增加不良反应,临床医生在给药方式的选择上要结合实际,谨慎选择[5]。同时,米索前列醇的人工合成也在保存方式和价格带来诸多优势,对保存的环境无特殊要求,常温下也可保存较长时间,其生产成本相对不高,因此价格定位较低,其实用性和安全性更易于被广大的产妇接受。
综上所述,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联合用药具有起效快、药效长的特点,在剖宫产中配合用药可减少缩宫药物使用剂量,在增强缩宫效果的同时减少并发症,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和并发症发生率,用药安全、方便且易于保存,药品价格低,在基层医院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戴利.米索前列醇配合缩宫素减少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3):111-112.
[2]赵文聪.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对预防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出血的应用效果分析[J].海峡药学,2018,30(11):195-196.
[3]李景州.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名医,2018(07):11+16.
[4]李瑶.米索前列醇配合缩宫素减少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8,24(18):12-14.
[5]傅晓羽,郑飞云.低剂量缩宫素联合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12):2838-284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