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门诊机动采血岗位的设置并通过调查参与机动采血岗位人员的参与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经过培训的113名机动采血岗护士进行自设问卷调查,并当场收回问卷。结果共发放问卷113份,有效问卷回收109份,有效回收率为96.5%;了解机动采血岗位的护士共108名(99.1%),但有35人(35.1%)未参加过机动采血;参加机动采血岗位的参与度与为合理利用自己的时间,与操作不熟练、采血不顺利,穿刺不成功的因素影响(P<0.05)。结论机动采血岗位可增加收入,充分利用护士的业余时间可促使护士参与机动采血岗工作,但操作不熟练和采血不顺利,穿刺失败也是影响机动护士上岗的重要因素,为后续管理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门诊;机动采血岗位;参与度
本文引用格式:薛娜,何双智,杨红.门诊机动采血岗位的设置及护士参与度调查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8):230-232.
0引言
所在医院作为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就诊患者来自全国各地,门诊采血窗口日均采血近700人次,采血量达2300管,存在着抽血患者多、环境嘈杂、患者排队时间过长导致患者情绪焦虑等诸多不安全因素[1]。门诊采血室共开放采血窗口8个,按工作量核定应配置采血护士8名,现采血护士为7名。门诊采血高峰集中在早7:00-10:00,10:00以后采血患者逐渐减少。机动护士是指在医院护理队伍中设立的隶属护理部统一调配管理,具有一定灵活性、应激性强的较高素质的护理人员[2]。在门诊采血室设立机动护士岗位,是针对护理人员相对不足的一种创新补偿机制,能有效地缓解临床一线护士紧缺情况,对保证门诊采血的护理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1]。本研究在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2016年12月启动门诊机动采血岗,对机动护士的合理化使用进行了有益探索。为积极调动机动护士参与采血岗工作,提高岗位运转效能,本研究对护士参与机动采血岗的参与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1机动采血岗位设置
1.1机动采血岗位培训。成立机动采血岗位培训小组,由护理部主任、护理部分管教学的副主任、门诊护士长、门诊带教老师组成。岗位理论培训方案包括《门诊采血室工作介绍》,《标本采集阶段的安全问题》,操作培训方案包括《标本采集技术》及操作实践。由门诊护士长担任理论培训导师、门诊带教老师担任操作培训导师、护理部主任及分管教学培训的护理部副主任担任督导,培训后进行1学时操作训练。
1.2机动采血岗位考核。培训后,进行笔试考核及操作考核。笔试内容来源于理论综合培训课程,满分100分,60分及格,由门诊护士长出题,上交护理部审核,并由护理部安排考试时间;操作考核由门诊带教老师一对一完成并记录评语及成绩。理论与操作考核均合格者予以发证,参加培训的护士共122名,通过考核113名,并为其颁发岗位证书。
1.3机动采血岗位人员职责。由护理部和门诊护士长共同制定机动采血岗位人员岗位职责:①按照报名时间准时到岗,协助采血室护士准备好采血用物,检查采血室环境;②严格执行智能采血系统操作流程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③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核对静脉采血项目、所需试管条码信息和显示终端信息,确保安全;④耐心向患者解释采血前后的注意事项和领取结果时间、地点。
1.4机动采血岗位薪资补贴。所在医院财务部制定机动采血岗薪资补贴,每月最后一周由门诊护士长统计人次及补贴金额,并上报护理部和财务部,由财务部统一发放给机动采血岗位护士本人。
2参与度调查
2.1研究对象。采用整体抽样法,选取所在医院取得机动采血岗资格的所有护士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已获得护士资格证,为我院注册护士;②工作1年以上5年以下;③自愿参加机动采血岗培训,并通过考核,取得机动采血岗证书;④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
2.2干预方法。经调查2016年门诊采血室采血量及全员调配情况将每周一至周三早7:00-9:00,定为机动采血岗位的工作时间。在护理部监督下,于2016年12月开设门诊机动采血岗位,由门诊护士长组建“门诊机动采血岗位”微信群并统一管理全院机动采血岗位人员,包括相关通知的下达及培训安排等。机动采血岗每周五由门诊护士长在群内公开招募下周一至周三,每天7:00-8:00及8:00-9:00两个时段的机动岗位护士各一名,每周共六名。护士自愿报名。护士长根据群内机动岗位护士报名的先后顺序,安排前6名机动岗位护士采血,并在群内公示排班表。由门诊护士长每周一至周三早7:00-9:00以现场全程监督方式进行质量管控,如遇突发岗位空缺,将机动调整当日另一时段人员进行补充。
2.3评价指标
2.3.1机动护士参与采血岗现况:根据门诊量动态调整人力。通过对采血岗标准化的工作流程、技术操作规范及相关知识的培训,及上岗前的考核,保证了护士熟练掌握工作流程,为患者提供高效满意的护理服务。统计全院机动采血岗护士人数,每周公布机动岗位数,通过调查门诊采血室设置机动采血岗前后人均的采血人次对比,统计早高峰时段平均每小时采血量。
2.3.2参与度调查问卷:由机动采血岗位护士培训小组成员共同编写调查问卷。问卷共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所在科室、工作年限、学历;第二部分为参与度调查,包括10个条目,用于调查研究对象对机动采血岗位的参与情况,包括如下内容:是否了解机动岗、参加机动岗次数、参加机动岗位原因/未参加原因、参加机动采血岗位工作后采血技术是否得到提高、机动采血岗位工作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机动采血岗遇到的困难是否得到解决、您参加机动采血岗时与采血室同事相处是否融洽、您对机动采血岗的薪金满意程度、您认为机动采血岗重要吗、未来您对机动采血岗有哪些好的建议和需求。
2.3.3数据收集:机动护士参与采血岗参与现况数据从历次采血岗位登记记录获取,采血工作量可从获取;调查问卷资料收集时间为2018年1月,研究者向机动采血岗位护士讲解此项研究的目的,与其签署知情同意书,讲解问卷填写要求后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13份,当场回收,回收有效问卷109份,有效收回率96.5%。
2.3.4数据处理:双人将调查数据录入SPSS 2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计数资料例数、百分比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相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结果
2.4.1机动采血岗护士参与现况:现全院机动采血岗位护士总计113人,每周参加机动采血岗位护士6人;设置机动采血岗后,早高峰时间段内平均每小时采血量由之前的322人次提高为357人次,平均每小时多采血35人次。
2.4.2调查对象一般资料:参与本研究的109名机动采血岗位护士均为女性,基本情况见表1。
2.4.3机动采血岗位实践现状:了解机动采血岗位的护士共108名(99.1%),但其中从未上岗的护士有35(32.1%),1年内上岗6次以上的护士有22名(20.2%),且认为机动采血岗位很重要的护士有100名(91.7%)。
2.4.4影响机动采血岗采血护士上岗的因素分析,见表1。
根据以表2-3的分析,进行了合理的分析,了解到影响机动采血岗采血护士采血次数一般因素,未参加的原因来自于,没时间;只为获得证书;门诊采血有压力、过于紧张;以及薪金问题和其他原因。而参加门诊采血的收益(效果),提升自己,为了提升自己的输入;合理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充实自己,实现个人价值以及让采血技术提高,见表4。
由表1可以看出,参加机动采血的次数受门诊采血有压力、过于紧张(t=7.460,P<0.001)、增加收入(t=-2.928,P=0.004)、合理利用自己的时间(t=-3.086,P=0.003),操作不熟练(t=2.804,P=0.009)、采血不顺利,穿刺不成功(t=-2.169,P=0.039)五个因素的影响。
2.5讨论
2.5.1机动护士积极参与机动采血岗:通过数据统计发现取得机动采血岗位上岗证书护士113人中,参加机动采血岗护士有78人,未参加机动采血岗护士35人,机动采血岗参与率为69%,参与度好,说明多数护士认可并且愿意参与到机动采血岗位中。且有研究显示,机动岗位的设立与参与,不仅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还有利于带动优秀护理人员之间的良性流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3]。
2.5.2合理利用业余时间、增加收入能够促进机动采血岗位参与度:本研究结果显示机动护士通过自主选择上岗时间,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和发放薪金增加收入的激励机制,能够促进护士参加机动采血岗的参与度。有研究显示,机动护士岗位的设立不仅降低了医院的护理成本,还为护士增加经济收入,大大提升了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在一定程度对促进护理队伍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同时,通过访谈了解到,护士利用自己业余时间来参加机动护士岗位也是护士自身价值的一种体现。
2.5.3操作不熟练,采血不顺利,穿刺不成功是影响机动采血岗位参与度的重要因素。
门诊采血工作面临着护士意外针刺伤,患者血标本采集信息有误,未能一次性采血成功等风险[4],且有研究显示,服务态度为门诊采血患者投诉的主要原因之一[5]。机动采血岗位护士来源于病房,病房与门诊采血流程截然不同,操作不熟练,且面对集中大量的采血人群和紧张的工作氛围,也是产生压力而导致采血不顺利、穿刺不成功的因素。由此看来,加强机动采血岗位护士相关理论及实践培训和人文服务意识,对促进机动采血护士上岗有着重要意义。另有研究者发现,情景模式教学联合网络平台的教学模式应用于机动采血岗护士的带教管理可促进护士自主学习操作知识,提高护士操作技能,调动其积极性,促进其更快融入采血室工作中[6],可见这是改善机动采血岗护士技能培训的方法之一。
3 结论
机动护士的设立可有效支援临床科室工作,满足医院各项应急任务对护理人力的需求,并圆满完成一些特殊护理任务[2]。提高机动岗位的参与度,不仅限于门诊采血岗位。在现有护理人力资源的情况下,通过探索创新机制,扩大可替性强的护理岗位进行机动调配,做到现有护理人力资源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值得临床推广使用[1]。
参考文献
[1]罗云梅,李长琼,李海燕,等.门诊采血室机动护士岗位的探索与实施[J].当代护士.2017(06),177-178.
[2]叶红,黄惠根,李华,等.医院机动护士的岗位设置与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5):62-63.
[3]何晶晶.对某三甲医院门诊护士岗位设置与管理方法的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6):72-73.
[4]李芳萍,宋新爱,张珑.风险管理在某三甲医院门诊采血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29(5):855-857.
[5]吴志琴,付艳.门诊采血患者投诉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8):78-79.
[6]郭妮,刘云云,魏沛,等.情景模拟式教学联合网络平台在机动采血岗临床管理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22):3478-3479,348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