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溃疡性结肠炎采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美沙拉嗪肠溶片进行治疗,而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经治疗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4.11%明显要高于对照组76.47%,同时治疗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与丙二醛浓度明显小于对照组,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比较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关于临床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采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不仅可有助于患者机体自由基的清除,同时对于肠粘膜的恢复与临床表现症状的改善可发挥重要的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美沙拉嗪;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本文引用格式:庹敏.美沙拉嗪、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治疗价值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8):152-153.
0引言
作为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性病变,溃疡性结肠炎主要发生于结肠与直肠部位。通常该症主要表现为黏液脓血便、腹痛不腹泻等症状,其轻重程度同时具有明显差异性等特点[1]。而作为消化系统临床诊治中常见的一种的疾病,该症具有病程长与反复性强等特征,若未及时予以有效治疗,严重者可导致结肠癌症状的发生,并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在目前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的背景下该症的发病率并以逐年增长的趋势呈现。本文则以我院收治的6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为25-58岁,平均(41.50±4.79)岁;病程为0.5-9年,平均
(4.75±2.13)年。治疗组男15例,女19例;年龄为26-60岁,平均(42.83±5.32)岁;病程为1-10.5年,平均(5.365±3.24)年。两组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治标准,并自愿签署此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排除患有严重性脏器功能障碍与感染性肠炎等疾病的患者[2]。其基本资料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均在保障充分休息与营养供应的基础上,予以水、电解质平衡的纠正,以及可在必要情况下进行贫血症状的改善与白蛋白的输入等基础方式的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则可以静脉营养供给的方式,以避免继发性感染现象的发生。常规主要以3-4 g/d的5-氨基水杨酸分4次进行口服,待患者的病情稳定后,则可以1-2 g的剂量予以持续的治疗。另外,也可依据患者的实际状况予以1次/d的灌肠治疗。其中给予对照组主要采用由的德国Falk大药厂生产的美沙拉嗪肠溶片(商名:莎尔福)予以每次1 g,每天三次的剂量进行治疗;而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采用由杭州龙达新科生物制药生产的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肠溶片(商名:思连康)予以每次2粒,每天三次的剂量进行治疗。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丙二醛浓度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的改善情况;其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显效是指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完全消失,大便性质正常其次数每天也小于2次,在运用结肠镜检查显示结肠黏膜恢复正常状态;有效是指患者症状变现具有明显改善,其大便次数每天为2-3次,并有轻度炎症,另外结肠黏膜检查显示具有明显的改善;无效则是指患者治疗后均未达到上述的指标水平[3]。
1.4统计学分析。依据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以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t检验。比较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
2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4.11%明显要高于对照组76.47%,详见下(表1);同时治疗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与丙二醛浓度分别为(5.96±0.68)mg/L、(5.85±0.49)nmol/mL明显小于对照组的(90.13±1.42)mg/L、(7.84±0.75)nmol/mL,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为(1.62±0.18)U/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3±0.07)U/mL。上述比较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目前关于溃疡性结肠炎医学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引起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的发生,并且具有病程长与反复性强等特征,致使临床治疗的难度增加。而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严重者可造成肠穿孔、炎性息肉与癌变的症状发生。目前对于该症的治疗,其中主要以患者病情急性发作的控制与维持、降低复发与并发症的防治为原则,而由于常规以内科方式的应用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目前主要以口服有效药物的方式实现对患者病情的控制,并最终实现彻底康复的目的。
资料显示,氧自由基或其所造成的脂质过氧化物反应均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对于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水平的高低可作为重要的观察指标。另外,作为机体炎性感应的敏感指标,C反应蛋白则与该症患者的临床活动程度具有直接的关联性。而丙二醛水平的高低则主要体现出患者机体细胞所损伤的严重程度。作为一种5-ASA的控释剂,美沙拉嗪在分子结构方面主要包括乙基纤维素与聚甲基丙酸。在进入肠道后其碱性环境后,5-ASA会充分释放活性成分实现对炎性因子的有效抑制。而美沙拉嗪的实际应用不仅对于活性氧等损伤因子具有彻底的清除功能,同时也可有效抑制白三烯的释放,从而实现良好的消炎效果。但由于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期间需进一步改善患者机体胃肠道的内部环境,并实现菌群与免疫系统的平衡,从而提升患者的恢复效果。作为一种有益于宿主健康的微生物,益生菌可有效抑制有害菌的形成,并以肠道的蠕动有效影响患者机体胆固醇的代谢异常。而作为一种微生态的治疗方法,益生菌制剂中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可有效避免胃酸屏障的影响,到达肠道从而发挥活性菌释放的功能,有效补充抑菌群并实现肠道内致病菌的有效清除,更可使肠道微生态的平衡得以有效的维持。此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4.11%明显要高于对照组76.47%,同时治疗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与丙二醛浓度明显小于对照组,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比较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关于临床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采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不仅可有助于患者机体自由基的清除,同时对于肠粘膜的恢复与临床表现症状的改善可发挥重要的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友多,陈华.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6,27(3):326-328.
[2]歧红阳,王云溪,肖占宇.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评价[J].职业与健康,2015,27(12):1431-1432.
[3]吴建军,曾清,温广德.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15(2):116-1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