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肌红蛋白改变的临床意义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30 16:08:2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肌红蛋白的变化规律,为临床干预治疗、防治慢性肾脏病继发心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参照CKDQ将236例慢性肾脏病分为5期,记录患者年龄、体重,检测患者尿素氮、肌酐及血清肌红蛋白、肌钙蛋白等,对其GFR与Mb的相关性进行线性分析。结果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肌红蛋白随着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逐步升高,血清Mb与GFR呈负相关。结论血清肌红蛋白反应了心肌本身的病变,也一定程度反应了肾脏的损伤程度,临床中分析CKD患者的肌红蛋白要考虑GFR的影响以便判断是否发生心肌损伤,并能及早发现其并发症,以便给予及时干预治疗。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血清肌红蛋白;心肌损伤;相关性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黄社全,黄培喜,李龙,等.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肌红蛋白改变的临床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8):184+187.

0引言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一般认为当肾小球滤过率
(GFR)降至正常50%以下代谢产物就可在体内蓄积,降至30%以下临床上即可出现一系列尿毒症表现。CK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其生命的首要原因,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占相当大比例[1]。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肌红蛋白在不同肾小球滤过率阶段浓度水平,并作相关性分析,为CKD人群AMI的早期诊断提供有益的参考。

\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09月至2017年04月住院慢性肾脏病[2]非透析治疗患者236例,其中男131例,女119例,平均(38.41±12.47)岁。选择本院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28例,女22例,平均(39.25±13.26)岁。

1.2检验方法。人院后记录患者体重、年龄,24 h内抽取早晨空腹血4 mL送检,查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肌钙蛋白(Tn)、血清肌红蛋白(Mb)及心电图,通过Cockcroft-Gault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GFR)。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回归方程的建立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肾功能各期心肌酶谱的比较。由表1可知,CKD1-5期随着肾脏储备功能下降,血肌酐及尿素氮的升高,患者血清肌红蛋白(MB)浓度也相应升高,MB各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血清肌钙蛋白(Tn)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说明Mb浓度与血BUN、Scr含量的高低密切相关。


\


2.2血清MB与GFR的相关性分析。由表2及图1可知,随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血清肌红蛋白浓度在逐步升高,血清MB与GFR呈明显的负相关,说明肾功能损伤越重,血清肌红蛋白升高越明显。

\

\



3结论

慢性肾脏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疾病之一,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本病的患病率为10%左右[3],CK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特别是慢性肾衰竭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正常人群高20倍,且病死率高,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其生命的首要原因,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占相当大比例。AMI患者临床主要依靠患者胸闷、胸痛、心电图改变等进行诊断,但据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AMI发病时25%左右患者无明显的典型症状及体征,而大于50%患者并无心电图改变。

本研究结果和文献报道存在一定差异,可能是由于研究方法不尽相同、样本量小所致,但结果仍表明CKD患者非透析患者早中期就已存在发生CVD的风险,血清Mb浓度的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是一方面,心肌自身损伤是另一方面,在CKD早期检测血清Mb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CVD的发生和发展,降低病死率。目前诊断CKD早期存在心肌损伤临床经验任很少,是否需要常规用药及MB升高的患者是否发展成AMI的高发人群等一系列问题仍有待今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Levey AS,Atkins R,Coresh J,et al.Chronic disease as aglobal public health probblem:approaches and initiatives apposition atatement from kidney diser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J].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Nephrology,2007,1(3):76-77.
[2]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8):524-531.
[3]顾乡,方向华.老年人慢性肾脏病诊断标准和分期以及流行病学研究现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6,35(5):556-55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04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