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精细护理策略对提高急性胃炎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30 09:39:5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精细护理策略对提高急性胃炎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急性胃炎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研究组(精细护理策略)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8例,评估两组生活质量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生命活力、躯体疼痛、精神健康与情感状态的分值较对照组均高,研究组并发症率(6.25%)低于对照组(20.83%),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对急性胃炎患者采用精细护理策略能提高其生活质量,避免其发生恶心呕吐、电解质紊乱与脱水等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借鉴。

关键词:精细护理策略;急性胃炎;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

本文引用格式:王晓燕.精细护理策略对提高急性胃炎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8):328+331.

0引言

目前临床常见的急腹症是急性胃炎,其主要是指外界因素或内在因素造成机体发生局限性或广泛性胃黏膜急腹症,其中较常见的是急性糜烂性胃炎或急性化脓性胃炎等,患者往往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等临床症状,具有起病急且发展快等特点,早期若不能采取对症的治疗措施,则极易导致机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经调查研究显示,对急性胃炎患者实施合理的护理措施能改善预后效果,促进病情早期康复,从而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1]。为分析精细护理策略对提高急性胃炎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急性胃炎患者96例,研究组(n=48):男26例,女22例;年龄16-87岁,平均(48.26±3.67)岁;病程1-12 h,平均
(2.79±1.23)h;对照组(n=48):男27例,女21例;年龄17-88岁,平均(48.34±3.59)岁;病程1-13 h,平均(2.86±1.17)h。各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其常规用药指导与病房巡视等措施,嘱咐患者保持营养均衡加强免疫力。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精细护理策略,①入院当天:详细向患者与家属讲解住院环境、规章制度与社保登记等,主动与其沟通,鼓励患者详细阐述对病情的疑问与担忧,耐心倾听其提出的问题,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将以往病房治疗成功的案例详细告知患者,尽量满足其各项合理需求,加强战胜疾病信心,便于后期治疗流程能顺利开展[2]。②住院期间:实时监测患者各生命体征,观察其腹痛部位与性质,给予适量胃黏膜保护剂,同时定期患者大便颜色与呕血者的呕血数量,发生异常需及时告知医师采取对症的处理,通过音乐疗法或深呼吸等形式转移患者注意力,定期巡视患者睡眠情况,存在严重失眠状况者需遵医嘱给予适量的安眠药物,并且为患者营造舒适安静的住院环境,维持室内温度至24℃,湿度至60%,定期开窗通风确保空气顺畅,使得患者具有舒适感,消除其陌生紧张情绪[3]。③出院指导:出院前1日给予患者健康宣教指导,嘱咐其遵医嘱按时服药,保持营养均衡搭配,增加维生素与高蛋白摄入量,饮食以低脂肪或低胆固醇为主,定期开展有氧运动加强免疫力,定期到院复诊促进病情康复[4]。

\

 
1.3观察指标。生活质量:参考SF-36生活质量量表[5],测定两组生命活力、躯体疼痛、精神健康与情感状态的分值,各评分与护理效果呈正相关。统计两组发生电解质紊乱、恶心呕吐与脱水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效果呈负相关。

1.4统计学分析。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正态分布数据(生活质量)-t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并发症发生率)-卡方检验,平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数据分布趋势,P<0.05,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生活质量。研究组生命活力、躯体疼痛、精神健康与情感状态的分值较对照组均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见表1。

\


2.2并发症率。研究组电解质紊乱、恶心呕吐与脱水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


\
 

3结论

急性胃炎属于临床常见急腹症,其发病率高,主要诱导因素是暴饮暴食、寒冷刺激或饮食不当等,该疾病发病机制复杂,患者往往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等症状,早期若不能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则极易造成其发生严重感染等并发症,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有研究报道[6],精细护理策略能有效改善急性胃炎患者的预后效果,其属于新型护理模式,患者与家属到达医院后需详细向其讲解住院环境、探视与作息时间、安全制度与陪护制度等,根据其病情与基础资料,给予患者对症的心理指导,改善心理应激反应,耐心倾听其与家属对病情的疑问,尽量满足患者各合理需求,确保后期护理流程能顺利开展。其次,住院期间需密切观察患者各生命体征,发生异常需及时告知医师采取对症的处理措施,采取深呼吸或音乐疗法等形式转移患者注意力,避免心理应激反应影响病情康复。另外,出院前需给予患者对症的健康教育,嘱咐其保持营养均衡搭配,增加维生素与蛋白质摄入量,定期开展有氧运动,禁忌食用辛辣与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定期到院复诊。

袁青柳等研究中明确指出[7],精细护理策略能提高急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效控制病情发展,避免发生电解质紊乱或恶心呕吐等并发症,改善其预后情况与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病情能早期恢复正常,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生命活力、躯体疼痛、精神健康与情感状态的分值较对照组均高,研究组并发症率(6.25%)低于对照组(20.83%),P<0.05(具统计学差异)。由此可证:对急性胃炎患者采用精细护理策略能提高其生活质量,避免其发生恶心呕吐、电解质紊乱与脱水等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王俊,孙丽丽.循证护理在急性胃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4):157-158.
[2]王新兰.精细护理路径在急性胃炎护理当中的作用探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6):112.
[3]张宁.精细护理路径在急性胃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10):1272-1274.
[4]徐杨娟.精细护理路径在急性胃炎患者护理中的运用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7(10):135-137.
[5]姚皆帆.精细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胃炎的效果[J].实用医技杂志,2017,24(08):924-925.
[6]杨成媛.精细护理路径在急性胃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当代医学,2017,23(06):171-172.
[7]袁青柳.精细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胃炎的效果评价[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20(04):403-40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97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