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临床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供应室18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质控组和常护组,每组9名护理人员。质控组护理人员实施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常护组护理人员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探讨分析医院患者感染发生率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质控组护理人员护理期间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常护组(P<0.05),且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护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于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升供应室护理人员专业素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适于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预防医院感染;临床作用研究。
本文引用格式:段雪琼.加强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预防院内感染[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7):299,310.
0引言
供应室是医院非常特殊的部门,主要工作内容是对各科室医疗器材进行清洗、消毒、包装,主要职责是为临床各个科室提供服务,预防院内感染发生[1]。因此,护理质量和医院的感染发生率与供应室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及工作态度关系密切。本文主要探讨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研究其对预防院内感染的临床作用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基本资料
以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于本院供应室工作的18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质控组和常护组,每组9名护理人员。两组护理人员中,男性为9名,女性为9名;年龄为22-43,平均年龄为33.4岁。两组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对比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进行研究。
1.2方法
常护组实施常规供应室护理管理。质控组实施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具体内容主要有:一是科学合理的布局供应室[2]。护理人员以科室需求为工作出发点,准确把握供应室的结构。确保供应室的工作充分发挥连接各个科室之间桥梁与纽带作用,又要为各种医疗物品建立专用通道。同时,按照供应室功能划分工作区域和辅助区域,工作区主要是对医疗器材的清洗、消毒和包装,而辅助区是工作人员休息和更换衣物。二是加强质量检测[4]。质检人员要严格检查清洗后的物品,一经发现有残存污渍及锈渍留于器械及物品内外部,应及时通报并再次清洗,直致检查合格。对于消毒后的物品,质检人员要重点检查操作及消毒的各个流程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质量检测则应注重检测消毒的温度及时间,从而避免因消毒问题引发院内感染。化学检测法、物理检测法、生物检测法以及是灭菌环节的质量检测主要方法。三是做好消毒管理工作[3]。消毒管理是供应室质量控制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其直接关系到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因此,建立健全完善的消毒管理体系是供应室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方面清洗和消毒工作要严格按照有关流程进行,并按要求发放到各部门;另一方面要统一回收消毒器械和医疗物品。同时,护理人员的工作分工要责任明确,在进行消毒时,操作规范,记录详细,以全方面提高供应室消毒管理工作。四是完善监测制度[5]。对各种医疗器械的抽检由专人每周负责质量监督,每月对无菌室进行一次空气培养,每季度监测紫外线消毒一次。同时,随时抽查消毒质量,消毒和灭菌记录详尽。
1.3评价指标
本次研究评价指标主要有:两组对应时间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和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观察数据均进行统计分析,若P<0.05,则表明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情况对比
本次观察数据显示,质控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常护组,详见表1所示,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对比
本次观察数据显示,质控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常护组,详细数据情况见表2所示,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从以上分析研究可见,供应室主要职责是负责医疗器材的供应与消毒,为医院内部提供各种无菌物品,实现无菌供应是医院对其工作最基本的要求。供应室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医疗质量的好坏[6]。因此,全方面提高供应室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和工作质量,切实保质保量完成供应室的各项工作,是供应室确保供应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和前提。
3.1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质量
提供高质量护理的前提条件是为预防院内感染而进行工作的护理人员[7]。因此,要注重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护理专业素质,要定期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对护理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从而增强预防院内感染意识,指导和帮助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消毒知识和操作技巧,提高工作质量。
3.2完善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供应室护理人员与各个科室的密切沟通、联系是确保供应室工作有效完成的关键。这是顺利完成工作的前提条件[8]。加强护理质量的控制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利于供应室护理人员的操作水更加规范。
本次观察分析表明,质控组的院内感染发生率(22.22%)明显低于常护组(66.67%),组间对比P<0.05;质控组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常护组(P<0.05),加强质量管理控制对于提升医院护理质量,预防护理风险发生有着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的管理加强,对于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升供应室护理人员专业素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适于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芹,彭婷,汪晓蓉.护理质量控制在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9):136-137.
[2]李玉美.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降低院内感染方面获得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23):179-180.
[3]曾桂玲.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降低院内感染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5):290-291.
[4]赵百红,李娟.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7):103-104.
[5]夏虹.探讨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应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4):177-178.
[6]谢齐珍.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预防院内感染的效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6(10):1300-1301.
[7]郑淑贞,徐娟.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预防院内感染的效果[J].医疗装备,2016,29(18):186-187.
[8]李翠娟,钟振锋,梁爱群.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09):108-10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