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冠心病心绞痛33例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29 09:24:0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冠心病心绞痛66例作对照研究,随机抽取33例作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方案,其余33例作为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片治疗,对比两组血脂水平变化情况,分析疗效,探讨不同治疗方案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81.82%(P<0.05)。治疗前,两组TC、TG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TC、TG指标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TC(4.32±1.18)mmol/L、TG(1.52±0.73)mmol/L分别低于对照组TC(5.10±1.20)mmol/L、TG(2.36±0.76)mmol/L(P<0.05)。结论临床针对冠心病心绞痛采用中西结合心血管内科治疗,可提升疗效,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

关键词:心绞痛;冠心病;内科;心血管

本文引用格式:刘丹凤.冠心病心绞痛33例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6):199,201.

0引言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重以及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变化,临床冠心病发病率逐渐增长,现已成为威胁中老年生命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WHO将冠心病分为猝死、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无症状心肌缺血、心肌梗死五种类型,其中心绞痛较为常见,指心肌受到心脏缺血的影响,而出现急剧性短暂缺氧与缺血,从而诱发的临床综合症,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胸部不适、发作性胸痛,随病情发展,可危及生命。目前,心血管内科针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方法较多,而随着我国中医学的深入研究和发展,中西结合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内科治疗过程,且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本文择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冠心病心绞痛66例作对照研究,旨在探讨中西结合疗法的临床价值,研究内容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冠心病心绞痛66例做对照研究,选取病例均经心电图、X线等检查确诊,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研究同意书;排除肝肾等器官功能性不全、伴有精神病史、伴有用药禁忌证的患者。对照组33例中男、女分别为16例、17例;年龄50~80岁,平均(65.32±2.56)岁;病程2~8年,平均(4.36±0.86)年;观察组33例中男、女分别为17例、16例;年龄52~80岁,平均(65.58±2.75)岁;病程2~7.5年,平均(4.18±0.92)年;对比两组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案,给予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国药准字J20171021,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规格100 mg/片),1片/次/d;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国药准字H20051408,辉瑞制药有限公司,规格20 mg/片),1片/次/d。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复方丹参片(国药准字Z44023372,广西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规格0.32 g/片),3片/次,3次/d[1]。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

1.3观察指标和疗效判断标准

统计两组治疗前后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指标水平情况;疗效[2]:显效:心绞痛次数降低程度≥80%;有效:60%≤心绞痛次数降低程度<80%;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甚至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两组研究数据,创建数据库,采用SPSS 24.0分析,计量资料描述方式为(±s),组间对比方式为t检验,计数资料表达采用(%),行2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


2.2两组血脂水平变化对比

治疗前,两组TC、TG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TC、TG指标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


3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直接病因是心肌供血相对或者绝对不足[3],因而,心率增快、运动等增加氧耗量以及血管痉挛、血管腔内血栓形成等减少心肌血氧、血液供应的因素,均易诱发心绞痛[4],而患者感受到前胸压榨性疼痛、前胸阵法性疼痛均是心脏缺血反射的结果。药物控制和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是心血管内科主要治疗手段,而研究表明[5],联合用药方案可提高心血管内科疾病疗效,目前,心血管内科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案较多,但是疗效不一,而本文主要探讨阿司匹林、瑞舒伐他汀钙片以及复方丹参片中西结合治疗的效果。阿司匹林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治疗过程,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6],而阿托伐他汀钙片是心血管内科治疗常用调血脂药物,是一种竞争性、选择性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7],该药针对升高的TG、TG、LDL-C、HDL-C,可将其指标水平降低,高血脂是造成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危险因素,患者长期处于高血脂状态,可造成血管脂质沉淀,继而导致斑块形成、粥样硬化,致使血管狭窄,从而对心肌供养、供血造成影响,由此可见,临床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积极改善血脂水平,对改善疾病意义重大。

复方丹参片属中成药,由冰片、三七、丹参组成[8],是一种理学剂,常被临床用于治疗因气滞血瘀造成的胸痹,配方中丹参为主要,具有活血养血、祛瘀止痛、清心出烦的功效,辅以三七具有化瘀止痛、活血通脉的功效,佐以冰片具有止痛行气、芳香开窍的功效,诸药协同作用,可达理气止痛、活血化瘀的目的。临床研究资料显示,针对高血脂血症小鼠应用复方丹参片,对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高活化状态、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率具有抑制作用,从而有效降低血脂水平,除此之外,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复返丹参片还具有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血脂水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心血管内科中西结合疗法的有效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临床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心血管内科中西结合疗法,相比单纯西医治疗而言,其疗效更为理想,可有效降低心绞痛次数,缓解患者血脂水平,提高疾病预后,促进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负担。

参考文献

[1]孙丁洲.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89.
[2]王梓豪,权菡.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分析[J].健康前沿,2018,27(12):159.
[3]杨义平.分析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管内科治疗的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69.
[4]韦天煦.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4):40.
[5]Ao Yuan,Yuan Guo,Nawar M,et al.An additive Cox model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study[J].Journal of Applied Statistics,2018,45(7):1325-1346.
[6]唐艳芳,王磊,陶静华.倍他乐克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9,25(5):64-66.
[7]CruiseSharon M,Hughes John,Bennett Kathleen,et al.The Impact of Risk Factors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on Related Disability in Older Irish Adults[J].Journal of Aging and Health,2019,31(1):165-184.
[8]袁丽影,封雨婷.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分析[J].心理医生,2018,24(36):112-1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87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