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骨科下肢创伤的临床救治方法及效果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28 16:01:3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骨科下肢创伤的临床救治方法及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骨科下肢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对患者使用常规骨科下肢创伤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组对患者使用损伤控制理论分三阶段进行治疗。比较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临床效果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损伤控制理论分三阶段治疗在本次研究中比常规骨科下肢创伤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骨科下肢创伤;损伤控制理论;治疗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吉力力·衣不拉音,艾尼娃·巴拉提.骨科下肢创伤的临床救治方法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6):55-56.

0引言

随着我国近年来骨科下肢创伤患者不断增加,其发病率也在不断提高。交通事故、运动方法不当以及高空作业是导致骨科下肢创伤的主要原因[1]。若骨科下肢创伤不能及时得到治疗,将容易引发其他的并发症,严重的甚至可能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2]。为深入研究损伤控制理论分三阶段治疗应用于骨科下肢创伤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有效率,本文通过对70例骨科下肢创伤患者的观察研究,探讨分析骨科下肢创伤的临床救治方法及效果,现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70例骨科下肢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对患者使用常规骨科下肢创伤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组对患者使用损伤控制理论分三阶段进行治疗。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19~52岁,平均(36.52±5.48)岁。治疗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21~54岁,平均(37.28±4.64)岁。骨科下肢创伤患者中引发下肢创伤的原因各不相同,其中7例为挤压伤,19例为高处坠落,18例为压砸事故,26例为交通事故。对照组与治疗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骨科下肢创伤患者均对此研究完全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次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使用常规骨科下肢创伤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组对患者使用损伤控制理论分三阶段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式如下。

第一阶段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创伤情况,立刻进行紧急处理与治疗,对伤口出血情况进行止血处理。若患者有出血性休克现象出现时,给予其血容量补充。对于开放性下肢创伤患者立即实施清创治疗,对于闭合性下肢创伤患者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牵引与外固定架等固定处理。若患者创伤较为严重且不能保留患肢,需要马上进行截肢手术。

第二阶段治疗:对患者骨损伤严重程度进行评分,若患者评分≤20分,在紧急处理完成后立即将患者送入骨科重

症病房实施相应治疗;若患者评分>20分,在紧急处理完成后立即将患者转移到ICU进行术后复苏治疗,对凝血紊乱、低温情况以及代谢酸中毒等进行纠正,进行致死三联症防治并解除通气障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呼吸支持。

第三阶段治疗:医护人员应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定时进行常规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和血流动力学等。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根据具体病情与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后期手术方案。

1.3观察指标

记录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分为无效、有效与显效等3个级别,具体方式如下:(1)显效:患者经手术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正常关节功能恢复,下肢负重能力恢复。(2)有效:患者经手术治疗后,临床症状有一定程度的好转,关节功能基本恢复,下肢负重能力受到一定限制。(3)无效:患者经手术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逐渐加重,关节功能未恢复,下肢负重能力未改善。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将得出的骨科下肢创伤患者数据,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针对性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损伤控制理论分三阶段治疗和常规骨科下肢创伤手术对比中,当P<0.05为差异显著,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3讨论

骨科下肢创伤手术是我国临床常见的外科手术之一[3]。由于患者下肢的结构较为复杂,导致骨科下肢创伤疾病的治疗难度比较大[4]。若治疗不当将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形成严重的影响[5]。因此,医护人员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损伤控制理论分三阶段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骨科下肢创伤治疗方式,能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以及缓解患者的疼痛[6]。

医护人员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当前在对下肢创伤患者较为传统的治疗方式是常规骨科下肢创伤手术,该治疗方式也能够取得一定的疗效[7]。但仍需注意的是,由于骨科下肢创伤疾病需治疗速度快,且愈合缓慢,常规骨科下肢创伤手术通常难以取得较好效果[8]。

损伤控制理论分三阶段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骨科下肢创伤治疗方式,其方式主要包括根据患者的具体创伤情况,立刻进行紧急处理与治疗,对伤口出血情况进行止血处理。术后对患者骨损伤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根据患者骨损伤严重程度实施相应治疗。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定时进行常规检查,根据具体病情与身体状况,确定最终的治疗方案和类型等三个阶段治疗方案。

本文通过我院收治的70例骨科下肢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对患者使用常规骨科下肢创伤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组对患者使用损伤控制理论分三阶段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临床效果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结果表示,损伤控制理论分三阶段治疗在本次研究中比常规骨科下肢创伤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探讨分析骨科下肢创伤的临床救治方法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巩春山,靳春雷.骨科下肢创伤的临床救治方法及效果[J].系统医学,2018,40(4):100-101.
[2]赵健.损伤控制在骨科下肢创伤临床急救中应用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1):5-6.
[3]宋阳,陈彦华.骨科创伤手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治疗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88):15313.
[4]宋渊,赵继荣,李树君,等.多学科协作治疗濒临截肢伤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8,13(2):107.
[5]刘宇,吴凯,范恒俊.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下肢软组织创伤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8(10):43-44.
[6]颜琴.交锁髓内钉治疗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6):52-54.
[7]Gopinathan NR,Santhanam SS,Saibaba B,et al.Epidemiology of lower limb musculoskeletal trauma with associated vascular injuries in a tertiary care institute in India[J].Indian Journal of Orthopaedics,2017,51(2):199-204.
[8]Mundy LR,Truong T,Shammas RL,et al.Acute Treatment Patterns for Lower Extremity Trauma in the United States:Flaps versus Amputation[J].Journal of Reconstructive Microsurgery,2017,33(8):563-57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86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