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分析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与注意事项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28 09:46:4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对高血压并采取中医治疗的效果及其注意事项。方法对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98例高血压病病人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病人接受西医治疗,研究组病人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中医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的DBP、SBP水平相比差别不明显(P>0.05),治疗后,研究组DBP、SBP指标水平改善比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经不同方案治疗后,治疗组的总疗效为95.92%,对照组的总疗效为81.63%,组间相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病病人采取中医治疗方案效果良好,作用稳定,副作用少,对于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医;高血压病;注意事项

本文引用格式:曹家铭,高翯,吴春平,等.分析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与注意事项[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5):165-166.

0引言

高血压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和多发性特点,以老年人群多发,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记忆力减弱等,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脑溢血、脑梗死、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大大威胁病人的生命健康[1]。加强对高血压病治疗研究,对推动高血压防治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本文以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98例高血压病病人为对象,分析常规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的疗效,根据治疗需要做好相关注意事项,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对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98例高血压病病人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中,男性36例,女性23例;年龄45-78岁,平均(58.75±4.23)岁。研究组中,男性35例,女性24例;年龄46-81岁,平均(59.61±5.14)岁。所有病人均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无其他器质性疾病,对本组研究分组及治疗均知情同意,并且临床资料的对比中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本组研究结果不具影响作用。
1.2方法。对照组病人接受西医治疗,即常规服用降压药治疗,如左旋氨氯地平,每天2.5 mg,同时根据病人的实际并且给予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及钙通道阻滞剂等药治疗[2]。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研究组病人则接受中医治疗,在治疗中需要注意应根据病人的中医证型,可分为肝肾阴虚型、肝阳上亢型、阴阳两虚型、血瘀气滞型,对不同分型病人进行辨证治疗,其中,肝肾阴虚型取怀菊花10 g,山萸肉、茯苓各12 g,丹皮、泽泻、山药、葛根、丹参、桑寄生各15 g,熟地黄、女贞子各20 g,每日1剂,煎服,分两次服用;肝阳上亢型取母草、朱茯神、夜交藤各10 g,天麻、杜仲、黄芪、川牛膝、钩藤(后下)各12 g,栀子15 g,石决明(先煎)20 g,每日1剂,煎服,分两次服用;阴阳两虚型取香附5 g,黄柏、知母各10 g,仙灵脾12 g、淮小麦30 g,每日1剂,煎服,分两次服用;血瘀气滞型取桃仁、枳壳、红花各10 g,当归、生地、川牛膝各15 g,每日1剂,煎服,分两次服用。根据高血压病人的病情选择不同的方剂治疗,以两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

\

 
1.3观察指标。记录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水平,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后血压下降情况,其中,显效为,病人在治疗后舒张压下降超过10 mmHg,并且恢复到正常状态,或者下降超过20 mmHg,趋向正常状态;有效为,病人在治疗后,舒张压下降不超过10 mmHg,可恢复到正常状态,或者舒张压下降超过10 mmHg,但未能恢复到正常状态;无效为,病人在治疗后舒张压没有明显的变化[3]。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本组研究所得的数据皆由SPSS 22.0软件包实施统计学管理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用
(±s)、%表示,接受t、χ2检验,组间比较差别以P<0.05为存在对比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两组的DBP、SBP水平情况比较。治疗前,两组病人的DBP、SBP水平相比差别不明显(P>0.05),治疗后,研究组DBP、SBP指标水平改善比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见表1。


\

 

2.2两组治疗的疗效比较。经不同方案治疗后,治疗组的总疗效为95.92%,对照组的总疗效为81.63%,组间相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3讨论

高血压属于一种常见的疾病,发病率普遍较高,我国约有1.6亿高血压病人,并且发病人数每年都增长,以老年人多发,可对病人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高血压临床特点为动脉血压升高,其中以舒张压的持续升高作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和年龄成正相关关系,高血压可以分成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病情复杂,受遗传与环境因素的影响,初期症状隐蔽,在病情恶化中,临床表现主要有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健忘乏力等[4]。高血压病人体内血压的调节机制敏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导致降压药耐受性、选择性及敏感性被减弱,长期使用西药治疗不仅无法达到理想效果,还容易形成耐药和影响病人的治疗依从性。

临床对高血压病的治疗以西药治疗、负离子治疗、非药物治疗及西医治疗为主,其中,西医治疗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比较大,降压效果不够理想,中医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相对比较可靠,中医认为,高血压属于头痛的范畴,病人容易阴阳失衡和肝阳上亢,治疗应以平衡阴阳和调理肺腑为主,通过中药合理配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表现,具有显著疗效[5]。但应注意在中医治疗中,应该根据病人不同证型表现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即辨证治疗,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治疗目的。

本研究中,对照组病人接受西医治疗,研究组病人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中医治疗,治疗前,两组病人的DBP、SBP水平相比差别不明显(P>0.05),治疗后,研究组DBP、SBP指标水平改善比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经不同方案治疗后,治疗组的总疗效为95.92%,对照组的总疗效为81.63%,组间相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得出结论:对高血压病病人采取中医治疗方案效果良好,对于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丁小进.中医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9):128.
[2]陈响民,刘志远.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分析[J].北方药学,2018,15(04):13-14.
[3]高旭阳.探究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0):101-103.
[4]王宗堂.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病的效果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7,9(05):43-44.
[5]王雅莉,唐剑飞.中医辨证治疗老年高血压病45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37(03):25-2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79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