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对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27 13:52:1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在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护理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设立研究组给予全面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焦虑及抑郁情况、头晕发生次数及持续时间。结果给予全面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护理无不满意情况,护理满意度为100%;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护理不满意例数为5例(15.15%),护理满意度为84.85%;两组患者干预前头晕频次及持续时间具有一致性,可用作研究对比;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头晕发生频次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头晕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DS、SAS评分具有一致性,可用作研究对比;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在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护理应用中具有良好导向,有效改善患者头晕、头痛等临床症状,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适用于临床。

关键词:全面护理;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护理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赵晨.对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5):266+268.

0引言

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是临床常见的脑功能障碍性疾病,多会诱发头晕、头痛等症状,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本文笔者也选取66例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旨在观察全面护理干预在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护理应用中的效果。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33例,男性17例,女性16例,年龄在45-72岁,平均(57.62±2.28)岁。研究组33例,男性16例,女性17例,年龄在48-75岁,平均(58.91±2.45)岁,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临床对脑供血不足型头晕的诊断,患者均具有头痛、头晕等临床表现;②合并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③对本项研究知情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④治疗依从性较好的患者;排除标准:①精神类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患者;②代谢性疾病或免疫性疾病患者;③严重的心、肾、肝功能不全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入院指导及健康教育等;研究组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包括:

①健康宣教:加强对患者的疾病知识的了解,加强护患沟通,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可通过发放健康手册、开展专题讲座等,针对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原则、注意事项及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讲解,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2];②生活护理:给予患者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对病房危险因素进行处理,定期消毒,保持室内卫生,及时通风,调节好室内的温度及湿度,可加强对患者的了解,在不影响患者休息的前提下适当播放音乐;给予患者饮食指导,建议家属多给予高质量蛋白、粗纤维的食物,饮食要少油、少盐,禁食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了解患者吸烟、喝酒等习惯,普及烟酒对血脂、血压、血糖的影响,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3];③心理指导:由于脑供血不足型头晕会伴有头晕、头痛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加上病情易反复,患者内心易滋生焦虑、抑郁等消极情况,严重影响治疗进程,降低患者治疗信心,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充当倾述对象,了解患者不良情绪发生的原因,针对性的给予患者心理疏导,针对疾病的治疗对患者进行普及,多分享成功的治疗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有利于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利于搭建良好的医患关系[4];④加强自护能力: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锻炼,例如散步、慢走等,注意运动强度;告知患者合理用药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指导患者如何自测血压、血糖,利于患者出院后了解机体情况,提高患者健康意识。

1.3评价标准。本项研究采用统一问卷模式调查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头晕情况,主要的情况包括头晕发生频次及头晕持续时间;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估,分数越低表面患者心理状况越好,护理效果越好。

1.4统计学分析。本组研究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其中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治疗前后头晕发生频次、持续时间、SDS及SAS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调查。如表1,给予全面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护理无不满意情况,护理满意度为100%;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护理不满意例数为5例(15.15%),护理满意度为84.85%,两组数据对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2.2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头晕发生频次及持续时间对比。如表2,两组患者干预前头晕频次及持续时间具有一致性可用作研究对比;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头晕发生频次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头晕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

2.3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DS、SAS评分情况对比。如表3,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DS、SAS评分具有一致性,可用作研究对比;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3讨论

脑供血不足型头晕致病因素较多,主要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而导致的,病情顽固具有反复性,对护理的依赖性较大,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全面护理干预涉及到生活、心理、疾病及自我护理能力各个方面,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治疗依从性,加强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增提升患者自护能力,有利于疾病的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项研究结果显示,给予全面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护理无不满意情况,护理满意度高,全面护理患者认可度较高;两组患者干预前头晕频次及持续时间具有一致性可用作研究对比,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头晕发生频次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头晕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DS、SAS评分具有一致性,可用作研究对比;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患者心理状况改善较高。

综上所述,全面护理干预在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护理应用中具有良好导向,有效改善患者头晕、头疼等临床症状,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适用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媛,李美玲,刘丹,等.全面护理用于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护理的作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6):218-219.
[2]邵明芹.对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的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222-223.
[3]杜娟.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护理干预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3):270-271.
[4]周雯.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应用全面护理的护理效果[J].中医临床研究,2017,9(12):32-3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74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