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将产前护理新模式用于产科护理,探究其疗效。方法抽取我院待产病人进行实验,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予日常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产前护理新模式。结果研究组病人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病人焦虑抑郁评分、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率低,母乳喂养成功率和病人满意度高。结论将产前护理新模式实施于产科护理,可显著调节病人心理状态,降低产后出血率,缩短生产周期,有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产前护理;产科护理;新模式;实践体会
本文引用格式:吕亚.产前护理新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及实践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6):333-334.
0引言
当前,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管理不断优化,医院的护理干预形式也有极大的改善。经典的护理方式集中于病人及新生儿的身体健康方面,经医嘱采取对症护理;但是新型护理模式是以病人本身的感受为主,采纳医生的指导建议,分析自身状态挑选最佳的生产方法[1-2]。最大限度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可提高病人对自然分娩的信任度,确保新生儿的身体状况。所以本研究主要对产前护理新模式在产科提高自然分娩率的作用进行实验调查及整理总结。
1产妇资料和护理方法
1.1产妇临床资料
抽取就诊于我院的待产病人5800例进行实验,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00例。其中对照组均龄为28.3岁,初次生产病人1900例,再次生产病人1000例,为使两组研究数据对比有权威性,两组病人的年龄、孕产次数、学历等一般资料相似。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日常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产前护理新模式干预,具体如下。
1.2.1增强思想建设
①科室安排护士参与优势护理工作训练,让护士进一步感受优势护理的指导方针及主旨。②在优势护理开始前,院方指导护士举办茶话会活动,同时确定优势护理组名字,规定具体优势护理项目,将劳动力资源安排妥当,使责任落实到个人。③在护理期间,护士长的职责是监管及消除困难,面对护理期间发生的疑难,立即给予针对性解决方案,修正护理计划,以助病人得到及时的护理。
1.2.2健康教育
病人办理入院手续后,由病房专科护士对病人进行系统的孕期健康宣教。护士合理安排病人的饮食、运动、卫生、休息等事宜,并向病人具体解释涉及怀孕过程中的健康理论,可将文字内容装订成册分发给病人,也可在待产室寻找合适位置粘贴字画以便对病人进行宣教。
1.2.4科室可建设几间家庭式待产室
将待产室装点成家庭样式,准许家属在待产室内陪同病人,让病人在医院待产时期享受家庭的温暖。
1.2.5护士针对病人采取“私人定制”式护理
病人办理入院手续后即可挑选助产护士,护士按照病人的脾性、现实状态进行特定化护理干预。护理期间,护士主动和病人保持言语沟通,提高护士在病人心中的可信度,促成良好的护患关系。可尽早为病人选取陪伴病人全周期的助产士,助产士在病人进行分娩前应与病人及其家属有详细的交流过程,提升病人心理方面的护理质量,对病人讲述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掌握病人临产时的心理活动,实施针对性方案协助病人平复恐惧、不安等消极心理,促进其怀有一个积极的生理及心理待产,使大多数病人顺利完成自然分娩,减少难产或剖宫产数量[3]。
1.2.6基础和专业护理的加强
护士按照病人相关情况采取特定化基础护理,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进行护理工作,同时具体整理护理数据,内容有分娩前的宣教、出院指导等。护士定做全面量表,可用字符或文字记录量表,以便减少整理数据时长,增加护士给予病人护理干预的时长。主管护士需为病人准备全方位的护理内容,病人住院后,积极对待病人,对病人讲解入院后的先后顺序和院方规章制度,让病人了解我院基础设施及主治医生。病人完成住院,护士可进行健康宣教,如掌握自数胎动、区分分娩先兆等,通过分娩过程讲解,可减少病人恐惧、不安等消极心态。护士于病人产前进行分娩过程讲解,了解分娩疼痛分级,让病人对分娩有科学完整的认识,减少其心理压力,拥有积极放松的状态。病人在分娩之前会有剧烈的宫缩阵痛,护士对病人解释引发疼痛的因素,缓解其不安心理。同时,告知病人降低疼痛感的标准操作,令其坚定分娩的信念。分娩完成将病人送入病房,告知其相关产后事宜,如预防产后出血、饮食规律、新生儿护理操作、母乳喂养等。如护理过程中遇到不合理的护理动作,应立即阻止,以免产生不良影响。护士为病人和家属解释初生儿的特征、母乳喂养的优势及预防接种方面的内容。病人离院后,护士继续给予离院引导,让病人得知母婴护理的注意事项、办理出生证明及离院手续等,嘱其记录医院咨询热线,富有礼貌地送其离院。规律组织护理干预的专业考试,病房质控人员与护士长采取周期性检测模式,以获取病人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遵守规章制度进行护理干预,使护理干预尽早落实。
1.3效果评价
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和全部病人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护理满意度。
1.4数据处理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数据采用t和2检验,P<0.05,差异显著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病人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对比
通过对比两组病人实验数据,研究组病人护理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病人焦虑抑郁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对比两组病人实验数据可知,研究组病人护理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病人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率低,母乳喂养成功率和病人满意度高,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讨论
目前,自然分娩可减少难产、剖宫产的数量。分娩是产妇正常经历的的生理阶段,因大部分病人为初次生产,对自然分娩的优势无正确认识,不能承受分娩痛,而选择了剖宫产术。产科护理新模式应时出现,予人文理念护理,让病人足够掌握分娩内容,理性寻求适合的生产方法[4-5]。经实验对比,研究组SAS、SDS评分、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在产科护理使用护理新模式临床疗效显著,对调节病人心理、降低产后出血率、缩小生产周期有积极作用[6]。具体表现:护理新模式经过病人综合测评后,设定针对性护理计划,创造一种放松舒适的居住氛围,从认知、心态角度促进病人主动依从。分娩前给予专门的心理护理,使病人不安心理明显改善,进行健康宣教,又能使病人充分认识自然分娩,号召亲属主动协助配合,使病人维持轻松心态,对比日常护理,使病人更加体会到护士的关心和爱护。护士向病人和家属交流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心理指导并给出对症治疗,延长护士与病人的沟通时长,用心理护理缓解其不良心态,提升病人满意度。同时,护士与病人沟通过程中言语温和亲近,可借助眼睛或表情向病人透漏关心、爱护及了解,让病人获得更多的安全与信任感,享受全面、具体的优质护理,进而促进病人积极依从,认真协助配合护士实施护理操作,以获取最理想疗效[7-8]。因时间及样本量等受限,在产科护理加入产前护理新模式,其意义需更深入的研讨。
综上,将产前护理新模式实施于产科护理中,可显著调节病人心理状态,降低产后出血率,缩短生产周期,有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贺锋.产科护理新模式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81(14):371-372.
[2]白桂芳,陶承燕.产科护理中产科护理新模式的应用效果以及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J].健康周刊,2017,22(21):8291-8292.
[3]蔡莎莎.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产妇分娩质量及产后焦虑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8,6(10):729-730.
[4]闫丽梅.分析优质护理在自然分娩患者产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14):7281-7282.
[5]计建英.优质护理对妇产科产妇满意度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1):96-98.
[6]张玉芬.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影响[J].健康周刊,2017,22(14):7281-7282.
[7]吴延芹.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影响研究[J].养生保健指南,2016,37(14):3801-3802.
[8]陈玲萍.产前护理新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2(13):2810-281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