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26 14:34:3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精神科治疗的120例老年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AMD及GDS评分变化、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观察组治疗4周、8周的HAMD及G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口干、便秘、恶心呕吐、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更佳,抑郁症状缓解更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好的疗效性及安全性。

关键词:老年性抑郁症;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临床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王鹏举,王飞,陈丽丽,等.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5):133-134.

0引言

老年性抑郁症是常见老年精神类疾病,其发病率仅低于老年痴呆,对老年患者的危害巨大,严重者甚至出现自残、自杀等倾向,需要临床及时干预治疗。老年患者身体机能减退,药物代谢能力较差,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耐受性差,因此临床对老年抑郁症的治疗药物选择较为慎重[1]。艾司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均是常用抗抑郁药物,两药在临床的药效对比研究较少。本研究进一步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临床效果,现具体汇报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精神科治疗的120例老年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61-86岁,平均(70.4±6.5)岁,病程1-8年。对照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62-84岁,平均(70.1±6.2)岁,病程1-10年。所有患者均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8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20分,年龄≥60岁;排除合并严重躯体疾病、伴有其他精神疾病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抑郁严重程度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入组前进行1周药物清洗期,使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者清洗2周。对照组服用帕罗西汀(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50043),初始剂量10 mg/d,3 d后增加至20 mg/d,视情况调整剂量,最大不超过40 mg/d[2]。观察组服用艾司西酞普兰(山东京卫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80599),初始剂量5 mg/d,3 d后增加至10 mg/d,最高剂量不超过20 mg/d[3]。两组均治疗8周后评价疗效。

1.3疗效判定标准。根据HAMD评分减分率判定疗效。治愈:抑郁及伴随症状基本消失,HAMD减分率≥80%;显效:抑郁及伴随症状明显缓解,HAMD减分率在50%-79%;有效:抑郁及伴随症状有所减轻,HAMD减分率在25%-49%;无效:抑郁及伴随症状无明显改善,HAMD减分率不足25%[4]。

1.4观察指标。于治疗前、治疗4周、8周分别采用HAMD评分和老年抑郁量表(GDS)评估抑郁症状变化;观察治疗期间有无口干、便秘、恶心呕吐、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发生。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率(%)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


\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及GDS评分比较,见表2。观察组治疗4周、8周的HAMD及G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见表3。观察组口干、便秘、恶心呕吐、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3讨论

老年性抑郁症早期多无明显症状,诊断较为困难,待到HAMD及G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口干、便秘、恶心呕吐、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效果更佳,对抑郁症状缓解速度快,抗抑郁效果随之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对症状的缓解更为彻底,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出现明显的抑郁症状时大多已处于较为严重阶段,临床治疗棘手。老年患者年龄大、身体机能明显衰退、对药物的敏感性及耐受性差异较大,疗效容易随病情的变化而变化。

临床对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等SSRIs类抗抑郁药物的研究显示,艾司西酞普兰与其他药物的疗效相当,但起效时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艾司西酞普兰是选择性最强的5-HT再摄取抑制剂,对5-HT转运体具有高度选择性,抑制突触之间信号的传递,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达到对抗抑郁的目的,其不对D1-5受体、NE受体及DA受体等具有亲和力,因此起效时间短、不良反应少[5]。同时,艾司西酞普兰与多种肝药酶同时代谢,不会诱导肝药酶,且蛋白结合力低,不易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尤其适用于老年人服用。帕罗西汀是临常用抗抑郁药物,也是一种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通过阻止5-HT再摄取而提高神经突触间隙内5-HT的浓度,产生一定抗抑郁作用从而缓解患者的痛苦[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观察组治疗4周、8周的这些均证实了艾司西酞普兰的临床治疗优势。

综上所述,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明显,安全性高,抗抑郁症状效果明显,利于长期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袁平,张龙华,李如华.分析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7):11-12.
[2]董太新,向雄,郭彩洪.用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0):78-79.
[3]吕淑华,张楠.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90例的效果观察[J].海峡药学,2016,28(3):165-166.
[4]谷岩,姜涛,郭建兵,等.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6):445-449.
[5]王健.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状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3):101-102.
[6]陈良银.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8):2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66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