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BI-RADS 4类的乳腺纤维腺瘤超声图像与病理对比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26 09:14:5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BI-RADS 4类乳腺纤维腺瘤的超声图像与病理对比分析,提高超声对乳腺纤维腺瘤的诊断率。方法对57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纤维腺瘤的超声图像与病理作对比。结果BI-RADS 4类乳腺纤维腺瘤表现有类恶性特征,可表现为形态欠规则、垂直生长、边缘模糊、回声不均匀、周边导管扩张、后方衰减、伴钙化等表现。结论BI-RADS 4类纤维腺瘤图像表现不典型,较易误诊,结合病理分析其不典型的原因,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超声对BI-RADS 4类乳腺纤维腺瘤的诊断率。

关键词:BI-RADS 4类;乳腺纤维腺瘤;超声

本文引用格式:左浩,饶荣生.BI-RADS 4类的乳腺纤维腺瘤超声图像与病理对比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9):209,211.

0引言

乳腺纤维腺瘤是乳腺疾病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在40岁之前,其发生与雌激素刺激有关,为乳腺良性肿瘤,在临床上主要分为三种:(1)普通型:最常见;(2)青春型:较少见;(3))巨纤维腺瘤亦称分叶型纤维腺瘤[1]。乳腺纤维腺瘤大多在超声上表现为典型的良性肿瘤特征(BI-RADS 3类),也有部分乳腺纤维腺瘤表现不典型,容易引起误诊。不典型乳腺纤维腺瘤超声分类为BI-RADS 4类,需要组织活检确认,本文通过对57例BI-RADS 4类的乳腺纤维腺瘤超声图像与病理对比分析,探讨其不典型原因,进一步提高超声对乳腺纤维腺瘤的诊断符合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纤维腺瘤的57例女性患者,收集其超声图像与病理结果。患者年龄18-55岁,平均41岁,其中右乳33例,左乳24例。

1.2方法

采用日立阿洛卡二郎神及西门子等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10MHz。病人取仰卧位,充分暴露双侧乳房,充分暴露双侧乳房,采用直接检查法,以乳晕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多切面探查,观察乳房各层次结构回声及双侧腋窝,对发现的病灶,观察其大小、形态、纵横比、内部回声、有否包膜、病灶周围腺体回声等情况,以及病灶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表现。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分级判定根据Adler[1]半定量方法分为0、Ⅰ、Ⅱ、Ⅲ4个等级,综合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BI-RADS分类。

\

 
2结果

本组研究中57例患者,根据超声图像:形态欠规则、边缘模糊、垂直生长、回声不均匀、伴导管扩张、后方衰减、伴钙化等特征诊断为BI-RADS 4类,术后病理:36例为单纯腺瘤,9例合并腺病,4例合并导管扩张,2例合并钙化,1例合并纤维化,2例合并导管上皮增生,3例合并大汗腺化生。对比超声图像特征与BI-RADS分类(表1),并对比BI-RADS分类与病理(表2),结果如下。

\
\


3讨论

乳腺纤维腺瘤是由腺上皮和纤维组织两种成分混合组成的良性肿瘤,好发于青年女性,与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失衡有关[2],好发于18~30岁。腺瘤病理为:镜下见肿瘤增生部位主要由腺体与纤维间质构成,其腺体形状呈卵圆形或圆形,部分腺体因被周围纤维结缔组织挤压,从而呈现裂隙状,间质疏松[4],由于腺管和纤维结缔组织的比例和排列构型差异,乳腺纤维腺瘤的组织学形态会有所不同[5],部分病例可出现囊肿、大汗腺化生、腺管囊性扩张、钙化及出血性梗死等形态改变,使得纤维腺瘤的超声表现更加复杂、不典型[6]。典型的纤维腺瘤是BI-RADS 3类,属于明确的良性病变,通常乳腺纤维腺瘤>3cm才需要微创旋切除手术,较小随访即可[7]。而不典型乳腺纤维腺瘤分为BI-RADS 4类,需要进一步检查或手术治疗,在术前对这类乳腺肿块的明确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本研究中,57例乳腺纤维腺瘤表现不典型,其中形态欠规则28例(49.12%)、垂直生长2例(3.5%)、边界模糊31例(54.38%)、回声不均匀8例(14.03%)、导管扩张4例(7.01%)、后方衰减8例(14.03%)、钙化18例(31.57%)。术前根据超声图像诊断为BI-RADS 4a类51例、4b类4例、4c类2例。57例患者均在本院行手术治疗并病理检测,结果:单纯性腺瘤36例,腺瘤合并腺病9例,腺瘤伴导管扩张4例,腺瘤合并钙化2例,腺瘤合并纤维化1例,腺瘤合并导管上皮增生2例,腺瘤合并大汗腺化生3例。从超声图像和病理对比分析:(1)腺瘤合并腺病或周边导管扩张、周边腺体增生,超声图像上肿块会表现为形态欠规则,边界模糊,包膜不完整等征象,但这些征象与恶性肿瘤的微小分叶、毛刺边缘有细微的区别,超声医师诊断中需仔细鉴别;(2)腺瘤的纤维成分的比例及增生方向的差异,也会导致超声图像肿块形态欠规则或边缘模糊;(3)腺瘤合并钙化、纤维化,超声显示肿块后方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减。腺瘤合并钙化时,多为粗大钙化(>2mm),与典型乳腺癌微钙化(<0.5mm)有不同,乳腺癌的微钙化是肿块发生坏死,及影响局部的钙磷代谢所致[8];(4)腺瘤合并液化坏死、大汗腺化生、导管上皮增生,其声像图上则表现为肿块内囊性暗区或周边导管扩张,应仔细与乳腺癌内部细胞坏死及癌组织对周边导管浸润鉴别。

综上所述,BI-RADS 4类的乳腺纤维腺瘤因与乳腺恶性肿瘤有相似的超声图像特征,需要超声医师有更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仔细观察才能诊断,部分纤维腺瘤仅凭声像图特征无法判别肿良恶性时,需要穿刺活检明确诊断。在临床工作中,多结合病理分析超声图像,有助于超声医师进一步提高诊断符合率。

参考文献

[1]王友明,彭书菊,闫林虎.乳腺纤维瘤的超声诊断价值[J].影像与介入,2013,20(11):99-101.
[2]张文静,袁泽.乳腺纤维腺瘤手术方式探讨[J].兵团医学,2017,9(3):51-52.
[3]张丽丹,包凌云,张丽,等.乳腺导管内癌超声分型与病理相关性[J].医学像学杂志,2014,24(2):215-217.
[4]严松莉,涂剑宏.乳腺纤维腺瘤的超声分型及病理对照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2,21(8):694-697.
[5]严松莉,涂剑宏.乳腺纤维腺瘤的超声分型及病理对照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2,21(8):694-697.
[6]王强.乳腺包块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4):72-73.
[7]李玉姣,胡嘉涛.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与乳腺纤维腺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南昌大学学报,2010,50(5):39-4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61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