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母婴护理中,采取家庭为中心的产后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从近两年我院防保科接受早孕建册和家庭访视的产妇中抽选100例,随机分两组。将接受以家庭为中心的产后健康教育的产妇列为实验组,产妇数量为51例,将接受常规产后健康教育的产妇列为对照组,产妇数量为49例,收集两组护理效果,对其进行比较。结果婴儿护理技巧、母乳喂养知识、母婴护理知识等评分比较中,实验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在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比较中,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5.88%<20.4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为中心的产后健康教育运用于产妇产后母婴护理当中,对产妇自我保健意识、母婴护理知识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保证母婴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家庭护理;产后健康教育;母婴护理;作用
本文引用格式:赵淑静.家庭为中心的产后健康教育在母婴护理中的作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4):253,255.
0引言
分娩是大多数女性必经的一个生理过程,做好产后健康教育对于提升母婴护理质量,改善母婴结局意义重大,还能有效降低产后不良事件发生概率[1]。家庭为中心的产后健康教育属于医院产后护理的延伸,是一种新型的产后护理方式。本文主要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防保科进行早孕建册和接受家庭访视的产妇中抽选100例进行对比,分别采取以家庭为中心的产后健康教育和常规护理,旨在探究分析家庭为中心的产后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宣传100例我院防保科进行早孕建册和接受家庭访视的产妇,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随机分两组。实验组有患者51例,初产妇:经产妇=33:18,产妇年龄22~44岁,平均(29.82±1.45)岁。对照组有患者49例,初产妇:经产妇=32:17,产妇年龄23~43岁,平均(29.78±1.41)岁。将两组各项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显示,P>0.05无统计学意义,数据可比性高。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产妇产后健康教育为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实施家庭为中心的产后健康教育,具体操作如下:(1)产前教育。孕妇在孕早期办理孕产妇保健手册时,我科护理人员需要结合孕妇的实际情况,为孕妇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方案,并且告知孕妇健康教育计划,确保其知情同意且自愿参与。(2)分娩后,我科人员还需要根据之前指定的健康教育方案进行健康指导,包括母乳喂养知识技巧、新生儿护理技巧等,让产妇对新生儿有一个更加充分全面的了解。同时,还需要指导产妇掌握正确的挤奶技巧,以免出现涨奶诱发乳腺炎。当产妇下床活动后,需要为产妇宣教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包括黄疸、脐炎等,让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更为了解,为了更好的促进产妇产后恢复,还需要进行相应的盆底肌功能锻炼,平时饮食以高蛋白为主,保证充足的睡眠。(3)产妇出院后,科室人员还需要定期进行访视,了解产妇家庭护理情况,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同时也需要耐心帮助患者解答疑问,指导其完善新生儿护理。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告知母婴护理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包括定期为产妇更换汗湿衣物、每日帮助产妇更换乳汁、在不受凉的基础上淋浴并且立刻吹干、婴儿满月后呼吸新鲜空气及晒太阳等,减少母婴护理不良事件,提升母婴护理质量。1个月后,对比两组产妇家庭护理效果。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主要以不同护理方式的两组产妇健康教育效果、产后不良事件发生概率等作为观察指标,其中健康教育效果主要包括母婴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婴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等,以医院自制的评分量表测定,每项满分为100分;产后不良事件包括产褥期感染、婴儿腹泻、婴儿脐部感染等[2]。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6.0处理,数据采用t和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护理方式的两组产妇健康教育效果
婴儿护理技巧、母乳喂养知识、母婴护理知识等评分比较中,实验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不同护理方式的两组产妇产后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比较
在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比较中,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5.88%<20.4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相较于其他科室护理而言,产科护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产科护理当中,健康教育十分重要[3]。一般情况下,产妇在医院分娩后,住院时间不长,如果产后健康教育仅仅局限于医院则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4]。针对这种情况,临床上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模式充分运用于围产期的护理当中[5]。通过产前社区情况了解来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方案,产妇分娩后,结合之前的健康教育方案对产后需要注意的常见事项,包括新生儿护理、产后并发症护理、母乳喂养、乳房保健等,引导产妇及其家属掌握更多母婴护理技巧[6]。同时,通过定期随访的方式,进行进一步的指导,改善家庭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7]。
本次研究选择100例产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采取家庭为主的产后健康教育母婴护理知识评分、母乳喂养知识评分、婴儿护理技能掌握评分均明显更高,产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更低。该研究结果与娄燕[8]在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对产妇的影响中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在母婴护理中采取以家庭为中心的产后健康教育能够更好的提升产妇母婴护理知识与技巧,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保证母婴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裴金霞,冯莺,朱翡翡,等.居家母婴护理平台在延续护理中的应用[J].医院管理论坛,2017,34(3):70-72.
[2]王惠.责任亲情交互式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健康教育技能掌握程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4):524-527.
[3]蒙景雯,陈华,李变,等.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方案对早产儿家长照顾能力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7,32(9):5-7.
[4]冯世萍,嵇秀明,夏珊敏,等.基于"家庭为中心"孕产妇护理模式产科护士胜任力模型的构建[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5):650-654.
[5]梁文化,杜娟,徐来,等.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及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2):304-306.
[6]林丹,罗小琼,王清莉.家庭化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护理中应用的价值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16):96-97.
[7]黄伟,吴晓丽,唐知,等.以家庭为中心的产后护理对产妇母亲角色适应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7,24(10):1216-1218.
[8]娄燕.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对产妇的影响[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7,38(3):348-35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