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家庭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6 年1 月至2017 年1 月期间的100 例到我院进行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平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实验组进行家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在进行为期一年的家庭护理后,接受家庭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得到显著改善,且明显高于对照组评分。与此同时,实验组患者的精 神病评分和社会功能缺陷评分、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家庭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而且可以抑制患者病情发展,改善患者 社会功能,大幅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可能性。起到了较为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家庭护理干预;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
本文引用格式:王礼宾, 许晓娥. 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74):253-254.
0引言
精神分裂症属于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精神科疾病,患者患病后会在社会功能、认知能力、生活质量方面,均出现较大程度的下降,对患者家庭、社会及其自身都会造成较大程度的负面影响 [1]。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改善,通过治疗手段可以大幅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较差,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社会功能仍处于偏低水平 [2]。此次研究将家庭护理干预引入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起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现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 2016 年 1 月至 2017 年 1 月期间 100 例到我院进行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标准:①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显著下降,且持续 3 个月以上。②出院时临床症状明显缓解。③精神病评分 ≤5 分。将全部患者平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 例,年龄在20-54 岁,平均(29.1±3.1)岁,平均(3.2±0.7)年,住院时间(122.2±21.2)天。实验组 50 例, 年龄在 22-56 岁,平均(30.1±2.9)岁,平均(3.4±0.8)年, 住院时间(130.2±20.1)天。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住院时间等一般数据,P > 0.0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出院前,对其进行健康宣讲,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叮嘱患者每日按时用药,明确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提醒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检。
1.2.2实验组护理方法。为实验组患者开展系统的家庭护理干预,组织患者参加集体讲座,每次 2 h,每 2 月 1 次,共开展 3 次。为患者进行健康宣讲的基础上,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悟与讲解,使患者通过相互沟通与交流、医师为其疑惑进行解答,为患者提供充分的情感支撑,使患者明确生活质量对其预后的重要性。加强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的交流,引导患者家属对于护理干预工作予以配合,明确家庭护理干预的重要性, 向患者家属讲解与患者共同生活时应当注重的要点。
为患者指定专职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基本情况具备深入了解后,定期对患者进行家庭随访,随访频率以每月 1 次为宜, 为患者发放疾病治疗手册,通过对患者临床症状及表现进行观察,评估患者的疾病恢复情况,通过与患者进行耐心交流,了解患者的疑虑,并及时针对的为其提供解答。随后由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使患者能够在理解与配合护理工作的基础上,协助患者参与社会活动,叮嘱患者用药,与患者进行密切交流,促进患者生活品质的改善。
1.3评价指标。在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利用 BPRS、SDSS、QOL 等评分量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障碍、精神病症状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评估,各量表分值范围均为 0-10 分。由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填写。在患者接受护理干预 1 年后,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再次对其社会功能障碍、精神病症状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评估。对患者护理前后各项评分进行系统的总结与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分析。借助于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此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整理,统计学标准设定为 0.05,当P < 0.05 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如下表 1 所示,在接受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大致相同,无明显差异(P > 0.05)。在接受护理干预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提高至(7.2±0.7)分,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达到(9.1±0.9) 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
2.2护理前后社会功能障碍及精神病症状对比。如下表 2 所示,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前,社会功能障碍及精神病临床症状两项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 > 0.05)。接受家庭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两项评分大幅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 < 0.05)。
2.3两组患者复发情况对比。如下表 3 所示,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家庭护理干预后,复发 6 例,复发率为 12%,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差异显著。
3讨论
近年来,精神分裂症发病率增高,受关注力度也在加大, 在人文关怀的指导下,生活质量评分成为衡量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效果的重要指标 [3]。为了进一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此次研究为实验组患者进行家庭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专业、全面的健康宣讲,使患者能够对于精神分裂症具有正确的认知,并提高对于医护工作的依从性,遵循科学的医学指导,进行规律性的用药,由家属配合进行康复训练,为患者提供充分的情感支撑和环境支撑, 逐渐降低患者的依赖性,使其能够及早恢复自主意识和社会功能,消除精神病临床症状,回归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 [4]。通过家庭康复环境的改善,有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患者家属与患者进行有效交流沟通,加强患者抵御疾病的信心,并积极参与到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中,进而改善患者生活品质,加快患者的病情康复效率 [5]。此次研究结果表现, 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家庭护理干预后,不仅生活质量评分得到大幅度提升,而且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证实了家庭护理干预的可行性和实用价值。
综上所述,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家庭护理干预,能够大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能够改善患者临床表现,加快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进而减少其复发可能性,起到了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加大临床推广力度。
参考文献:
赵淑娟, 刘瑞菊 , 王桂兰, 张宗顺.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8,45(02):340-343.
[2]曹静, 王彩荣 , 张慧. 精神分裂症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J]. 中外医学研究,2018,16(08):103-105.
[3]丛素兰 .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国当代医药 ,2018,25(07):191-193.
[4]于见 . 精细化护理干预配合心理护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03(05):117+124.
[5]顾红. 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家庭护理干预对其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03(04):148-149.
《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201/20181201010234208.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