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方案在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中的应用价值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25 10:47:0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方案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30例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分成两组,给予参照组15例患者实施加压钢板的内固定治疗,给予治疗组15例患者实施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对比两组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实施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的临床价值较高,安全性显著,促进患者预后及骨折的康复。

关键词:不同植入物内固定;四肢创伤骨折;骨不连;治疗有效性

本文引用格式:马文成.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方案在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4):83-84.

0引言

四肢创伤骨折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一般是由于暴力致伤、高处坠落、打击伤、车祸等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原因导致的,四肢创伤骨折在进行治疗后无法正常愈合的现象称为“骨不连”[1],主要表现为骨折部位存在持续性的微动表现,且痛感较为强烈,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2]。有效的临床治疗显得尤为必要,我院针对收治的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30例进行治疗对比观察,分别给予加压钢板的内固定治疗及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旨在分析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方案在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中的应用价值。

\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随机将我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0例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分成两组,参照组15例患者中车祸致伤6例、高处坠落2例、打击伤3例、暴力致伤4例;骨不连类型分为:营养不良型4例、无菌型5例、肥大型6例。治疗组15例患者中车祸致伤5例、高处坠落3例、打击伤4例、暴力致伤3例;骨不连类型分为:营养不良型5例、无菌型5例、肥大型5例。

对两组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组间差异小且可比性高。

1.2方法

给予参照组15例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实施加压钢板的内固定治疗,两组四肢创伤性骨折后骨不连患者术前均给予常规的处理创口、预防感染、营养补充等基础性治疗,在实施植骨操作后植入提前准备好的钢板,结合患者创口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加压治疗,对钢板进行固定时应通过皮质骨螺钉开展操作。

给予治疗组15例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实施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为患者实施常规的术前操作及麻醉处理后,选择合适的切口剥离骨不连部位的骨膜,针对骨不连一端实施相应的修复后,呈现出梯形截面,凿除存在硬化现象的骨质后实施扩髓处理,植入髂骨块后进行复位操作,复位完成后给予髓内钉固定处理,最后合理地安装带锁髓内钉,给予相应的加压固定操作后逐层将切口关闭。

1.3疗效判定

针对参照组与治疗组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治疗后的治疗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1)治疗优良标准[3]=(优+良)/总例数×100%;其中优:治疗后经影像学检查后发现骨缝愈合良好,不存在骨折端压痛及叩击痛症状;良:治疗后经影像学检查后发现骨缝愈合,存在轻微程度上的骨折部位压痛感及叩击痛现象;无效:治疗后经影像学检查后发现骨缝未愈合,存在剧烈疼痛症状。(2)并发症:切口感染、关节僵硬、疼痛严重等。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处理,骨折愈合时间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通过t检验,治疗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通过2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参照组实施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后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11.30±5.46)d,治疗组实施加压钢板的内固定治疗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92.46±4.74)d,两组相比:t=10.09,P=0.00;两组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治疗后的治疗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数据见表1所示。


\


3讨论

临床报道显示,临床中导致四肢创伤性骨折患者出现骨不连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药物因素、局部因素及全身因素等导致的[4],最为常见的因素为局部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及医源性因素等),四肢创伤性骨折后骨不连还可能是由于骨折复位不佳或未能合理对骨折断端进行处理等导致的[5]。因此,临床中应针对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实施切开复位治疗。

临床中实施的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中效果并不十分显著,且手术后可能会出现应力遮挡效应,增加再次骨折的风险,且手术治疗过程中还可能会导致患者血运被破坏,延迟骨折的愈合时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6]。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具有较小的手术切口,能最大程度上减少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相对于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来说具有较高的牢固性及安全性,能减少畸形现象的出现,加快骨痂愈合速度,将骨不连症状有效修复,促进患者预后[7]。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的治疗组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治疗后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实施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参照组四肢创伤性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且治疗组治疗后的治疗优良率高出参照组33.33%,治疗组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40.00%,说明针对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实施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高,促进患者预后及康复。这一结果与刘向宇[8]在针对“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比较”的观察中所得结果相符合。

综上所述,针对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实施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的疗效由于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更具有效性及安全性,建议临床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范炜.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治疗中对不同植入物内固定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学,2015,21(35):57-58.
[2]邴君华.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对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9):22-23.
[3]Kim JW,Yoon YC,Oh CW,et al.Exchange nailing with enhanced distal fixation is effective for the treatment of infraisthmal femoral nonunions[J].Archives of Orthopaedic&Trauma Surgery,2018,138(1):1-8.
[4]赵有才,王利阳.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治疗中不同植入物内固定的临床比较[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3):138-139.
[5]庞海统,罗义伟,王宏力.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经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的疗效对比[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9):23-24.
[6]王斌峰.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比较[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22):25-27.
[7]Bajada S,Morgan D.Pre-operative nutritional serum parameters as predictors of failure after internal fixation in undisplaced intracapsular proximal femur fractures[J].Inju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Care of the Injured,2015,46(8):1571-1576.
[8]刘向宇.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比较[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3):56-5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53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