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中医特色护理对气虚血瘀型急性脑出血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预防效果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23 16:36:2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护理对气虚血瘀型急性脑出血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预防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气虚血瘀型急性脑出血患者128例,根据住院顺序编号,采取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2周后观察2组患者胃液,呕血、大便潜血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2组胃液pH升高,基础胃酸和胃酸浓度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呕血阳性率为25.0%,大便潜血阳性率为37.50%,均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虚血瘀型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中医护理能预防应激性溃疡发生,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气虚血瘀型;急性脑出血;应激性溃疡;大便潜血

本文引用格式:王芳.中医特色护理对气虚血瘀型急性脑出血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预防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2):338-339.

0引言

应激性溃疡是急重症患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尤其多见于脑血管疾病患者,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近年来,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加,急性脑出血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应激性溃疡是导致该病意外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1]。研究表明[2-3],急性脑出血病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高达90%,已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因此如何早期做好预防护理是临床医护人员所关心的重要问题,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128例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旨在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疗效满意。现报到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128例气虚血瘀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男40例,女24例;年龄52~78岁,平均(63.6±11.2)岁;其中基底节区出血者28例,丘脑出血者15例,脑干出血者7例,其他部位出血者14例;合并高血压者38例,糖尿病者12例,冠心病者14例。观察组男35例,女29例;年龄55~83岁,平均(65.1±12.4)岁;其中基底节区出血者32例,丘脑出血者12例,脑干出血者9例,其他部位出血者11例;合并高血压者34例,糖尿病者10例,冠心病者20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出血部位及并发症等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诊断、纳入与排除标准


西医诊断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急性脑出血病定义[4],并经颅脑CT或MRI证实有新鲜出血灶者。中医诊断符合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风”标准[5],辨证为气虚血瘀型。应激性溃疡诊断标准:在脑出血基础上出现呕吐咖啡色物,或从胃管中抽出咖啡色胃内容物和/或排柏油样便。呕吐物、胃管内容物或大便潜血试验阳性。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2)年龄52~83岁;(3)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者;(4)该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者。排除标准:(1)非急性脑出血者,或神志不清者;(2)有消化性溃疡或胃部其他疾病者;(3)有严重心、肝、肾疾病有和精神、智力障碍者;(4)有恶性肿瘤者;(5)依从性者;(6)同时参与其他研究者,或中途退出者。

\

 
1.2.2分组与护理

2组均遵医嘱给予止血、抗凝药物等脑出血对症治疗,并发症均给予相应药物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如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必要时吸氧;饮食要清淡易消化,温度适宜;服药护理要求口服抑酸护胃药物;心理护理要做好耐心开导和安慰患者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医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中医情志护理:根据中医情志相胜理论,如“喜胜忧”理论,护士通过向患者讲解开心喜悦的事情,如网络开心段子,笑话,有趣的故事等降低患者心理负面情绪。除此护士要求患者多静心养神,此乃情志中的定情,可调节气血的运行,使气血和百病乃除;②中医起居护理:中医讲究生活起居要顺应四时季节变化,属于中医“移情”,护理人员要求患者顺应气候变化适应生活起居,必要时根据患者喜好进行个体化干预,如聆听音乐等,除此还要保持病房干净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尽可能安静,避免增加患者负面情绪,从而保证充足休息和睡眠;③中医饮食护理:气虚血瘀型患者饮食要清淡易消化,且富有营养,多为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每天食一些补气之品200 g,如糯米粥、大枣饮品和一些鲫鱼滋补之品以健脾止血;每天煮喝黄芪30 g、党参15 g增强补气之效,从而预防出血,每次100 mL左右,2次/日。忌食山楂、大蒜、香菜、胡椒、紫苏叶、薄荷等辛香之品以防耗血伤血。对于胃有少量出血者,食性凉的流质,如梨汁、西瓜汁等以清凉止血,每次50-100 mL,2次/日;④中药止血护理:护理人员嘱患者服中药预防止血,云南白药100 g、三七粉100 g,水煎200 mL,早晚分温服,2次/日。出血严重昏迷者可经胃管注入,并严密观察患者病情。2组均干预2周。

1.2.3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胃液,呕血、大便潜血和护理满意率情况。(1)胃液检查:干预前后清晨空腹状态下,将胃管经鼻或口送入患者胃内抽取胃液进行检查;(2)呕血、大便潜血:干预前后观察呕血情况和留取大便进行检查,呕血情况参照第8版本人民卫生出版社《诊断学》标准。

1.2.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采用t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的数据,采用AVONA比较。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护理满意度采用Ridit方法统计。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胃液变化情况比较


干预后,2组胃液pH升高,基础胃酸和胃酸浓度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
 


2.22组患者呕血、大便潜血情况比较

观察组呕血阳性率为25.0%,大便潜血阳性率为37.50%,均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


3讨论

脑血管病是常见神经系统疾病之一,而应激性溃疡是急性期患者病情危重信号,一旦发生可加重机体缺血缺氧,进而加重脑损害,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应激性溃疡一种非特异性生物防御反应,与中枢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器官关系密切[7,8]。当发生急性应激时,胃内血管强烈收缩、痉挛,导致胃粘膜缺血、缺氧、充血水肿,最后坏死出血,从而导致溃疡发生。该病的发生与胃酸pH、粘液及粘膜屏障、胃动力改变、粘膜血流减少等变化有关。因此,早期采取预防护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多认为应激性溃疡为气虚血瘀,主要由于患者年老体弱,脾胃亏虚,加之忧思恼怒或暴饮暴食等损脾伤肝,致使脾失健运,统摄无力;或肝气横逆犯胃,损伤胃络,络损血溢,上逆则呕血,下行则便血,所以,从中医辩证论治角度采取特色护理非常重要。本研究对64例气虚血瘀型急性脑出血病患者采用中医情志护理、中医饮食护理、中医起居护理和中医止血药物护理,疗效满意。结果表明,干预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中医护理对预防急性脑出血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具有重要意义。中医情志护理是以调节患者的情志活动为目的,结合中医基本理论,通过药物、心理、康复治疗等手段达到目的,要求医护人员调动周围环境的积极影响因素,鼓励患者自我调节和自我治疗。中医情志能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负面情志因素的消除对预防疾病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价值,通过改善情志来调节脏腑气机和气血的运行,使气血自和,百病自除。护理人员通过“喜胜忧”情志理论积极开导和安慰患者,调节患者心理情绪。除此,合理的饮食和生活起居也能做到疾病的预防工作,促进疾病早日康复,通过补气健脾的饮食可以健脾和胃,增强固摄血液之力。良好的生活起居能增强机体抵抗力。通过中药干预能有效止血和预防溃疡的发生,三七、云南白药能活血止血,大黄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生新,瘀热清除,胃气自和,增强固摄血液之力,预防胃粘膜损伤。可见中医护理能有效降低胃液酸度,保护胃粘膜,积极预防急性脑出血病发生应激性溃疡(P<0.05)。

总之,气虚血瘀型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中医护理能预防应激性溃疡发生,提高患者满意率,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Liesz A,Rüger H,Purrucker J,et al.Stress mediators and immune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J].PLoS One,2013,8(9):e74839.
[2]姚弘毅,柳湘洁,程凯,等.中风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联合治疗探索[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7(11):1016-1020..
[3]温敏.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中风(脑出血急性期)病人的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7(28):136-137.
[4]刘鸣,刘峻峰,吴波.脑血管病分类分型进展与解读[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7,50(3):163-167..
[5]郑莜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01.
[6]吴永泽,王文娟.不同应答等级对Likter式量表特性的影响.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0,18(2):2150-221.
[7]Bhattacharyya A,Chattopadhyay R,Mitra S,et al.Oxidative stress:an essential factor in the pathogenesis of gastrointestinal mucosal diseases[J].Physiological reviews,2014,94(2):329-354.
[8]Cheng T J,Guo H R,Chang C Y,et al.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eptic Ulcer Disease and Ischemic Stroke:A Population-Based Longitudinal Study[J].Medicine,2016,95(2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50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