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诊胸痛患者抢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23 14:08:1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诊胸痛患者抢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诊胸痛患者100例,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急诊救治效果好于参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比参照组更具有优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胸痛患者中使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模式,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胸痛;临床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曹向阳.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诊胸痛患者抢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3):288,290.

0引言

急诊科是医院重症患者集中的地方,疾病种类比较多,其治疗效果与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医院整体服务水平。本文主要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诊胸痛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将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急诊胸痛患者,依据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50例;实验组男(n=30),女(n=20),年龄24~75岁,平均(52.21±7.19)岁,发病到就诊的时间为0.5~24.1h,平均为(5.62±3.63)h。其中急性心肌梗死15例,心绞痛7例,心肌炎10例,夹层动脉瘤12例,其他6例;参照组男(n=32),女(n=18),年龄22~74岁,平均(51.89±8.22)岁,发病到就诊时间为0.6~22.3h,平均为(5.59±3.79)h。其中,急性心肌梗死13例,心绞痛9例,心肌炎11例,夹层动脉瘤10例,其他7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呈现的检验结果为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知情并同意。

1.2研究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及时安排抢救手术,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等。实验组给予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干预,急诊科护理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有较高的临床能力,并由护士长进行考核[1]。优化流程具体措施有:(1)在接到急诊后,要在2min内出诊,并与家属取得联系,稳定家属情绪,在现场给予患者输液、吸氧等紧急措施后,立即转运到医院,期间密切观察患者心电指标;(2)对急诊科候诊的患者,护理人员要评估其病情,优先治疗病情严重的患者,采集胸痛患者的临床资料;(3)胸痛分为非心源性与心源性两种类型,要根据患者病情,详细记录就诊情况,包括患者生命体征、疾病症状等[2];(4)除心电图检查外,患者还要进行血气分析、血常规等辅助检查;根据患者发病原因,给予对症治疗与护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行SPSS19.0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通过2检验,以P<0.05表示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急诊效果相关指标


实验组急诊停留时间为(6.93±1.65)min、急救时间为(42.51±6.85)min、分诊评估时间为(1.63±0.45)min、住院时间为(9.25±2.14)d;参照组急诊停留时间为(9.26±2.35)min、急救时间为(52.46±10.35)min、分诊评估时间为(2.41±0.68)min、住院时间为(12.69±3.32)d组间数据对比,检验结果依次为(t=5.7378,P=0.0000)(t=5.6687,P=0.0000)(t=6.7639,P=0.0000)(t=6.1581,P=0.0000),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发生心衰患者1例,心律失常患者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0%,参照组发生心衰患者2例,休克患者2例,心律失常患者4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00%,数据检验存在差异(2=4.0000,P=0.0455),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3讨论

胸痛是急诊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急诊胸痛包括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多种危重症[3-4],只有及时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与护理,才能改善预后效果。胸痛患者会出现绞榨性疼痛、胸闷等,严重者会延伸至肩颈、耳部等,伴有持续性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在急诊胸痛患者的抢救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以提升抢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常规急诊护理只注重对医疗器械及药品护理,护理工作缺乏计划性,常会出现遗漏、时间安排不合理的情况[5]。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发展而来,让护理措施更加系统化与规范化,优化接诊与救治的措施,让急诊患者能在最短时间内接受治疗,挽救患者生命,既提高了急救效果,又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

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急诊患者实施优化护理流程的措施,与常规护理情况相比,结果显示,实验组急救效果更好,其急救时间等指标优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具有差异性,优势明显;在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实验组只有4.00%,与参照组16.00%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以缩短急救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在急诊胸痛患者中的应用有很好的效果,发展前景较好。

\

 
参考文献

[1]康立美,周越,秦俊春,等.精细化管理在分诊胸痛患者心电图初筛中的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8):690-692.
[2]刘慧.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对提高主动脉夹层病人治疗效果的作用[J].护理研究,2017,31(31):4026-4028.
[3]张东宁,林小娟.优化护理急救流程在基层胸痛中心AMI患者救治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5):112-114.
[4]吕巧霞,余瑜,许芬娟,等.护理团队在“胸痛中心”建设中的作用[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6,16(4):320-322.
[5]宋晓玲,刘贤英,龙晓秋,等.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急诊胸痛患者预检分诊效果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2):19-2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48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