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药剂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法择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者211例,并对其药品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治疗后情况进行分析,并找寻到所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结果经过分析,发现药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荨麻疹、胃肠道反应、腹泻等,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皮疹、恶心、呕吐,所占比重分别为37.44%、16.59%、14.69%;通过及时治疗后,均好转。结论对于医院药剂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工作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并不断完善与优化相关管理制度,提升其工作质量,最大程度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病患用药安全。
关键词:药剂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解决措施
本文引用格式:唐世龙.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3):222-223.
0引言
药品合格且用法与用量准确,却出现同用药目的并没有关系的损害机体健康反应为药品不良反应,常见的有毒性反应、过敏反应、后遗效应等[1]。一方面会对患者的用药安全、身心健康等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严重者甚至还可能会死亡,另一方面还会降低医院的形象等[2]。因此,药剂科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引起足够重视,最大程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确保用药安全[3]。基于上述情况,本文就我院药剂科中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等展开分析,并探讨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者211例,其中男性128例(60.66%),女性83例(39.34%),年龄最大70岁,最小10岁,平均42.85岁。
1.2方法
对所选择研究对象药品不良反应的记录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其药物敏感情况,并分析其表现以及对症治疗情况。
1.3评判指标
对药品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治疗后情况进行分析,并找寻到所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2结果
经过分析,发现药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荨麻疹、胃肠道反应、腹泻等,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皮疹、恶心、呕吐,所占比重分别为37.44%、16.59%、14.69%。通过及时治疗后,均好转,详见表1。
3讨论
3.1药剂科中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问题
(1)在监测管理工作方面的强度不够。药剂科中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工作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性等要求较高,且监督管理工作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如果相关药师的专业知识储备不够,在监管工作中便会存在较多问题。加上责任分配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开展监测工作的人员多为相关的医务人员,药剂科中药师无法有效发挥其工作职能[4]。(2)药剂科相关工作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程度较为缺乏。由于其对药品不良反应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存在不足的特点,如未十分明确自身责任;对不良反应的认识存在偏差(同医疗事故),当其在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工作时,其内心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抵触心理。(3)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工作记录问题。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的记录工作中,由于缺乏完整性,导致工作频频出现混乱现象,以及无法实现有效追踪,不能够及时了解到治疗后不良反应的改善情况。(4)没有及时将药品不良反应现象上报。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后,如果不能够将事件上报,会增加处理过程所用时间,甚至还存在冷处理现象;加之部分医药学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不够,对于少见的不良反应现象无法实现有效掌握,也增加了未及时上报的几率。
3.2药剂科中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问题解决策略
(1)完善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药剂科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对医院实际情况以及国家相关规定进行有效结合,并制定出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便于监管人员能够明白自身职责,以及增强责任感。还可通过设置监督管理小组方式,对非药剂科中的医务人员进行检查,并予以评估;设置考核制度、奖惩制度,便于能够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增加自身责任感[5-6]。(2)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监管意识。相关监管人员需要明确自身责任,以及强化责任感等,并不断完善关于药品相关知识,熟悉掌握不良反应情况、相应的治疗措施,以及如何区分药品的副作用以及不良反应等,确保工作有章可循。(3)药剂科中的药师应当充分利用自身知识储备,并将其应用到不良反应监管工作当中。药师可充分利用其专业理论知识等,准确判断不良反应相关类型等情况,并予以处理,所以需要对有效掌握其病情发展情况,对用药情况等进行监测,确保可有效处理;并根据用药情况、恢复情况等,同临床医师一起调整用药计划[7]。(4)做好监管信息相应的反馈工作。在医院中,药剂科也是相应的用药监督管理部门,所以需要有效开展相应的反馈工作,便于临床相关医疗人员能够实时了解监测信心,从而避免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近年来,医疗卫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与进步,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也对医院药剂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相关工作人员也需要对自身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整,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对药品监管工作引起足够重视,并不断完善,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给药方式、药物因素等均是导致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的因素,而药剂科中监管制度不完善、相关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等均属于非药物导致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的因素[8]。因此,药剂科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对监测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并对工作合理分配,便于其能够明白自身责任感,发挥工作积极性。对于药师而言,则需要不断更新以及强化专业理论知识,提升实践技能,并做好宣教工作等,从而确保病患用药安全。
综上所述,对于医院药剂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工作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并不断完善与优化相关管理制度,提升其工作质量,最大程度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病患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Sridhar SB,Althamer SSF,Jabbar R.Monitoring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in psychiatry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a Secondary Care Hospital of Ras Al Khaimah,UAE[J].J Basic Clin Pharm,2016,7(3):80-86.
[2]容桂荣,廖耀玲,陈薇,等.经济与精神激励机制在门诊输液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9):73-74.
[3]黄玲.浅析药剂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6):188.
[4]赵艳姣,宁殿乾.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785.
[5]丁华,赵艳姣,刘博实,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6):3321-3322.
[6]汪梅.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9):54-55.
[7]杨然.药品监管部门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有效监测和应对策略[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7):150-151.
[8]李树荣.分析药物的不良反应,谈加强医疗机构的药物管理[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1):16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