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通过主动干预降低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确保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方法选取我科2016、2017两年度放疗病人作为对照组,2018年度放疗病人作为实验组,对实验组提前进行健康教育、生活指导及药物干预,引起患者及家属重视性。结果实验组放射性皮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放疗患者进行饮食、药物、心理及生活的有效护理及指导,可大大降低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
关键词:主动干预;健康教育;生活指导;预防放射性皮炎
本文引用格式:李艳芳.通过主动干预降低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3):348.
0引言
急性放射性皮炎是指在放疗6个月内发生的皮肤损害,多出现于治疗后2~3周,可持续至治疗结束后1~2个月。接受放射性治疗的患者皮肤及粘膜轻则会出现干痒、脱屑、皮肤色素沉着等症状,重则会出现湿疹水泡、灼痛、重度口腔溃疡等症状。放射性皮炎的发生不仅增加患者痛苦,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增加患者及家属经济负担,延长住院日,给医护人员带来棘手的难题,加大了护理难度。所以,降低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可达到医患共惠,临床护理工作的实施也就事半功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放疗患者148例为对照组(主动干预前),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放疗患者146例为实验组(主动干预后),所选患者放射治疗前无皮肤病、糖尿病、牙周炎、口腔溃疡等全身疾病。
1.2方法
1.2.1自身指导
穿宽松柔软棉质内衣,勤修剪指甲,禁止搔抓皮肤,可用清水擦洗皮肤。避免阳光直晒照射野皮肤,如头颈部放疗者外出需带帽子、口罩、围巾等。使用软毛牙刷刷牙,1个月更换1次。使用0.9%生理盐水漱口,1次/2h。
1.2.2日常护理
每日检查患者皮肤及粘膜情况,督促患者及家属认真实施相关护理措施,对高危患者重点指导,放疗前使用相关药物干预。
1.2.3饮食
适当饮水,每日3000mL以上,可以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高蛋白、高维生素、少纤维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细嚼慢咽,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避免含糖饮食。食物以温凉、柔软、细碎煮烂为好,少量多餐。进食后保持口腔清洁,用温水漱口。可以含冰块,冰块可以帮助缓解口腔疼痛。如有口干的症状可适当饮用柠檬水或嚼无糖口香糖。
1.2.4药物干预
外部皮肤可使用赛肤润、放射皮肤保护剂等保持皮肤湿润,口腔黏膜及食道损伤可使用康复新、长效抗菌材料等药物抑制细菌生长、促进组织修复。
1.3观察指标
制定放疗患者统计表,记录不良反应及皮肤情况,对放射性皮炎分级详细分类并对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1.3.1急性放射性皮炎分级标准
0级:基本无变化;I级:水疱,淡红斑,毛发脱落,干性脱皮,出汗减少;Ⅱ级:触痛,明显红斑,片状湿性脱皮,中度水肿;Ⅲ级:除皮肤皱褶处之外的融合性湿性脱皮,重度水肿;Ⅳ级:溃疡,出血,坏死。
1.3.2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分级标准
0级:粘膜无变化;1级:充血/可有轻度疼痛,无需止痛药;2级:片状黏膜炎、或有炎性分泌物/或有中度疼痛,需止痛药;3级:融合性黏膜炎/可伴重度疼痛,需麻醉药;4级:溃疡、出血及坏死。
2结果
见表1。
通过护理人员的提前主动干预,Ⅳ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0,Ⅱ级、Ⅲ级放射性皮炎发生率显著降低,见表2。
3讨论
放射性皮炎的治疗较为困难,通过以上护理措施可大大降低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增强患者及家属治疗疾病的信心,使放射治疗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夏莉娟,张曦,孙青,等.鼻咽癌同步放化疗致重度放射性皮炎不同治疗方法的比较[J].护理学杂志,2018,33(23):12-14.
[2]Cox JD,Stetz JA,Pajak TF.Toxicity criteria of the Radiation Therapy Oncology Group(RTOG)and the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EORTC)[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15,31(5):1341-1346.
[3]陈三妹,唐四元,焦迎春.急性放射性皮炎防治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8):3456-345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