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讨高原地区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22 13:57:2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高原地区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在高原地区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办法的基础上,针对高原的特殊性等采用额外的护理措施。采用NHISS评分和巴塞尔指数对患者术后恢复的综合能力、依赖性等进行评估,对比两组数据。结果对照组患者NIHSS评分平均为(30.5±4.3)分,巴塞尔指数为(65.7±3.1)分。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为(12.6±3.4)分,巴塞尔指数为(87.3±4.7)分。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巴塞尔指数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地理状态不同的高原地区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恰当的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的康复状况和患者康复后独立生活的能力,值得临床上的学习和推广。

关键词:高原地区;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加安,任静.探讨高原地区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2):314,337.

0引言

生活在海拔较低地区的人们初次进入高原,往往会感到不适、呼吸急促、胸腔压迫等不良反应,这是因为高原地区气压较低,氧分压也较低,这时人们便会得高原病,高原性高血压便是一种常见的高原病,若患者脑血管健康情况较差,再加上突然刺激、兴奋、剧烈运动等,很容易转变为高血压脑出血,这种疾病极其凶险,病情发展迅速且致死率高,患者需要迅速就医[1]。目前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一般采用手术清除脑内血肿块。在高海拔地区患者术后恢复会产生一系列的不稳定因素,所以对高海拔地区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十分必要,本次研究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项为期1年的研究,现作报告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在高原地区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58例,其中观察组男28例、女30例,年龄分布在54~74岁,平均为(63.2±0.4)岁;治疗组患者中男29例、女29例,年龄分布在53~72岁,平均为(61.6±0.6)岁。两组患者均经过成功的手术治疗后清除脑内血肿。经比对,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包括:(1)手术后患者采用头高脚低位卧姿,升高床头角度越15°~30°,以达到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和降低颅内压的效果[2]。(2)由于高血压脑内出血是一种极不稳定的疾病,复发或出现脑内感染的几率较高,医护人员应当严格监控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主治医师,及时应对处理。(3)确保患者呼吸顺畅,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边,防止吸入呕吐物等造成窒息。若有痰液粘稠者,及时进行吸痰处理,雾化吸入。(4)合理使用氧疗[3],氧疗早期使用较高浓度氧气,开始给氧的2~4 h流量一般控制在3~6 L/min,检测到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达到90%以上后,降低氧气流量为2~4 L/min。(5)患者在急性期时,定期给患者翻转身体,拍打背部。进入康复期后,对患者进行床上起坐、翻身,吞咽、呼吸等训练,促进患者康复过程中生活能力的恢复。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办法的基础上,针对高原的特殊性等采用额外的护理措施:(1)对患者病房进行严格的消毒,每日多次按时进行病房的通风和清洁,针对高原温差较大,做好病人的保暖措施。(2)使用紫外线循环风消毒机对患者病房进行消毒,并每2 d更换1次患者的衣物和被褥。(3)针对并发症的预防,出现痰液粘稠呼吸不畅的患者时,医护人员定时对患者的口腔进行盥洗清洁,对于鼻腔堵塞需要使用口腔呼吸的患者,护理人员在患者口唇上覆盖一层无菌生理盐水纱布,因为高原空气干燥,这样可增加患者吸入空气湿度[4]。尽量减少患者导尿管的使用,若必须使用,采用间歇性安放的方式,减少导尿管在患者体内停留的时间,定期帮助患者清理尿道口,防止感染。(4)进行氧疗时,注意高原空气干燥且温度较低,对输入氧气进行温化和湿化,定期向湿化瓶内加入温水,1次/h。(5)患者进入康复期后采用去枕平卧姿,头偏向一边,对患者进行肢体康复性训练,包括双侧踝关节被动屈伸、翻转,运动频率保持在15~20次/min,持续20 min。按摩患者腓肠肌、股二头肌等,由肢体远端向近端按摩,每侧按摩5 min。之后对患者双下肢进行屈伸训练,运动频率保持在15~20次/min,注意动作轻柔[5]。

1.3评价指标

本次研究使用NIHSS评分标注对患者的综合能力恢复进行评估,评估方面有意识、语言、表情、视野等,总分值36分,分数越低说明患者综合能力恢复越好。

采用巴塞尔指数来评价患者生活依赖性[6],巴塞尔指数的评价方面有:进食、穿衣、行走能力、如厕等。总分100分,分为五个等级:(1)完全依赖0~20分。(2)严重依赖21~60分。(3)中度依赖61~90分。(4)轻度依赖91~99分。(5)完全独立100分。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SPSS 19.0进行数据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若(P>0.05),说明无显著差异。

2结果

对照组患者NIHSS评分为(30.5±4.3)分,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为(12.6±3.4)分,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十分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



对照组患者巴塞尔指数为(65.7±3.1)分,观察组患者巴塞尔指数为(87.3±4.7)分,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十分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2。


\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在术后极其虚弱,目前,高血压脑出血的疾病发病率占全部脑中风几率的20%~30%,因此其一旦病发,很容易导致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诱使患者发生言语不清、行动困难等问题,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术后需要护理人员精心而恰当的护理,做好充分的预防措施,明确导致脑出血现象的相关因素[7-8]。而在高原地区,因其气候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护理人员应当充分认识其中的重要性,参考青藏高原地区的相关护理经验,对患者提供一套具有针对性不同的护理方式,我院此次采用的护理方式有效的保障了患者生命安全,完善心理护理内容,避免其出现浮躁、恐惧等不良情绪,同时开展体位护理,指导其掌握良好的休息姿势,开展有计划的肢体功能锻炼,并完善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经研究分析可见,本次研究所抽取的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巴塞尔指数差异显著,观察组采用的针对性护理方式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效果。

综上所述,对地理状态不同的高原地区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恰当的护理,能有效提高了患者术后的康复状况和患者康复后独立生活的能力,值得临床上的学习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魏林节,冯国君,董红让,等.高原地区高血压脑出血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13,23(11):1218-1219.
[2]姚小军,王晨,原爱中,等.高原地区局部亚低温联合高压氧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J].西南国防医药,2010,20(2):144-146.
[3]朱丽,李浩.高原地区重症高血压脑出血35例术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6):38-39.
[4]石宜凡.95例高原地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探讨[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6):441.
[5]王凤颖.高原地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13):223,230.
[6]闫韵洪,石鹏程,李楚彦,等.高原地区高血压脑出血121例临床分析[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1,20(2):123-124.
[7]贡桑,德吉卓嘎,贡桑明久,等.高原地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行高压氧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3):63-64.
[8]朱永生,马龙,马晓珉.高原地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高压氧治疗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21):46-4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39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