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讨根管治疗中不同冲洗消毒药物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疗效评价和对比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21 17:38:5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使用不同的根管冲洗和消毒药物治疗效果对比传统药物治疗的差异性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牙科患者,对68颗患牙进行分析,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替硝唑溶液超声荡洗,盐酸米诺环素消毒;对照组使用次氯酸钠溶液超声荡洗,氢氧化钙消毒,对两组进行牙周系统治疗,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对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6周和12周后对患者复查显示,两组的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6周时实验组的额改善情况比对照组优秀,12周时两组仅有PD和CAL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PLI及BI没有差异性(P>0.05)。12周时两组的骨密度有所提升,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是88.24%,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73.53%,两组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探讨分析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使用替硝唑冲洗根管、盐酸米诺环素消毒根管的短期效果比次氯酸钠和氢氧化钙的治疗方式优秀,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根管治疗;牙周治疗;盐酸米诺环素

本文引用格式:孙颖,张莉莉.探讨根管治疗中不同冲洗消毒药物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疗效评价和对比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3):137,140.

0引言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是患者的牙周和牙髓组织联合病变,患者的牙髓和牙周组织的细菌消毒和炎性组织产物会互相影响和扩散,使用清除和杀灭牙髓混合感染的防治能够比较优秀,也比较合理。根据研究显示,牙周袋局部用药可以辅助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2],可是对牙髓的相关治疗研究不是很多,一般都是采取常规的药物进行治疗,主要是次氯酸钠针管冲洗,氢氧化钙根管消毒,此次我院就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治疗方式进行探讨分析,对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现进行以下报道。

\

 
1资料和方法

1.1病例资料


选取54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进行分析,共有32例男性和22例女性,最小35岁,最大64岁,平均(52.07±8.4)岁。共有68颗患牙,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对此次研究知情同意参与。

纳入标准:将Simon[3]分类法第二和第三类合并,选取需治疗的患牙。患牙具有真性牙周袋,深度>5mm;牙齿松动Ⅰ°~Ⅱ°;根分叉病变Ⅰ°~Ⅱ°或X片示硬骨板消失,牙槽嵴顶或根分叉部位有吸收;有不可逆性牙髓炎或根尖炎,牙髓活力迟钝或阴性者。排除标准:有影响治疗的全身疾病;不能进行根管治疗者;对硝基咪唑类及四环素类药物过敏者;不能按时复诊者;治疗期间服用其他抗生素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1.2药物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派丽奥)0.5g/支;替硝唑溶液400mg/100mL;氢氧化钙;2%次氯酸钠溶液。

1.3临床观察指标

牙周检查:治疗前、治疗后6周检查患牙菌斑指数(PLI)、探诊出血指数(BI)、牙周探诊深度(PD)和临床附着水平(CAL)。治疗后12周复查以上四项指标及牙槽骨密度的变化以判断有效率。

1.4实验方法

1.4.1牙髓治疗


对患牙行常规开髓、拔髓。测定根管长度后用Protaper镍钛器械行冠向下预备。实验组:用替硝唑溶液超声荡洗,预备完成后置派丽奥软膏于根管内消毒;对照组:用次氯酸钠溶液超声荡洗,氢氧化钙根管消毒。两组均封药4周,4周后均用AH-plus糊剂行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

1.4.2牙周治疗

在牙髓急性症状缓解后进行牙周系统治疗。龈上洁治一周后记录基线并行龈下刮治、根面平整。6周后复查PLI、BI、PD和CAL四项指标。12周后观察以上指标及X线片牙槽骨密度变化。

1.5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后12周根据患者主观症状和临床牙周、牙髓综合指标评定疗效。①显效:牙周BI≤1,PD≤4mm,CAL减小,主观症状明显减轻,X片示牙周病变区骨质密度显著增加;牙体叩诊(-),X片示根充致密完善(恰充,距根尖≤2mm),未见遗漏根管,根尖阴影区骨质密度显著增加。②有效:牙周BI好转,PD减小,CAL未加重,主观症状减轻,牙周病变区骨质密度有增加;牙体叩诊,X片示恰充,未见遗漏根管,根尖阴影区骨质密度有增加。③无效:牙周BI、PD无变化或加重,CAL加重,主观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牙周病变区骨质密度无变化或下降;牙体叩诊无变化或加重,X片示恰充,未见遗漏根管,根尖阴影区骨质密度无变化或下降。临床检查项目中只要有一项属于无效的均按该病例无效计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

\

 
1.6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牙周临床四项指标数据进行同组及组间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6周和12周后对患者复查显示,两组的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6周时实验组的额改善情况比对照组优秀,1 2周时两组仅有PD和CAL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PLI及BI没有差异性(P>0.05)。12周时两组的骨密度有所提升,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是88.24%,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73.53%,两组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

3讨论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是因为厌氧菌为主的菌斑引起的混合感染,牙周牙髓组织有很多的交通途径,牙髓病变恶化后,细菌毒素会渗透和影响。所以联合病变患者的根管系统多数都是混合感染,亚洲感染联合病变在根管下段检出病菌的几率较高,根管系统比较复杂,下段比较多弯曲和侧肢,常规的根管冲洗方式,不能够很好的清除病菌,无法杀灭根管内的混合感染菌,因此治疗无效。所以,需要对根管治疗中的用药片面和没有针对性的缺点进行弥补,此次我们就超声冲洗和热牙胶填充方式来进行分析,对牙周和牙髓致病菌进行了替硝唑根管冲洗,米诺环素根管消毒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的有效率有所提升。

本研究改进了根管治疗的方法,针对根管内的混合感染,采用Protaper大椎度镍钛器械行冠向下预备、超声冲洗、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以期能更好的控制感染。因为:(1)Protaper冠向下预备能更彻底清除管壁感染,去除玷污层,开放牙本质小管。(2)牙周源性的联合病变多为逆行感染,混合厌氧菌集中在根管中下段,冠向下预备不会将根尖区的混合致病菌带入中上段,也不会将中上段感染带入根尖区。(3)Protaper预备避免了根尖部根管改道,更有效清除了根尖部的混合感染。(4)超声冲洗能有效杀灭病原菌,去除根管系统内的感染物、碎屑以及根管壁的玷污层,对注射式冲洗所不能达到的根尖区、侧副根管和牙本质小管有高效的冲洗和清洁效果[4]。(5)热牙胶充填能有效封闭根管内的侧副根管及牙本质小管,特别是能严密封闭根尖1/3区[5],阻断交通途径,避免感染在牙周牙髓组织间交互影响。

我们对使用的药物进行了改进,实验组的替硝唑具有很强的杀灭细菌的作用,使用次氯酸钠会对患者的口腔黏膜和根尖产生刺激,导致患者的治疗痛苦,还会增加并发症几率,而使用超声来代替冲洗根管,患者内心的恐惧感比较小,超声震荡方式可以对根尖和侧副根管的混合菌有很好的清除效果,根管内使用了米诺环素,对牙周和牙髓混合感染进行了控制,可以有效的提升药物杀菌效果,操作相比氢化钙要更加的简单,消毒的时候患者没有表现出疼痛感。并且根管内药物治疗牙周,排除其他用药方式,治疗阶段,我们不会使用全身用药方式。

总而言之,使用替硝唑超声冲洗和米诺环素根管消毒方式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效果非常理想,临床中治疗效果比较好,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可以给患者提供较好的治疗体验,但是其远期效果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观察。

参考文献

[1]刘森庆,杜瑞钿,耿发云,等.11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评价[J].口腔医学研究,2014,30(4):356-359.
[2]邓天燕,曾红雨,王静.复杂牙列缺损的牙周炎患者种植固定义齿修复的临床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4):3244-3245.
[3]李潇.慢性牙周炎患者应用种植修复的长期临床疗效观察[D].济南:山东大学,2012.
[4]任睿.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应用于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修复的临床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5]姜雨君.新型菌斑显示剂用于正畸患者口腔卫生教育效果的临床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6]高东辉.护理干预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体周围健康状况影响的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7]王丹阳.牙周健康状况对种植修复成功率影响的疗效观察[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33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