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全文以肺的藏象理论为核心研究对象。基于蓝肇熙教授以《黄帝内经》为主的中医学术体系,深度挖掘肺藏象理论的内涵,意在通过整理经典理论及医家著作,若能推本溯源,探骊获珠,得出化繁为简的肺藏象医理,则可为临床诊疗辅翼。笔者试总结其中对肺藏象属性的新解读,以及对于肺生血这一理论进行阐述,与同道共飨。
关键词:肺藏象;肺生血;黄帝内经
本文引用格式:王一然,李统,蓝肇熙.基于《内经》对肺藏象属性及肺生血的解读[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2):244-245.
The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Theory of Lung Viscera State based on Neijing
WANG Yi-ran1,LI Tong2,LAN Zhao-xi1*
(1.Chengdu sports university,Chengdu Sichuan;2.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engdu Sichuan)
ABSTRACT: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theory of lung viscera state.According to the academic system of Chinese medicine promoted by professor Lan Zhaoxi which mainly based on Huangdi Neijing,deeply mining the theory of lung viscera state,combing classical theories and medical works,the writer do aim to provide more clinical assistance.The writer tries to summarize the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theory,state the meaning about lung promoting blood and share with the common way.
KEY WORDS:Lung viscera state;Lung promotes blood;Huangdi Neijing
0引言
肺藏象中关于藏的表述出自《难经.四十二难》曰:肺重三斤三两,六叶二耳,凡八叶,主藏魂[1]。关于象的描述:肺为华盖,位置最高,对心有保护作用,受心的领导。肺为娇脏,喜好湿润,厌恶干燥,容易受到外在邪气的侵扰。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肺合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2]。对于肺生血的理论,过去《内经》中未曾谈及过,秉承恩师的教诲,下面笔者将对肺的藏象属性进行新的解读,并依据肺藏象学说对肺生血理论进行阐述。
1肺的藏象属性
在《内经》中,关于肺的藏象属性有两种说法。其一,《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指出“肺属少阴”;其二,《素问.六节藏象论》中指出“肺为太阴”。
肺为太阴的理解:《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及“肺者,气之本为阳中之太阴,故肺为太阴也”;从经络的角度而言,肺为手太阴肺经,为十二经络起始,亦为诸阴经的源头,阴气最盛,故为太阴[3];一说相对心的位置而言,心肺二藏高居一身之上,此处是上焦的位置,当为阳位,心是阳之太阳,肺是阳之太阴。
对于两种不同的说法,笔者认为太阴肺是对肺的功能的论述,肺为太阴,其阴气最盛,好比河之上游,能滋润一身脏腑;而少阴肺指明肺应秋的特点,故肺气致病秋季为最。
立秋一至,天气由热转凉,阴渐长,阳渐收,随之人体亦出现阴长阳消的变化。此时落叶知秋,万物处于肃杀状态,燥邪盛行,由于少阴肺应秋的特点,肺部最易被燥邪侵袭,使得阴液减少,内、外燥表现同时出现,临床表现为口鼻肌肤干燥,干咳痰少,大便干结等症状。此时,人类要顺应自然,避免大量出汗和体力消耗,收敛肺气,润燥养阴,在临床上,温燥常用桑杏汤,凉燥用杏苏散。蓝肇熙教授认为阴虚之症统于肺[4],擅用百合、百部药对养肺阴,加上梨皮,顺应自然之道,疗效佳。
由此可见,理论上“肺属少阴”与“肺为太阴”是有所区别的。但究其本质,两种观点是一致的,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更好指导临床。
2肺生血理论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提及血的生成与除肺脏外的其余四脏关系密切,而并未直接提及:肺生血理论[5]。
在《Nature》杂志中,Mark R.Looney教授首次证实肺是潜在的造血器官[6],其观察到巨核细胞在肺里生产血小板。过去普遍认为骨髓造血,髓内生成血小板,但实验小鼠50%以上PLT在肺中生成,从而证明骨髓不是PLT主要合成器官。同时,当骨髓受损时,肺内的造血祖细胞转移如骨髓,从而恢复骨髓造血。这两点都佐证了肺作为潜在的造血脏器的可能。
古籍中记载有肺生血的直接作用,亦体现了肺与心化生血的过程。如《医经精义》提及心是君主,肺居于心两旁,肺辅心行血。《本草述钩元》曰:肺合于心而气化,为血脉之所由始。
当然,中医的肺与西医的肺不能等同,但殊途同归,从各自的理论体系中均证明了“肺能生血”的观点是正确的。
回溯经典,肺生血理论,中医角度可从经典著作中,找寻到有利依据。笔者将从肺司呼吸、主气,肺主宣发肃降,肺朝百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2.1肺司呼吸,主气
中医理论上认为气布散于全身,居于不同部位,根据其特性功用可以将人体之气分为元、宗、卫、营四气。宗气是肺将天然清气吸入,融合后天之本转运输送的水谷精微,积聚于心胸所成;营气是天然清气与精微物质中的轻清之气结合所成。
其中宗气者,贯心脉行血气,医家张山雷认为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行血上,而血行必须有大气流通来运用,其中大气即宗气也;营气者,生血液也,《灵枢.邪客》云“营气……注之于脉……以为血”。营宗二气均和血液生化运行密切相关,而二气的产生均离不开肺司呼吸的功能。
肺司呼吸、主气,气血同源,气是血的统领,气与血的联系在于气能生成、输送、固摄血液,若肺致病,气血同源亦将气血同病。
在恩师所著《运动性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里专门分类有运动员贫血章节,依据陈吉棣教授等采用WHO男性Hb<130 g/L、女性Hb<120 g/L的贫血指标,发现我国运动员中青少年的贫血患病率达到39.5%,成年人达到22.4%[7]。其分析到运动员在体力负荷增大时需消耗大量清气,汗液大量耗损,丢失铁较多,而肺是气之本,汗是心之液,故导致心肺二气和心血的耗伤。常出现头晕眼花、脸色苍白或皮色萎黄、气短力弱、运动能力下降等症状。跟师一年余,亦常发现在临床上,慢支炎、肺气肿、肺心病患者多伴不同程度的贫血规律。昆明柏媛发现COPD的患者贫血患病率约24%[8]。广西梁世廉发现COPD患者急性加重时贫血发病率约38.1%[9]。
2.2肺主宣发肃降
五脏之中,肺位最高。如《素问.经脉别论》曰: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由此可知,在血液化生中,与肺的宣发、肃降功能有关,尤以肺的肃降功能为主[10]。五脏的气机运行由肺来统领,通过宣发、肃降的形式来调节全身气机。因此,蓝肇熙教授认为,若全身气机发生动乱,可动用肺的肃降功能。若肺气不降,下面脏腑叛乱,气、血、水三道均乱。因此,在临床上涉及到全身气机紊乱问题的,可从肺的角度去思考;若是由它脏引发,用药时也要用宣发、肃降肺气的药辅之。这样有利于全身气机的协调。因此,蓝肇熙教授临床上擅用杏仁12g,桔梗10g,一升一降,以降为主,调和气机,且强调掌握好肺藏于右的象思维,临证处方才能思维清晰,有理有据。
2.3肺朝百脉
有学者认为,朝通潮,有如潮汐般潮动,肺朝百脉本义肺主一身之气,使百脉潮动,运动不息[11];引申为肺内汇集各经脉之血液,经呼吸完成气体的交换,随即输送周身。《素问.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可知,水谷经脾胃消化吸收后转化为精气,心主脉,肺主气,精气入于心而化生血脉,入肺而合宗气,使周身经脉潮动,助脉输布全身皮毛。承接上文肺主一身之气,气能生血,血能化气,故通过经脉汇聚于肺,依赖肺的呼吸,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后化而为血。
肺气不足,朝百脉功能失常,各经脉汇聚之血气失司,或气血不足,表现为气血两虚,即现代医学谓之贫血;或气虚血瘀,甚至气血逆乱而上,即现代医学谓之高血压。笔者的这个观点源于恩师在《高血压病病机及证治新探》一文中的论著[12]。恩师认为高血压的发生与肺主气、朝百脉的功能有关。肺朝百脉,肺内潮动全身血脉,若肺气不足,或外邪袭肺,可致肺内气血交换失常,组织缺血缺氧,动脉剧烈收缩甚至痉挛,血压升高。恩师在临证处方上,使用大剂量的补益肺气之药,如黄芪、党参等,往往可使血压下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肺在血液生成中确有作用,肺生血这一理论有明确依据。其主要是通过肺司呼吸、主气、肺主宣发肃降、肺朝百脉等作用而成,其中肺主气、朝百脉尤为重要。
3总结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13]。肺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之官,协助心脏治理全身,沟通和营养各个脏腑,保持各自的生理功能,在人体内起到举足轻重作用。本文基于蓝肇熙教授以《黄帝内经》为主的中医学术体系下深度挖掘肺藏象学说的内涵,对其不同于主流之说的观点进行研读,试总结其对肺藏象属性的新解读,以及对于肺生血理论进行阐述。同时,蓝肇熙教授亦强调四个回归,回归常识,回归课堂,回归经典,回归临床,作为虔诚的中医学子,理当敬仰中医、继承中医、运用中医、发展中医,立足于中医药文化传承,进一步创新中医。恩师蓝肇熙教授学术严谨,医理结合,笔者仅见一隅,若有不妥,恳请同道指正。
参考文献
[1]秦越人.难经[M].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2008,7.
[2]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3]张光霁.论十二经脉气血运行始自手太阴肺经[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12):717-718.
[4]汪绮石.理虚元鉴[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
[5]麻丽萍.论中医五脏生血[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8):5-6.
[6]Lefrancais E,Ortiz-Munoz G,Caudrillier A,Mallavia B,Liu F,et al.The lung is a site of platelet biogenesis and a reservoir for haematopoietic progenitors[J].Nature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2017.
[7]蓝肇熙.运动性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M].第1版.四川:天地出版社,2002:6.
[8]柏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贫血潜在影响的研究[J].昆明医学院,2010:25-49.
[9]梁世廉.慢阻肺住院患者合并贫血、低蛋白血症调查[J].临床肺科杂志,2016,21(1):114-118.
[10]刘树新.论肺气宣发与肃降[J].中医函授通讯,1985(2):33.
[11]王居正.“朝”与“潮”音义相通——“肺朝百脉”浅析[J].陕西中医函授,1993(6):5-6.
[12]蓝肇熙,邹春德.高血压病病机及证治新探[J].四川中医,2002,20(5):11-12.
[13]迟华基,内经选读[M]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