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护患之间评估出院准备度的差异性,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在赤峰市某三甲医院选取245例经过PCI治疗的住院患者,于患者出院前4h分别对患者及其责任护士进行出院准备度问卷的调查,对评分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士出院准备度总得分为(98.70±11.83)分,患者的出院准备度总得分为(91.36±13.8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合并症数量、服药种类、护士学历及护士职称对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患双方对患者出院准备度的评估均处于中上等水平,在个人状况及适应能力两个维度的评估具有差异,患者合并症数量、服药种类、护士学历及护士职称对评估差值产生影响。
关键词:出院准备度;护士评估;患者自评;差异性;影响因素
本文引用格式:李梦楠,王婉,骆彦如,等.护患双方对PCI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评估现状的差异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3):319-320.
0引言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居疾病患病的首位[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处理血管狭窄的重要手段,已被医务人员及患者广泛接受。但是,PCI术后1年血管再狭窄的发生率高达60%,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血管活性药物及控制饮食[2]。出院准备度作为患者离开医疗机构前进一步康复能力的评价、是否准备好出院的一种感知以及出院后过渡期安全的一种预测,已被国外的医疗机构广泛应用。本研究旨在调查护患出院准备度现状,了解双方的评估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PCI治疗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2019年3~4月赤峰市某三甲医院接受PCI治疗的患者250例患者及其责任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纳入标准:①首次接受PCI治疗并取得手术成功者;②年龄30~80岁;③理解沟通无障碍者;④自愿参与本研究。患者排除标准:重要脏器严重受损者。护士纳入标准:①注册护士;②出院患者的责任护士;③自愿参与本研究。护士排除标准:进修护士。
1.2研究方法
1.2.1研究工具
1.2.1.1一般资料调查表
由研究者及其团队共同编制,经过同领域的专家审核通过。包括三部分:①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性别、民族、居住方式等项目;②患者疾病相关资料:住院天数、合并症种数、服药种类等项目。③责任护士的一般情况:性别、学历、职称、工作年限。
1.2.1.2护患出院准备度量表
本研究采用Lin等[3]翻译并修订的中文版RHDS(护患出院准备度量表),包含12个条目,由个人状态(3个条目)、适应能力(5个条目)和预期可获得支持(4个条目)3个维度构成,量表总分120分。
1.2.2收集资料方法
本次共发放患者调查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45份,有效回收率为98.0%。发放护士调查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49份,有效回收率99.6%。将患者与其责任护士的调查问卷配对,最终筛选有效配对资料245份。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统计方法包括配对t检验、多样本f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调查患者及护士各245人,一般资料见表1、表2。
2.2护患双方出院准备度评估的差异
护患共同评估患者的出院准备度情况结果显示,在个人状况、适应能力及准备度总分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护患双方对患者出院准备度评分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由表4可以看出,患者的住院时间、服药种类、合并症种类及护士的学历、职称这5项因素均对护患评估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差异产生影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4护患双方对患者出院准备度评分差异的多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纳入多元线性回归,对评分的差值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该线性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f=17.538,P<0.05),且患者的服药种类、合并症种数、护士职称和护士学历的参数估计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合并症种数、服药种类、护士职称与差值正相关偏回归系数分为1.223、0.807和2.485;护士学历与差值负相关偏回归系数为-3.411。多元回归方程R2=0.186,调整后R2=0.169,见表5。
3讨论
3.1护患双方对患者出院准备度评估存在差异
尽管患者和护士的准备度评分偏高,但是患者在评估个人状况及适应能力两个维度与护士的评估结果仍存在差异,原因可能由于随着整体护理理念及优质化护理服务内涵的深入,护士与患者沟通更加频繁,护士对患者身心状况有整体的认识,且高于患者的自我评价。因此,医院应结合临床情况,根据患者的需求,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个体化护理服务,并且让患者参与其中,使其对自身状况及适应能力有更准确的认识,进而使患者顺利完成从医院向家庭环境(或社区)的过渡。
3.2护患对出院准备度评估差异的影响因素
患者的合并症种数及服药种类越多,护患之间的评估差值越大。原因可能是因为PCI治疗患者常合并冠心病、高血脂及高血压等并发症,且随着患者年龄增大,病情越复杂,身体状况越差。因此,护士做好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及用药指导,丰富教育形式,努力做到声形并茂,并鼓励患者及时反馈,建立疾病的客观评价体系,做好病情的追踪及院外随访。另外,护士的学历和职称对护患双方的评估产生差异。可能由于护士的学历及职称越高,对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度越好,健康教育的内容更加全面,临床经验、操作技巧及沟通能力均优于低学历、低职称的护士。因此,医院应强化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及考核,全面落实出院计划的实施,关注患者的需求,为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协助患者做好出院准备,提高患者的出院准备度。
4小结
通过了解护患评估患者出院准备度评估差异的影响因素,提示我们应该尽可能多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做到多沟通和勤交流,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增进护患之间的契合度。
参考文献
[1]韩雅玲.冠心病溶栓与抗栓治疗的现状与思考[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44(2):90-92.
[2]张鸿.冠心病PCI患者服药依从性与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及护理对策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0):1-3.
[3]Lin YH,Kao CC,HUANG AM,et al.Psychometric testing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readiness for Hospital Discharge Scale[J].Journal of Nursing,2014,61(4):56-6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