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动机性访谈在持续非卧床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进行非卧床血液透析患者102例,将其根据不同教育方法均分为研究组(51例,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结合动机性访谈干预)和对照组(51例,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结束后的自我管理情况。结果干预结束后,研究组患者的自我管理平均综合得分远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动机性访谈干预对持续非卧床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可有效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使患者透析效果得到改善,整体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动机性访谈;持续非卧床血液透析;自我管理
本文引用格式:吴慧艳,李善鹏,范桂红.动机性访谈在持续非卧床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3):242,244.
0引言
血液透析是临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可通过透析器,为血液进行过滤与净化,以此达到清除体内废物等效果[1]。而现阶段已出现操作简单的可在家自行完成的透析机器,也因此持续非卧床血液透析的应用逐渐广泛[2]。但由于患者自行在家进行透析机的操作,可能由于操作失误或紧急情况的出现导致透析效果下降,对患者的治疗不利甚至伤害患者自身,因此需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其对于持续非卧床血液透析具有较好的掌握程度[3]。但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其收效较差,无法达到理想预期,需使用更为高效的教育方式进行干预,提升整体教育效果。因此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动机性访谈在持续非卧床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进行持续非卧床血液透析患者102例,将其根据不同教育方式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51例,男26例,女25例,平均年龄为(52.93±6.57)岁,疾病类型:糖尿病21例,高血压性肾病5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2例,其他3例,文化程度:初中9例,高中28例,专科或以上14例;对照组患者51例,男25例,女26例,平均年龄为(52.67±5.91)岁,疾病类型:糖尿病20例,高血压性肾病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1例,其他4例,文化程度:初中10例,高中29例,专科或以上12例。所有患者均为自行操作透析仪器。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其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研究开展。
1.2方法
对照组:在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常规健康知识教育。着重于患者对于持续非卧床血液透析医疗机器的使用方法的掌握与运用。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简单的健康教育知识讲解,进行仪器使用的基础教学,并举办小型教育课堂,使用较为系统的方式进行讲解。并在患者出院回家休养后,对其使用电话回访掌握患者情况,1次/周。着重了解患者自行在家是否可正常使用透析仪、患者是否可自行处理异常情况等。研究组:在上述常规健康知识教育的基础上为患者进行动机性访谈干预,由专业人员对患者进行动机性访谈,约45min/次,充分了解患者自身情况、家庭情况、心理状况、身体状况等,并为每名患者建立独立资料表,以助于护理人员对于患者情况的掌握与利用。对患者的日常饮食进行规划并使其按照护理人员提供的饮食计划进食。对患者进行持续性访谈,1次/周,通过电话询问患者自我管理情况以及透析治疗情况,对患者进行答疑与指导,帮助患者正确完成自我管理。所有患者的干预追踪均持续5个月,并记录每名患者的变化情况。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结束后的自我管理情况。使用我院自制自我管理调查表进行调查,该表分为情绪管理、身体情况管理、仪器使用三项,每项分为0~3分,3分为完全掌握,0分为完全未掌握。可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
1.4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中研究数据输入至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使用t检验所有计量资料,当P<0.05时表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自我管理平均综合得分远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结论
血液透析的原理主要是运用弥散现象,将患者血液中的有毒物质或代谢物质进行析出,并将血液归还至患者体内,从而达到对于患者体内代谢废物的清理、维持体内酸碱与电解质平衡的作用[4-5]。对于肾脏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肾脏对于人体的作用。
而由于患者每日均需进行透析治疗,因此为方便患者的治疗,目前临床对于家用透析仪的应用亦逐渐增多,但因患者自我管理差,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需要使用一定程度的健康教育护理,帮助患者提升自我控制能力与透析仪的掌握程度,以此提升整体治疗效果[6]。
但仅使用常规的健康知识教育,一般仅加强了患者对于家用透析仪使用的掌握程度,对于其自身的管理提升不足,因此需和其他护理方式联合应用。动机性访谈在了解患者自身情况的同时,加强患者与护理人员间的联系,使患者在家进行治疗时可保持较高的自我管理程度,并可较为熟练地使用家用透析仪,提升整体治疗效果[7-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自我管理平均综合总得分远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使用动机性访谈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透析治疗效果,使患者在家自行治疗的整体效果得到提升,值得在临床进行大力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采用动机性访谈干预持续非卧床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可有效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使患者透析效果得到改善,整体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SAK Zamiah,Che Draman,Mohd Seman,et al.The cardiovascular riskfactor profiles among end-stage renal failure patients treated with 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and intermittent hemodialysis[J].Saudi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 and Transplantation,2018,29(1):114-119.
[2]Rajesh Javherani,Vedavati Purandare,Anjali Bhatt,et al.Flash glucose monitoring in subjects with diabetes on hemodialysis:A pilot study[J].Indian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2018,22(6):848-851.
[3]刘晓晨,王秀丽,李娜,等.动机性访谈对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运动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23):59-62.
[4]卜志英.动机性访谈联合心理行为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22):3124-3125.
[5]缪小云,王新美,张俊,等.动机性访谈对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提高生命质量的影响[J].海军医学杂志,2018,39(3):284-286,290.
[6]张丽英,胡宏,张敏燕,等.动机性访谈对容量控制不佳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9):1278-1282.
[7]黄春花,吕薇.糖尿病肾病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5):1-3.
[8]王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J].饮食保健,2019,6(10):175-17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