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通过统计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送检的肺炎支原体IgM抗体(下文简称MP-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年龄和季节的关系。方法应用深圳亚辉龙iflash3000(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的MP-IgM抗体。结果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1776例MP-IgM抗体标本,检测出阳性514例,占28.94%;3~7岁年龄组阳性率30.84%,7~12岁年龄组阳性率37.05%,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的26.70%(0~3岁)、27.27%(12~18岁)、19.14%(>18岁);冬春季阳性率分别为30.33%和33.58%明显高于夏秋季的24.93%和24.17%。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季节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IgM抗体
本文引用格式:杨丰梅.1776例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3):170.
0引言
支原体肺炎是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肺炎,在过去称为“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中,肺炎支原体最为常见,可引起流行,约占各种肺炎的10%。严重的肺炎也可导致死亡。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潜伏期2~3周,感染后7~14d开始升高,3~4周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12~16周转阴。当患者出现症状来医院就诊时,肺炎支原体IgM抗体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因此,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可作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指标。本文对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共1776例患者的MP-IgM抗体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我院门诊和住院呼吸道感染患者的MP-IgM抗体检测结果,共1776例。
1.2方法
诊断为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者标本由病区护士采集,门诊患者标本由检验科护士采集。标本及时分离血清,然后用亚辉龙iflash3000(化学发光法)检测,试剂由深圳亚辉龙科技生物有限公司提供。严格按照仪器的操作程序操作,仪器自动判读结果。
1.3统计分析
对患者按照年龄组和季节组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不同年龄组MP-IgM抗体1776例标本中,按0~3岁、3~7岁、7~12岁、12~18岁、>18岁5组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以>18岁组阳性率最低,7~12岁组阳性率最高,在学龄期3~12岁,随年龄的增长,阳性率也随着增高(P<0.05),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不同季节组MP-IgM抗体1776例标本中、不同季节检出率不同,其中春季最高,阳性率33.58%,秋季最低,阳性率24.17%,不同月份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好发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尤其是学龄期儿童为多见。分析原因,此年龄段已脱离单纯的家庭生活而进入学校,再加上其免疫功能尚不健全,学校生活人群集中,肺炎支原体通过呼吸道飞沫、空气即可传播这些原因,导致3~12岁学龄期儿童阳性率最高。
肺炎支原体的发生以温带为主,一年四季都会感染。根据我院患者的统计情况,冬春季最高,夏秋季最低,且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各个地区,由于气候差异也会造成流行季节的不同,如浙江有文献[1]报道,春季最高,冬季最低。造成地区间不管年龄还是季节阳性率差异的主要原因与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经济情况、人口密度、卫生保健以及检测手段、试剂的灵敏度等有关,因此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持续监测[2-4]。
参考文献
[1]吴建荣,骆益华,骆勇.2595例呼吸道感染儿童MP抗体检测结果[J].浙江预防医学,2016,28(5):518-519.
[2]王强,谢跃文,辛焰.2906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7):642-643.
[3]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9-280.
[4]张代民,俞万泉,许会彬,等.1824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报告[J].实用医药杂志,2006,23(9):1097-109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