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配合耳穴治疗肛隐窝炎65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11-14 15:18:2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配合耳穴治疗肛隐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将就诊于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普外。肛肠科门诊 2017 年 3 月至 2018 年 3 月的 65 例肛隐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3 例采用耳穴贴压配合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 32 例单纯采用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治疗,共治疗 3 个疗程,以 10 天为 1 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愈显率(90.9%)明显高于对照组(71.9%),χ 2 =3.91,P< 0.05。两组疗程治愈和显效例数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Z=3.16,P< 0.05)。结论 耳穴贴压配合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治疗肛隐窝炎能明显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无任何副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耳穴;肛隐窝炎;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

本文引用格式:刘德武 , 秦平勇. 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配合耳穴治疗肛隐窝炎 65 例临床疗效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73):133-134.

\

0引言

肛隐窝炎是肛肠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指肛门齿线处的肛隐窝炎症性疾病,临床上也通常称作肛窦炎,常并发肛乳头增生肥大[1]。临其分为急性和慢性。临床以肛门不适感、排便不尽感,异物感,疼痛、瘙痒、潮湿等症状为主要特点, 由于肛窦炎的症状表现不明显,但却很常见,医患容易忽视。发病以青壮年为主,其与性别、饮食、职业、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 [2]。常诱发肛周脓肿等感染性疾病,提倡患者积极预防和早期诊治[3];而祖国医学认为肛隐窝炎属“脏毒”范畴。

《先哲医话·荻野台洲》云:“脏毒者,五毒郁热流注之所致也……”作者自 2017 年 3 月至 2018 年 3 月采用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配合耳穴治疗肛窦炎 33 例,疗效显著,门诊病例为主,病例数据要求具有可溯源性,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就诊于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肛肠科门诊,符合肛隐窝炎诊断标准的 65 例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其中治疗组 33 例, 其中男 21 例,女 12 例;年龄 27-68 岁,平均(50.0±4.24)岁; 病程 1.5 月至 5.0 年,平均(13.6±5.47)月。对照组 32 例, 其中男 22 例,女 10 例;年龄 32-70 岁,平均(49.4±6.11) 岁;病程 1 月至 8 年,平均(15.5±5.16)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第一版《中西医临床外科学》[4] 肛隐窝炎诊断标准:①临床表现:自觉肛门不适,偶伴刺痛,排便时疼痛症状加重,数分钟后疼痛可自行缓解,若刺激括约肌痉挛,则呈持续性疼痛剧烈;甚至波及臀部及股后侧,或大便干结并伴黏液血丝排出,或肛乳头肥大时,伴肛门潮湿瘙痒。②肛门直肠指检:肛门括约肌紧缩,触压肛窦及肛乳头疼痛明显。③肛门镜检查:可见充血、水肿的肛窦和肛乳头。

2方法

2.1治疗方法
2.1.1治疗组:参照《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肛隐窝炎(2017 年版)》中保留灌肠疗法,采用复方黄柏液(山东汉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10950097)保留灌肠。嘱患者灌肠前排尽大便后,取侧卧位或膝胸卧位,用一次性灌肠袋导管插入肛内 5-7 cm,注入 50-100 mL 药液,使药液缓慢滴入肛内直肠下段,平卧 30 min,每日一次,保留 2-4 h,10 d 为 1 疗程。加用耳穴(选材王不留行籽,耳穴配伍:肛门穴、脾穴、大肠穴、肺穴、直肠穴、肾穴、神门穴、交感穴等),根据患者症状、体征辨证论治,每次选用个 3-4 穴,每 3 日贴 1 次,每 3 次后休息 1 日,双耳交替压贴。

2.1.2对照组:患者排尽大便后单纯予复方黄柏液(生产厂家和准字号同前)保留灌肠,用药及灌肠方法同治疗组。两组病人经治疗后未愈者,停药 2 d,进行第 2 个疗程,共治疗3 个疗程 [5]。

2.2统计学分析。
运用 SPSS 22.0 统计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比较进行 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 2 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 <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判定疗效标准:依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肛肠病学》[3]、《中国肛肠病学》拟定疗效判定标准。治愈: 患者无肛门不适(如异物感)、瘙痒、潮湿、疼痛等症状, 肛门镜下检查肛窦无充血、脓性分泌物、肛乳头水肿等体征, 肛窦炎完全治愈。显效:患者肛门不适(如异物感)、瘙痒、潮湿、疼痛等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好转,肛门镜下检查肛窦充血、脓性分泌物、肛乳头水肿等体征部分消失。无效:和治疗前比较,临床症状无变化,肛镜下及肛内指诊体征无变化或加重。

3.2治疗结果
3.2.1两组患者愈显率比较。
3.2.2两组患者不同疗程愈显数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提示以后在临床上可以耳穴贴压配合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疗治疗肛窦炎,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6]。

\

4讨论

4.1肛隐窝炎(也叫肛窦炎、肛腺炎)是指肛隐窝以及肛门瓣产生的急性和慢性炎症性疾病[1]。临床症状以肛门不适(如异物感)、瘙痒、潮湿、疼痛等为主症,肛窦炎由于初起症状表现较轻,但很常见,易被医患忽视,也是一种难治性疾病。西医病因病机认为:①在解剖学上,肛隐窝独特的解剖结构是容易引起肛隐窝感染的最主要原因。肛隐窝(Morgagni’s crypt)位于齿线处的肛瓣与相邻肛柱之基底间,形如漏斗,上口朝向肠腔内,不但引流比较不佳,而且粪便等异物易造成堵塞,当肛腺分泌的黏液不能顺畅排出时,细菌侵入、繁殖, 导致肛窦炎症。

4.2在中医学里,肛隐窝炎没有专用病名,根据此病临床症状、体征,将其归纳为“脏毒”、“肠风”等范畴。《疫疹一得·似痢非痢》中“瘟毒移于大肠,里急后重,赤白相兼, 或下恶垢,或下紫血”。《外科证治全书》云:“脏毒者, 醇酒厚味,勤劳辛苦,蕴毒流注肛门,结成肿块”。其描述与肛隐窝炎症状相似。肛隐窝炎的病因病机,中医认为主要是由于不洁或不节饮食,过量食醇酒厚味以及辛辣刺激或者肥甘厚腻之物,伤及脾胃,脾失运化,湿邪停注,郁而化热, 浊秽之气下注于大肠;或因肠燥便秘,大便质干,排便费力, 损伤肛管而致染毒,从而使气血瘀滞,经脉阻塞而成本病; 此病的发病机制多为湿、热和气血互结,气滞血瘀,经脉阻塞而发病 [7]。

4.3参照《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肛隐窝炎(2017 年版)》中保留灌肠疗法,采用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黄柏泻火解毒、清热燥湿,连翘、金银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蜈蚣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综上所述,经临床研究表明,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加耳穴治疗肛隐窝炎疗效显著,患者症状改善起效时间较早,另外耳穴贴压具无痛、安全、方便的特点,患者较易接受,提示以后在临床上可以耳穴贴压配合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疗治疗肛窦炎,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且无副作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8-10]。

参考文献:

[1]吴军, 王波. 中西医临床外科学[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2:514-516.
[2]何永恒 , 凌光烈. 中医肛肠病学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78-79.
[3]  李春雨. 肛肠病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131-132.
[4]王成江 .中医治疗肛窦炎的临床探析 [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1):121-122.
[5]龚元祥. 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治疗肛窦炎的临床研究 [D]. 湖北中医药大学,2016.
[6]王志坚 .《临证指南医案》中黄柏应用的研究 [D]. 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
[7]姚俊 , 赵霞. 复方黄柏液最新临床应用进展 [J]. 中国新药杂志,2014,23(03):308-312+337.
[8]李友山, 杨博华. 复方黄柏液外治糖尿病足溃疡对炎性因子及生长因子的影响[J]. 中国新药杂志 ,2014,23(10):1163-1166.
[9]王坤. 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栓剂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疗效观察[J].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 电子版),2016,6(05):229-231.
[10]张串串, 张相安. 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治疗湿热下注型溃疡性结肠炎 45 例临床观察 [J]. 中医临床研究,2015,7(25):107-108.

《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配合耳穴治疗肛隐窝炎65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114/20181114031908876.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0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