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患者疼痛、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2例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气胸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1例,比较分析引流管术后3天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及疼痛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疼痛评分和焦虑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患者相应的干预可减轻焦虑及疼痛,对患者康复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胸腔闭式引流;疼痛;焦虑
本文引用格式:彭慧娟,陶勇,叶京英,等.综合护理干预对缓解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患者不良情绪及疼痛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4):292-293.
0引言
气胸是指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发病急,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及时处理可治愈。胸腔闭式引流术是治疗各种气胸的基本方法,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胸引管)引流出气体或液体,使得胸膜腔内呈负压状态,这样肺组织才能重新扩张,机体最终才能恢复。但留置胸引管后患者常会出现焦虑、持续疼痛等不适,影响患者恢复,可导致胸引管留置时间延长。笔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通过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及疼痛反应,从而有利于患者术后顺利恢复功能恢复,早期拔除胸引管,现报道如下。
1资料
选取我科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住院施行胸腔闭式引流患者共计62例。将这选用的62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31例,并编上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男性患者,干预组中自发性气胸29例,复发性气胸1例,外伤性气胸1例,年龄15-84岁,平均(55.19±22.79)岁。对照组中自发性气胸27例,复发性气胸3例,开放性气胸1例,年龄17-82岁,平均(53.61±22.79)岁。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2.1给予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护理。①引流的体位:当血压平稳后,应给予半坐卧位;②保持切口敷料的干燥与清洁,当出现渗液、渗血现象时及时更换③保持胸引管通畅:引流管高于水封瓶液面,防止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内而给患者带来新的病因,同时提高挤捏引流管的频率,防止血块堵塞管口;④对引流液性状、量、颜色进行观察,以及水柱波动范围;⑤引流瓶里的引流液更换应及时,操作时确保无菌,避免感染;⑥防止引流管脱落;⑦适时拔管。
2.2干预组在常规护理措施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
2.2.1针对性健康宣教:将健康宣教的个性化措施落实到置管患者整个治疗护理的过程中,从本质上提高患者对胸腔闭式引流术的认识,增强治疗效果。责任护士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介绍疼痛评估及缓解方法,告知舒适的体位,可以降低疼痛对情绪的负面影响。提供全面医疗护理信息,确保患者能够严格按照医护人员要求进行治疗和护理。
2.2.2心理护理干预:在胸引管放置成功后,病人会经历一个痛苦的阶段,此时管道刺激壁层神经、手术伤口未愈合等引起肩背部放射痛或伤口部位疼痛,造成病人抑郁、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这种情况下医护人员要更加关心病人并为其提供需要的帮助。可运用心理支持疗法[1],并在此过程中要对疼痛进行淡化处理,对其正性行为(如坚持自信的表情、翻身、适当咳嗽及呼吸功能锻炼等)要加倍赞美。
2.2.3药物疗法及护理:责任护士多与患者进行沟通,鼓励患者表达疼痛的真实感受,建立充分信任的护患关系,让患者知晓止痛药物的用药时间、方法及剂量,将患者的感受如实反应于床位医生,遵医嘱合理使用止痛剂,并及时观察用药后的反应,了解用药效果,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缓解患者的不适。
2.2.4非药物疗法护理
(1)放松法:指导患者取舒适体位如半卧位,在头颈下垫一软枕,轮换衬垫腰背部,间断性改变支撑点,有利于缓解其紧张、疲劳。同时,有利于呼吸和胸引管引流。
(2)音乐疗法:嘱患者疼痛时可播放自己喜欢的音乐,并将音量调至自己听觉舒适且不影响他人的分贝。嘱患者在聆听的过程中尽可能的放松,排除一切外在干扰,闭上眼睛,想象美好的事情和景物,并配合音乐调节呼吸。
2.3评价指标。在患者术后第三天给予两个方面的评分,这两个方面为疼痛程度及焦虑程度。①焦虑程度:采用SAS评分进行评价[2],评价的内容主要有20个条目。根据评分结果,可以对焦虑程度进行归类,SAS评分50-59分、60-69分、≥70分分别为轻度焦虑、中度焦虑和重度焦虑。②疼痛程度评分采用数字评定法[3],无痛、轻微疼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和剧烈疼痛的分数分别为0分、1-2分、3-4分、5-6分、7-8分和9-10分。
2.4统计学分析。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取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干预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后疼痛缓解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4讨论
留置胸腔引流管后,由于患者患侧肺部恢复扩张、引流管直接刺激富含肋间神经及肋下神经的壁层粘膜,可引起患者胸肋部疼痛或肩背部放射痛。患者常常出现焦虑状态及持续疼痛不适,最终影响睡眠,影响进食,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切口不容易痊愈,引流管不易拔除。
国际上对疼痛定义为:可以用组织不顺畅来描述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体验、或者与潜在的或实际的组织损伤相关联。随着护理科学的发展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疼痛在临床护理中已成为继血压、呼吸、脉搏、体温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4]。疼痛可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导致疼痛加重,同时疼痛对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等多系统会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加剧组织代谢,影响患者切口愈合及病情康复[5]。导致患者疼痛加重的因素,除了本身器质性病灶以外,患者不良情绪等心理因素对术后疼痛的影响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认知、焦虑、周围病人的暗示和神经质等因素在一定的程度上都会加重术后疼痛感[6]。
为了减轻患者疼痛感,有必要对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健康宣教、准确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等综合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使患者全身发生条件反应性放松,降低交感神经反应,减轻紧张焦虑主观心理状态,达到肌肉放松舒缓状态,进而使大脑皮层唤醒水平下降,促进机体合成代谢活动,有助于机体功能的恢复,同时也能达到减轻疼痛目的[7]。结果显示干预组明显减轻了患者焦虑程度,缓解了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疼痛不适感,减轻了患身体上及心理上痛苦。进而,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增加、睡眠改善、进食增加、机体抵抗力提高,从而有助于胸腔手术切口的愈合,减少感染风险,最终可以达到缩短引流管置放时间及缩短住院时间,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周羽芳,徐友芳,林名云,等.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用于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效果比较[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21):4179-4181.
[2]孙兆玲.个性心理护理对肺癌手术患者术前焦虑与术后恢复的影响[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6,39(4):291-293+296.
[3]成燕,童莺歌,刘敏君,等.术后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对疼痛管理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8):924-928.
[4]骆坚,黄敏,陈金艳,等.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与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12):11-12.
[5]葛海红,戴丽华.自发性气胸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23):58-60.
[6]唐桂春.世界首例全机器人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矫治术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报,2015,22(21):54-56.
[7]阮思华.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整体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7):965-96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