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助产护理对新生儿窒息的预防价值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15 11:25:4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通过有效助产护理预防新生儿窒息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按照对比护理的方式展开研究,所选入产妇共计为128例(产前诊断存在有新生儿窒息的可能性),均为我院妇产科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所接诊,取组中64例,分娩期间以常规方式护理,即对照组,余下64例则展开助产护理,即观察组。分析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结合对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统计,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0.05。结论在有效助产护理的作用下可起到对新生儿窒息进行预防的效果,对于保障新生儿健康存在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助产护理;新生儿窒息;预防

本文引用格式:龚永花.助产护理对新生儿窒息的预防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308-309.

0引言

新生儿窒息属于产科较为常见病症类型,存在一定致死率,将对新生儿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诱发新生儿窒息的因素存在于多个层面,为保障新生儿健康,在分娩期间更需要做好对应预防工作[1]。从助产护理的层面对新生儿窒息进行预防逐步被临床所重视并运用。本研究侧重针对助产护理在预防新生儿窒息中的具体作用进行分析。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对比护理的方式展开研究,所选入产妇共计为128例(产前诊断存在有新生儿窒息的可能性),均为我院妇产科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所接诊,取组中64例,分娩期间以常规方式护理,即对照组,余下64例则展开助产护理,即观察组。对照组产妇年龄23~32岁,均值为(27.34±1.28)岁。观察组产妇年龄22~31岁,均值为(28.88±1.37)岁。对比以上数据,两组无较大差异,P>0.05。

1.2方法

在分娩期间对照组产妇的各方面护理干预都按照妇产科常规要求进行展开,告知产妇在分娩期间需要注意的各方面事项以及预防新生儿窒息的常规方法等,同时需要做好对产妇各方面生命指标的监测工作。而观察组产妇在分娩期间则需要展开综合性助产护理,具体如下。

(1)细化分娩期间监护工作。在助产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全程进行陪伴,且需要针对产妇心理状态进行密切观察。若产妇在分娩前精神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将增加新生儿出现窒息的几率。同时若存在有恐惧、焦虑等症状,同样会导致产妇出现子宫收缩乏力的情况,增加胎儿出现宫内缺氧的几率。在助产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与产妇进行沟通,及时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一旦产妇存在有负面心理则需要及时进行引导,帮助产妇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分娩。同时需指导产妇以正确方式进行呼吸,必要时可对产妇进行低流量氧吸入治疗,达到对产妇血氧饱和度提升的效果。此外,在护理过程中需及时帮助产妇对体位进行更换,以防出现脐带受压的情况,导致胎儿出现缺氧症状[2-3]。

(2)做好对新生儿呼吸道清理工作。在胎儿顺利娩出后,护理人员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对胎儿口腔、鼻腔中的粘液以及羊水等进行处理,并做好对呼吸道黏液的清理工作,按照常规流程将脐带剪断后,需立即使用消毒毛巾进行处理,同时做好对应保暖工作。在护理过程中,助产护理人员需要做到动作轻柔,以免动作幅度过大,导致胎儿出现不适感。

(3)做好新生儿保暖工作并延迟脐带结扎时间。在胎儿娩出后,助产护理人员在按照常规方式完成对新生儿身体各方面清理工作后,需立即做好对应保暖工作,为新生儿提供最接近母体宫腔的环境,以减少外界环境对新生儿造成的刺激。同时,为防止新生儿出现窒息症状,可结合新生儿具体情况对脐带结扎进行延迟,在患儿呼吸频率等基本平稳后再进行结扎。

(4)及时评估新生儿呼吸情况。在胎儿顺利娩出后,助产护理人员在完成常规护理操作后,则及时评估胎儿呼吸情况。一旦发现胎儿存在有呼吸不畅通的情况,则需要立即对呼吸通道进行建立,及时展开吸氧治疗。同时可以对胎儿背部进行适当按摩,间接起到对患儿呼吸进行刺激的效果。若在常规护理操作后,新生儿自主呼吸未恢复则需要展开给氧治疗[4-5]。

(5)增加胎儿心搏储量。在观察到新生儿自主呼吸逐步恢复后,则需要对其进行展开心脏按压,在进行按压的过程中需要对力度进行合理控制,每分钟按压次数不得超过100次。在呼吸监测过程中,发现胎儿呼吸频率稳定在正常水平后,则需要停止进行按压。

(6)细化产后生命指标监测工作。在后续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新生儿各方面生命指标的变化情况密切进行观察,并做好对应记录工作。一旦存在有异常情况则需要立即向对应医师禀告,及时进行检查与处理[6]。

1.3观察指标

研究中需对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护理满意度由护士长逐一询问产妇以及家属等进行评估。患儿窒息程度需借助Apgar评分进行评估,评分在3分以下则评定为重度窒息,8分以上评定为正常,4~8分则评定为轻度窒息。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与两组有关数据都借助SPSS 19.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新生儿窒息情况


结合评估可知,观察组共计3例出现新生儿窒息,对照组则有8例出现新生儿窒息,对比,P<0.05,详见下表1。


\


2.2两组护理满意度分析

结合对两组护理满意度统计,观察组以96.88%(62/64)存在有明显优势,P<0.05,详见下表2。


\


3讨论

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因素较多,结合我院妇产科近几年临床接诊情况可以发现,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正以极快的速度在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新生儿健康[7]。为保障新生儿健康,在分娩期间更需要做好对应预防工作。助产护理干预,即在产妇分娩过程中为产妇提供一系列针对性护理干预,结合常见导致胎儿出现窒息的因素等实施针对性预防,在分娩前对新生儿窒息进行预防。早在Hasanpour M等[8]研究中已经指出,在有效助产护理的作用下,可达到对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进行控制的效果,同时对于预防其他产后并发症等同样存在有积极作用。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就将助产护理运用于观察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结合观察可知,在该护理方式下确实能达到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作用,保障新生儿健康。总之,基于助产护理的多层面优势,可持续采用。

参考文献

[1]潘晓辉.新生儿窒息抢救过程中助产护理的临床疗效研究[J].包头医学,2017,41(3):45-46.
[2]汪继芳.新生儿窒息过程中助产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56(1):122.
[3]肖艳芳.新生儿窒息过程中助产护理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7,45(8):138.
[4]姜华.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对48例产妇分娩及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J].健康之路,2017,6(3):182.
[5]李晔.无痛分娩护理中责任助产与整体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7):12.
[6]郭仁妃,吉训玲,张宏玉.自然分娩助产技术降低剖宫产率和会阴侧切率减少新生儿窒息[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9):24-26.
[7]Zou YS,Guo Y,Cheng R,et al.Diagnostic values of prealbumin and retinol-binding protein for liver damage caused by different degrees of neonatal asphyxia[J].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ediatrics,2017,19(3):337.
[8]Hasanpour M,Farashi F,Mohammadizadeh M,et al.The Impact of a Neonatal Sleep Care Training Program on Nurses'Knowledge and Performance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s[J].Iran J Nurs Midwifery Res,2017,22(3):215-21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80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