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和中华文明的结晶,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中医药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它的历史地位、现实作用、科学价值和特色优势是经过实践检验和证明的。早在西方医学传入中国的几千年前,中医一直承担着治病、防病、保健的重要责任。《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阐述人体病理、生理、诊断及治疗的医学著作。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耗时27年完成了中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收录药物1892种,在中药学历史上是一部开天辟地的著作。2003年sars流行,全球统计中国大陆死亡率最低,究其原因是中医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全世界引起轰动。从古至今,中医药学薪火相传,不断创新,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辨证论治;整体观;中医药优势;慢性病
本文引用格式:朱安琪,刘春莹.中医药治疗慢性病的优势[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189-190.
0引言
毛主席曾经说过,“中国对世界有三大贡献,第一是中医”。这句话奠定了中医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上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大家公认,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病、肿瘤和养生方面的优势是全世界任何一种医学都不能比拟的[1]。究其原因是由于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病、消耗性疾病和虚弱性疾病的病史较长,自然而然治疗的周期也相对较长,需长期的服药和调理,有的甚至需要几个月到几年的时间。
1中医治疗的特色
中医学作为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是密不可分的,如果组织没有了结构,功能自然无法存在;同样功能异常了,结构自然也会受到影响,而且功能没有了,结构存在的意义也就没有或者减弱了[2]。人在组织形态结构上,相互沟通;在物质组成上,是统一的;在功能上相互协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人的局部和整体是辨证统一的,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虚实盛衰有关系。中医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主张从整体上调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疾病的本质一般规定着病的表现和证的变动,所以疾病的表现就是临床上辨证的主要依据,与此同时还要兼顾舌象脉象,才能去伪存真,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到某种性质的证。由于辨证论治的特点,临床上存在大量的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疾病,在其发展的阶段不同,病理变化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证,故治疗也不相同;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有时可以出现相同或近似的病理变化,表现出相同或近似的证,故可采用相同的方法给予诊治。中医治疗方法不仅仅是汤药,还有针灸、推拿、拔罐、药浴、熏蒸、食疗、心理等。1972年尼克松总统首次率团访华参观了中国的“针刺麻醉”胸外科做肺切除手术、神经外科做颅脑肿瘤的切除手术,看到患者都在清醒的状态下接受开胸、开颅等大型手术,感到十分惊奇和难以理解,代表团纷纷感叹“针刺麻醉”的神奇。
2中药治疗的特色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有的卫生资源,在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明显、治疗方式灵活、个体化原则的优势下,为“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好世界性难题”斩棘铺路。人体要求所服的药物最好是有效且无害的,而中药材大多是植物药、天然药,还有少部分是动物药、昆虫类药物和自然矿石类药物。这些药物大多是原生态的,绝大多数毒副作用很小,甚至是无害的,可以长期服用而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为许多药物对人体的肝肾功能有损伤,即便使用也要不断地检验和观察肝肾功能,一旦有肝肾功能的损害应立即停止使用。近些年来还有新型的生物制剂面世,因为它是异性蛋白,所以一部分人会出现不适和过敏反应。这些生物制剂,对某些疾病疗效确实很高,使用后病人的临床症状很快缓解,但是一旦停止使用,症状又会快速出现反弹,对于这类药物的使用,只能缓解临床症状而不能治愈疾病。近年来,还发现长期使用抗生素会使病原菌对这类药物产生耐药性,或者出现病原体的变异,一旦出现这种现象便将这种细菌称为超级细菌,药物对它无法抑制和杀灭,所以国家三令五申地强调抗生素不能滥用和长期使用,以免使病原体变异而产生耐药性。在给药形式方面,中药是主动吸收而西药是强迫使用。中药自古到今大多是口服药,近年来也有一些药是通过皮肤吸收和灌肠使用,甚至静脉注射。这些药物进入到人体以后,机体会有选择地吸收利用,而对一些不需要的成分可以不吸收、不利用而排出体外,同时有些中药有双向的治疗作用,例如:三七既有活血化淤的作用,同时还有止血的作用,这类药物在血液出现凝固的时候可以应用,对出血性疾病也能使用;当归一味药就有补血和活血的作用,据现代实验研究,当归对人体的平滑肌也有双向治疗作用,既能使平滑肌收缩,还能使平滑肌松弛。中药的使用,远不止这些,还有许多中药的药理作用有待于我们发现和研究。而西药就不是这样,西药给药的形式大多是强迫给药,如注射药物,不管机体接受与否,药物从肌肉、皮下、静脉注射入人体。西药治疗疾病针对性很强,靶点明确疗效可靠、操作性强,很容易为人们接受,但是西药却没有中药的那些优点。实践证明,有些疾病治疗比较容易,而有些疾病治疗就比较困难需长期用药来纠正机体所偏,特别是慢性病,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治愈的,需要长期用药物修复机体,用药物来激活机体的免疫功能以抵抗疾病,这也正是中医所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中医在大部分内科疾病的治疗中具有绝对优势,是有原创优势的医学资源,我们应该协同创新,整合资源,激起中医药发展的活力和潜力,打开中医药走出国门的壁垒,努力让中医药获得国际市场认可,将中医药事业发展引向更高的平台和更广阔的领域,让中医造福全人类。
参考文献
[1]秦裕辉.发挥中医优势,建设健康中国[J].湖南中医杂志.2016,32(11):1-6
[2]毕礼明,王朝晖,奉典旭,等.从医学的动态性和整体观谈中医优势[J].医学争鸣,2019,10(1):16-18,2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