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使用真空采血管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对应处理方法。方法真空采血可有效减少护患之间疾病传染的机会,不仅可以提高血液标本的合格率,临床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重点探究真空采血管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问题。结果通过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处理,解决了真空采血管使用过程中的问题。结论护士在临床上使用真空采血管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控制采血量,了解其采血目的,才可减轻患者的痛苦,以便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准确的检验结果,有助于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与感染率。
关键词:真空采血管;注意问题;处理方法;感染
本文引用格式:李仕章.真空采血管在临床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256,258.
0引言
真空采血已被广泛应用至各级医院,深受广大医师及患者的认可。临床上应用真空采血管,多因护士操作不规范、采血管与采血针选择不当或使用不当等原因给患者、护士带来了不同的伤害,也有可能是由标本不合格所致,严重影响检验结果,继而影响临床疗效。因此,本研究在临床上使用真空采血时注重规范操作,旨在通过分析相关注意问题,探究出合理的处理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于2 0 1 7年2月至2 0 1 8年1 2月应用真空采血管的3 0例案例进行有效分析,包括1 7例(5 6.67%)、13例(43.33%),年龄最大89岁,最小50岁,平均(63.51±2.15)岁。
1.2真空采血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1.2.1皮下血肿
在进行真空采血时多因患者的血管不明显、护士的操作技术不当或不熟练、患者的凝血功能较差或按压方法不当,导致皮下血肿的发生几率增大。
1.2.2操作时护士受伤
部分真空采血管塞子的材质软胶,在进行真空采血管连接采血针的过程中极易伤及护士。护士在检查采血针漏气情况时,也可因其后端穿过弹力保护帽受伤。
1.2.3采血量不足或采血量过多
如果真空采血管中缺乏真空量或真空量不足,加上采血针的斜面与血管壁紧贴,可致使患者的血容量处于严重缺乏的状态。采血量过多多由真空采血管内的真空过多导致。
1.2.4血液外滴,增加污染几率
当采血操作完毕时,需将采血针拔除,但在拔除过程中血液极易跟随采血针的前端滴出或随着采血管的拔除而滴出。当血液沿着采血针后端向外滴出时,并为同一个患者行多管血液采集操作时,如果采血针上的弹力保护帽没有顺利弹回原位时,其后端针尖斜面呈暴露在外的状态,可大大增加血液外滴的现象。以上均可造成血液外滴,并显著加大了患者、护士污染的风险。
1.2.5抗凝血液凝固
采血量未按相关规范采集,且采血后血液并未与抗凝剂混匀,且患者血液对抗凝剂有过敏反应。
2对应的处理措施
2.1皮下血肿处理
护士在进行真空采血管采血时应做好皮下血肿预防措施,尽量避免穿刺不明显的血管;进入血管后不宜再进针,保证一次性穿刺成功;注意观察每一位患者的凝血功能;指导患者正确按压血管的方法,即用大拇指沿着血管方向正确按压,主要对采血针进入血管的位置进行按压处理,注意按压力度适宜;若血压流入真空采血管时,护士需立即将止血带松开,以便减少皮下血肿情况,用33%的硫酸镁进行湿敷处理,提前向患者、家属解释皮下血肿发生的原因及对应处理,消除患者及家属对皮下血肿的恐慌。
2.2护士针刺处理
当采血针插进采血管后,尽管插入的方向为塞子的中心部分,但由于采血管塞子的材质为软胶,采血针会有所倾斜,极有可能穿过塞子刺伤护士。护士被采血针刺伤后,需执行一挤二冲三消毒四报告的处理方法,同时了解患者的相关传染病指标情况,必要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感染出现。穿刺过程中,护士应选择专用的持针器操作,可有效降低被采血针刺伤的几率。在连接采血管与采血针的过程中,尽量不要让手接触到采血管的塞子,可有效避免被采血针刺伤。同时,在检查采血针漏气情况时,可将弹力保护帽的一端朝上,让其保持不接触包装袋,从而降低采血针破包装袋刺伤护士的几率。
2.3采血量不足或采血量过多处理
在进行真空采血前,不宜连接采血管与采血针,可防止试管中的负压逐渐消失,继而导致采血量不足,具体如下:医院护士在使用采血针的过程中需控制其进管深度,避免过深,适中既可;如果真空采血管内呈真空量不足的状态,护士需要在连接好采血管的前提下使用无菌注射器将其中的空气抽空,保证血量充足;如果采血针与血管壁紧贴,护士需要适当调整二者的位置关系,保证位置适宜;如果患者的血容量严重不足,可利用真空采血管完成采血操作,可能存在抽不出血或仅能抽取少量血液,当遇到该情况时,需在采血前对穿刺部位进行局部热敷处理,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保持局部静脉的血液充盈状态,若采用以上两个标本均无法采集到足够的血液标本,需选择空真抽血。临床上为了防止采血量过多、或管内真空过多,采血操作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采集规定量,及时对采血针的软管位置进行反折处理。部分试管中存在较多的添加剂,采血前需在管内添加适量的添加剂让其弹至体部。
2.4血液外滴处理
当采血结束,需要将采血针拔除前,需先对采血管进行分离处理,再进行采血针拔除。连接采血管与采血针的过程中,需要朝着弹力保护帽的正后方置入血管,防止弹力保护帽侧面插入血管。打开包装袋需检查弹力保护帽的情况,若为歪的,需要及时采取对应处理措施,防止血液从采血针后端针尖斜面或前端滴出。采血完成后均对采血管塞子的松紧程度进行检查。
2.5抗凝血液凝固处理
严格按照血管规定量采集规定的血量,全血标本采集过程中,需对患者的抗凝情况加强关注,规范采血后将试管摇匀,8~10次,让抗凝剂与患者的血液混匀,降低溶血事件发生率;若患者自身对抗凝剂存在过敏反应,可及时向检验科汇报,并在短时间内提出对应措施。
3讨论
综上所述,真空采血管在临床应用注重皮下血肿、操作时护士受伤、采血量不足或采血量过多、血液外科增加污染几率、抗凝血液凝固等问题,一旦发现以上问题及时提出处理方案,提前告知工作性质与工作要求,让患者与护士、医生之间建立友好关系,向患者及时介绍关于真空采血问题,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的痛苦,为临床医师提供较为正确的检验结果,降低医疗纠纷,继而防止感染发生。
参考文献
[1]闫宏.真空采血系统临床应用的质量控制[J].临床医药实践,2016,25(11):841-842.
[2]周李兰.3种真空采血管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30-31.
[3]Asnaashari M,Azarimarhabi S,Alirezaei S,et al.Clinical application of 810nm diode laser to remove gingival hyperplasic lesion[J].Journal of Lasers in Medical Sciences,2013,4(2):96-98.
[4]陈锦.真空负压采血管在儿童静脉抽血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6,29(15):32-33.
[5]郭振军.浅析3种真空采血管对临床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4):10.
[6]胡定红.凝血真空采血管、标本放置温度和时间对常规凝血四项检验的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4):566-567.
[7]Vojta M,Jirásek JE.Separation of the decidua in artificial interruption of pregnancy using vacuum extraction,and passage of chorion particles into maternal blood vessels[J].CeskoslovenskáGynekologie,1966,31(6):475.
[8]刘建平,黄慧,俞园.真空采血管瓶塞加弹力绷带在预防腹腔穿刺口渗液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17,23(16):5-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