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再生障碍贫血50例临床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14 16:02:5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50例再生障碍贫血患者进行分析,讨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效果。方法以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在患病之前,药物接触史、病毒感染史、油漆和苯接触史人数较多,约占84.0%(42/50);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以15-45岁之间为主要病发群体,约占72.0%(36/50),其血型以aB型血型较少,约占10.0%;aB血型患者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其他三种血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三种血型患者比例基本相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实施环孢素a雄激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为70.59%(12/17),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为25.0%(4/16),雄激素联合中成药治疗有效率为41.18%(7/17)。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环孢素a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药物,可将其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再生障碍贫血;发病原因;环孢素a;糖皮质激素

本文引用格式:毛渭红.再生障碍贫血50例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5):80-81.

0引言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在临床上尤为常见,属于一种骨髓衰竭综合征。就全世界而言,AA发病率较低,约为2%,但是其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东亚国家的发病率高达8%,且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1]。临床上,AA患者常常出现造血干细胞、祖细胞和全血细胞减少的现象,并出现贫血、出血、感染等临床症状。并且急性患者病情危重,患者病情进展比较快,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慢性患者则具有病情进展慢、治疗效果显著等特点。因此,必须要加强AA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并积极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案,以不断提高AA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2]。为了进一步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效果,以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AA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了研究分析。

\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以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AA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证实,知晓本次研究详情,并自愿参与其中。

50例AA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12例,患者年龄为4-70岁,平均年龄为(37.0±33.0)岁。其中,慢性AA患者33例,重型AA患者Ⅰ型10例,重型AA患者Ⅱ型7例。

1.2方法

对50例A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对患者的病因、年龄特点、血型特点等进行分析。

对50例AA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50例患者分为三组:第一组患者实施环孢素A雄激素联合糖皮质激素,第二组患者实施雄激素联合中成药治疗,第三组患者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1.3观察指标与判断标准

分析AA患者发病因素、患者年龄特点、血型特点等。对AA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整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以2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AA患者发病机制分析


对50例AA患者发病机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5例患者在患病之前有多药物接触史。其中,3例患者接触过氯霉素药物,5例患者接触过解热镇痛药;3例患者服用过抗结核药物,2例患者服用过抗甲状腺功能药物,1例患者服用过马西平,1例患者服用过甲氨喋呤和硫唑嘌呤。

\

 
18例患者在发病之前存在病毒感染。其中,EB病毒感染6例,巨细胞病毒感染4例,微小病毒B19感染3例,活动性肝炎5例。9例患者在发病之前存在油漆和苯接触史。

可以看出,50例AA患者在发病之前,约有84.0%的患者存在药物接触史、病毒感染史和油漆和苯接触史。

2.2患者年龄特点和血型分析

对50例患者的年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50例患者中,4-14岁患者有6例,所占比例为12.0%,15-30岁的患者有19例,所占比例为38.0%,31-45岁的患者有17例,所占比例为34.0%,46-59岁的患者6例,所占比例为12.0%,59岁以上2例,所占比例为4.0%。

在患者血型研究中显示:50例患者中,A型血15例,所占比例为30.0%,B型血为14例,所占比例28.0%,O型血16例,所占比例32.0%。AB型血5例,所占比例为10.0%。AB血型患者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其他三种血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三种血型患者比例基本相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治疗效果对比

50例患者分为三组:第一组(17例):实施环孢素A雄激素联合糖皮质激素,第二组(17例)实施雄激素联合中成药治疗,第三组(16例)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第一组患者经治疗后,12例患者治疗成功,治疗有效率70.59%(12/17);第二组患者经治疗后,7例患者治疗成功,治疗有效率41.18%(7/17);第三组患者经治疗后,4例患者治疗成功,治疗成功率25.0%(4/16)。

3讨论

AA是一种异质性疾病,细胞免疫异常是其主要的发病机制。在研究中发现,遗传因素、化学药物毒性、电离辐射、病毒感染、免疫因素等,均会在一定程度上诱发患者出现该疾病,并且在研究中发现,年少时期患者发病的主要因素为遗传现象,而多数患者的发病因素是后天环境因素所致,尤其是在当前,伴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人类所居住的环境也遭到了一定的破坏,尤其是建筑装修行业中所使用的苯和衍生物,以及有机磷农药的滥用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AA的发病率[3]。

在研究中发现,AA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因为患者的骨髓出现了衰竭的现象,进而导致患者自身反应性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对其免疫介导的造血细胞区产生了一定的破坏现象。基于这一发病机制,临床上均是采用环孢素A对患者进行治疗。环孢素A进入到患者机体之后,可对患者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进行抑制,进而对患者CD4/CD8比例进行调整;同时,还可以对患者的T细胞所生成的γ-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Ⅱ对人体造血的负调节进行有效的抑制;另外,该药物进入到患者机体之后,可间接提高患者的CFIJ_GM,进而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4]。

但是在对患者进行治疗中,单纯采用环孢素A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临床上均是采用环孢素A雄激素联合糖皮质激素的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通过二者联合协同治疗,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已经成为当前临床上最为重要的治疗方案[5]。

本次研究结果也充分表明:药物接触史、病毒感染史和油漆和苯接触史是诱发AA的重要因素,可高达84.0%;AA患者发病年龄以15-45岁之间为高发期,约占总体发病率的72.0%,且患者人群中,以AB血型所占比例较少,其他三种血型所占比例基本相同。在对AA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环孢素A雄激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率高达70.59%,显著高于其他治疗方案[6,7]。

综上所述,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具有特定的发病机制,并呈现出显著的特点。在对其进行治疗中,环孢素A是最为常用药物,可将其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共同协同发挥作用,提高患者治疗效果[8]。

参考文献

[1]李静.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4):301-302.
[2]苗宁宁.66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5.
[3]陶晓虹,董红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5):1020-1021.
[4]刘红霞.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辨证分型护理分析[J].光明中医,2016,31(12):1806-1807.
[5]马小斌.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04,25(1):40-41.
[6]刘杨,周峰,张连生,等.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发病机制研究现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7):50-52.
[7]杨冰雪,程单凤,邱晨希,等.环孢素A联合雄激素与单用雄激素治疗国人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临床荟萃,2018(10):67-74,81.
[8]李淑英.雄激素联合环孢素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3):109-11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75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