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将居家护理服务应用于慢性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抽取的132例临床资料本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接诊的慢性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探讨护理组和一般护理组,各组为66例患者。探讨护理组慢性病患者接受居家护理模式,一般护理组慢性病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探讨分析两种护理模式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结果经对比分析显示,探讨护理组慢性病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效果均较一般护理组护理慢性病患者更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居家护理服务应用于慢性病患者,更利于患者病情改善或恢复,其居家护理更易于患者接受,患者的康复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均较高,该护理方法值得推广及广泛应用。
关键词:慢性病;居家护理;临床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刘淑珍.探讨对慢性病患者开展居家护理服务的临床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5):361-362.
引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护理的改革,居家护理服务日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并接纳[1]。特别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群居多,治疗时间长,对其日常生活影响不太大,因此,居家护理服务是最好的选择[2]。这样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更利于有效实施康复治疗。本文探讨分析将居家护理服务应用于慢性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的132例临床资料本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接诊的慢性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探讨护理组和一般护理组,各组为66例患者。如下表1,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做进一步研究。
1.2方法
一般护理组慢性病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
探讨护理组慢性病患者接受居家护理模式。一是成立居家护理组[3],由主要负责医师、心理治疗医师、药剂师、康复理疗师、个性化营养师及护理人员组成。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需定期护理组成员进行专业培训,考核通过后,方可有资格加入护理组。二是居家护理组主要职责[4],通过居家护理法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主要有:对患者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帮助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并配合居家护理组进行康复治疗。
1.3效果判定
(1)责任护士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价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主要指标有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2)责任护士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价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服务后的护理效果情况。主要指标为:显效、有效、无效。
1.4统计学方式
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有效率相关数据均通过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以2为检查标准,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现。以P<0.05时,所进行的数据分析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评价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如下表2所示,经责任护士对问卷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探讨护理组慢性病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较一般护理组护理护理慢性病患者更高一些,且P<0.05,数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
2.2评价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服务后的护理效果情况
如下表2所示,经责任护士对问卷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探讨护理组慢性病患者较一般护理组护理护理慢性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好一些,且P<0.05,数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从以上观察分析可知,居家护理服务对于慢性患者而言,可以让在舒适自在的环境中接受护理服务[5]。为建立起长期有效的优质护理模式,一是需成立成立居家护理组,由各类优秀的医师、药剂师、理疗师、营养师以及护理人员组成,通过居家护理法,对患者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同时,需提高进入居家护理组的门槛,所有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并通过考核,取得资格认证,方可准入[6]。二是在实施护理服务过程中[7],首先要向患者进行相关健康知识宣传,让其对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为避免患者出现焦虑或抑郁不良情绪,及时给予其心理护理干预,增强其康复的信心;通过专业护理服务,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定期对患者各项身体指标进行检查,及时治疗患者出现的各种不良症状;由专业的营养师每天患对者的饮食进行科学搭配,以确保患者均衡饮食。三是每到一定时期,由责任护士根据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对护理结果进行评价,以检验居家护理报务质量,以便更好改进[8]。
本次研究中,分别对两组患者施以不同的护理服务模式,结果显示,探讨护理组慢性病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及护理效果较一般护理组护理护理慢性病患者均更优一些,由此提示,居家护理服务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更利于有效实施康复治疗[9]。
综上所述,将居家护理服务应用于慢性病患者,更利于患者病情改善或恢复,其居家护理更易于患者接受,患者的康复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均较高,该护理方法值得推广及广泛应用[10]。
参考文献
[1]王静.延续性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1):148.
[2]陈泳嘉.社区家庭访视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12):88-89.
[3]余华,罗琦,王安琪,等.云南省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护理支持需求的调查研究[J].卫生软科学,2019,33(04):82-84+88.
[4]尹陈娜.探讨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护理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作用[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10):112-113.
[5]古彩兰.协同护理模式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的管理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9,9(05):132-135.
[6]杨启慧,程华刚,石兴莲,等.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多学科延续性护理对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知信行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9,48(09):1615-1618.
[7]楚斯垠,赵菲,余贺杲,等.医院-社区-患者三元联动延续护理模式在慢性病管理中的效果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03):220-223.
[8]周建红,王建芳,陈燕珏,等.老年慢性病患者出院后居家介护式护理模式效果评价[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9,33(02):83-85.
[9]周莉.微信公众平台延续性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下旬刊),2018,25(5):80-82.
[10]刘敏,管旌旌,王海凤,等.医护患一体化服务模式在膀胱全切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4(2):358-36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