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咪唑缓冲液对纤维蛋白原测定结果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12 16:37:4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咪唑缓冲液(iBs)在全自动血凝仪试剂存放区放置时间对纤维蛋白原(fbg)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将iBs放置血凝仪试剂存放区,用凝血质控品每隔1h各监测1次(重复3次取平均值),每天8次,连续监测3d。实验组iBs每天实验完后封盖放冰箱保存,对照组每次均用新开瓶iBs为对照。结果iBs在血凝仪中放置16h内,fbg检测结果较为稳定,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放置16h后,fbg检测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Bs在血凝仪试剂存放区放置时,随着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延长,对fbg测定结果影响逐渐增大,16h内fbg测定结果影响不大,16h后fbg测定结果明显下降,应及时更换。

关键词:咪唑缓冲液;纤维蛋白原;全自动血凝仪;检测结果

本文引用格式:刘奠忠,黄璨,杨莉,等.咪唑缓冲液对纤维蛋白原测定结果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5):181-182.

0引言

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通过凝血酶的作用,转化为纤维蛋白,形成纤维网,包罗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形成血块或血栓。纤维蛋白原具有桥联力的作用,在出血性疾病、血栓性疾病及溶栓治疗时的监测中,都要对其含量进行测定。因此纤维蛋白原的测定在诊疗及预防出血性疾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疾病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含量测定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凝血试验筛检项目。目前多采用全自动血凝仪生物学磁珠法测定Fbg,该法是美国国家临床检验委员会(NCCLS)推荐的Fbg常规测定方法。本文主要分析咪唑缓冲液在仪器试剂存放区放置时间长短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

 
1资料与方法

1.1仪器及试剂


普利生全自动血凝仪C2000及配套试剂及质控血浆。

1.2定标与质控

用普利生FIB配套定标液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定标,普利生配套质控液连续监测20d以上,均在控。

1.3方法

将IBS放置血凝仪试剂存放区,用凝血质控品每隔1h各监测1次(重复3次取平均值),每天8次,连续监测3d。实验组IBS每天实验完后封盖放冰箱保存,对照组每次均用新开瓶IBS为对照。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得到的计量资料的表示方法为(±s),并进行t检验,将P<0.05作为统计学意义存在的标准。

2结果

IBS在仪器的试剂放置区放置不同时间Fbg测定结果图1以散点图比较,图2以柱状图比较。图1:在IBS在仪器的试剂放置区放置两天内(IBS开瓶16h),Fbg测定结果比较稳定,与新IBS测定结果(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放置16h后Fbg测定结果下降明显,与新开瓶IBS测定结果(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2:实验组与对照组在1-24h、1-16h、17-24h分别进行差异性比较,①实验组1-24h Fbg测定结果为(2.76±0.130)g/L,对照组为(2.85±0.008)g/L,两者比较:t=-3.449,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实验组1-16h Fbg测定结果为(2.84±0.021)g/L,对照组为(2.85±0.008)g/L,两者比较:t=-1.987,P=0.0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实验组17-24h Fbg测定结果为(2.59±0.087)g/L,对照组为(2.85±0.008)g/L,两者比较:t=-8.390,P=0.000067,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图2同样可以看出在IBS在仪器的试剂放置区放置两天后,Fbg测定结果下降明显。



\


3讨论

Fbg是由肝细胞和巨核细胞合成的一种凝血蛋白,在血浆中含量最高。其检测结果和凝血障碍、出血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肝脏疾病、应激反应等诊断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临床对此十分重视。现阶段,测定Fbg的方法非常多。目前多采用全自动血凝仪生物学磁珠法测定Fbg,此种方法是将过量的凝血酶(约100 NIH u/m1)加入到预先稀释成不同浓度的Fbg定标血浆中,然后依据血浆凝固时间和Fbg浓度间的相关性将定标曲线画出,检测时依据标本血浆的凝固时间在定标曲线中得到Fbg浓度。对Fbg进行测定的试剂包括凝血酶和咪唑缓冲液(IBS),此方法在IBS的pH值上有比较严格的要求[2]。咪唑和氯化物为IBS的主要成分。咪唑为一种不稳定物质,在空气中放置时间过长或试剂放置区冰箱制冷效果不佳时易分解或发生性质上的变化,降低缓冲液pH值,最终对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3,4]。

本组实验表明,IBS在试剂放置区在16h内Fbg测定结果较为稳定,一旦超出16h,Fbg测定结果就会受到影响,而且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Fbg测定结果会逐渐降低。因此IBS在试剂放置区放置时间超过16h,应更换新的IBS试剂[5]。

本院是口腔专科医院,每天的凝血实验检测标本不多,由于配套IBS塑料瓶体积大,其死体积量大(约为1000μl),超过2d后需废弃放置试剂放置区IBS,造成IBS的浪费,也致使FIB试剂配套IBS不够用的现象。另外,基层医院或者标本量较少的医疗机构同样大多会存在这种在试剂存放区放置时间过长的问题,标本量较少的科室不太可能每天做室内质控的情况下,更应该注意IBS在仪器加热区的存放时间。

通过本研究后,建议其一:采用清洗干净后的1.5ml离心管代替原装塑料瓶,将缓冲液加入离心管中,可使死体积量减少(死体积量不足50μl);其二:IBS在仪器加热区存放2d后及时更新[6]。或者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每批标本量加入适量的IBS(每个标本须90μl),就能够确保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还可以减少由于长时间放置在试剂存放区而导致的IBS试剂浪费,完成后要及时将盖封住并保存在冰箱中[7,8,9]。

参考文献

[1]杨春生,梁金山,刘艳,等.缓冲液在全自动血凝仪内摆放位置对纤维蛋白原测定的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8):1055.
[2]朴英花.不同抗凝剂和缓冲液放置时间对纤维蛋白原测定结果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8):2836-2837.
[3]王秀云.不同抗凝剂和缓冲液放置时间对纤维蛋白原测定结果的影响[J].中国微循环,2003,7(4):266-266.
[4]梁金山,杨春生,刘艳,等.缓冲液对纤维蛋白原测定结果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13,19(3):136-137.
[5]李艳,李山.临床实验室管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82-83.
[6]卡米拉,许莲芬,买力克.两种测定纤维蛋白原方法的比较[J].血栓与止血学,2004,10(2):75-76.
[7]程烽,王丹,朱晓辉,等.克劳斯法测定纤维蛋白原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0,23(6):346-349..
[8]古力娜尔•依明,阿尔孜古力•吐尔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的测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3):90-90.
[9]钟少惠,洪晓鹏.两种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稀释液的比对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2,28(3):32-3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57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