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麻醉恢复期患者心电图的改变和护理方法。方法研究资料为本院在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间麻醉科收治的麻醉患者共计100例,对患者在麻醉恢复期的心电图、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对于心电图存在异常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在本组患者中有20例患者在麻醉恢复期出现了心电图异常改变情况,随后通过在本院对症处理后有19例患者恢复正常,其中有1例患者没有完全恢复正常,但均好转。结论处于麻醉恢复期的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改变的因素有很多,对此要及时处理、积极治疗,使患者的心电图及时恢复正常,确保疾病良好治疗效果的取得,确保患者的安全性。
关键词:麻醉恢复期;心电图改变;护理;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沈晶晶.麻醉恢复期病人心电图改变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5):316,323.
0引言
心电图监测在临床中应用十分广泛,是对患者尤其是重症患者心脏情况进行监测的一种重要措施。通过心电监测可以了解患者机体各个系统的变化,同时还能促进全麻患者术后的恢复,达到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的目的。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之后都要经过一个麻醉恢复阶段,术后的患者很容易产生各种不良情况,例如:误吸、呕吐、循环功能障碍以及呼吸道阻塞等[1],因此,在手术后严密地观察患者的心电图情况,并针对异常情况进行处理是十分关键的。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在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间麻醉科收治的麻醉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资料,这些患者均符合相关研究条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也经过本院的伦理委员会的支持而实施的,在100例患者中,包括男性患者60例,女性40例;患者的年龄为8—59岁,平均年龄为(39.00±3.55)岁;主要手术方法包括:颅脑手术、骨科手术、普外科手术、妇产科手术等。对患者实施的麻醉方式主要有:气管插管静脉吸入复合麻醉、静脉麻醉、硬膜外麻醉。
1.2方法
对本组患者心电图改变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总结,并针对导致心电图改变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探究对患者的护理方法:
护理措施主要为:
1.2.1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在患者术后的麻醉恢复期,要重点监测患者的呼吸、循环情况,该时期应配合各种检测仪及抢救药品。患者手术后,从手术室返回到恢复室时,要先对患者的呼吸情况进行监测,连接心电监护仪,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自己血氧饱和度等情况,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好护理工作,以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合适的氧流量,对于高血压患者应严格进行镇痛、吸氧等对症处理,如果患者为低血压情况,要严密观察患者的手术切口是否有渗血情况,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输液以及输血的速度,一定要确保患者的血压水平是在正常范围内,并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记录。避免着凉[2,3]。
1.2.2麻醉因素
在患者麻醉恢复期间内,要注意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对患者做好呼吸道的清洁工作,不要对患者的咽喉部位进行刺激,清理后气管插管并气囊放气,减轻对咽喉部的压迫,进一步防止粘膜水肿。增强呼吸肌力,改善缺氧状态,确保患者的心律水平正常。
1.2.3手术刺激
很多患者在手术后容易出现紧张心理,心理紧张会促进体内儿茶酚胺的释放,会损伤心肌缺血再灌注。对此种情况,护士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告诉患者手术非常成功,需要安心休养,不必担心,并向患者详细讲解一些专业知识与需要注意的事项,让患者放松心情,术后稳定情绪,可通过按摩肢体等方式使患者放松,并在满足疾病恢复的前提下帮助患者选择舒适的体位。
1.2.4电解质、酸碱紊乱
有些患者可能是由于疾病因素导致电解质摄入不足或过多。所以在手术前应严格禁食、禁饮,同时手术的过程中出血导致患者电解质、酸碱失衡,由此,需要掌握患者术后电解质情况,在出现异常情况的时候要及时为患者纠正[4]。
1.2.5体温
手术室内的温度通常较低,同时冷血以及液体的输注、患者身体暴露等都会导致患者的体温降低,而体温较低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房颤、室颤、室性心律失常等心电图表现。所以应做好低温防护工作,必要时升高手术室温度,尽可能减少患者体表裸露的面积。
1.3观察指标
与临床实践进行结合分析情况,(1)肌力:1分:病人不能自主抬头、握拳等;2分:患者能够在指令下完成抬头、握拳以及其他活动;3分:患者能够自主抬头、睁眼以及活动四肢,且能够正常活动。(2)呼吸:1分:呼吸频率低于10次/min,需要借助呼吸机辅助呼吸,且血氧饱和度<90%;2分:患者能够自主呼吸,但浅慢,血氧饱和度在90%-94%之间;3分:患者能够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且呼吸频率较术前无差异,血氧饱和度大于95%。(3)循环:1分:患者存在严重的高血压或低血压情况,每分钟脉搏较术前快超过30次;2分:患者的血压较麻醉前高或低10-20mmHg,且每分钟脉搏较术前快低于20次;3分:患者的血压和脉搏均较术前无显著性差异。
1.4统计学分析
进行数据统计应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8.0,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n,%)表示。以得到的P值来表示结果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本组患者中有20例患者在麻醉恢复期出现了心电图异常改变情况,其主要情况包括:ST-T改变有、伴U波、窦性心动过缓、房/室颤、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通过积极处理后其中19例患者心电图恢复正常,其中有1例未完全纠正,但情况也有所好转。
3讨论
每个患者在手术之前都要接受麻醉,麻醉是促进手术顺利进行的基础与重要环节。在手术结束后,患者要经过麻醉恢复期,而手术和麻醉均可能导致麻醉恢复期患者心电图发生改变,使患者出现异常情况,这不利于治疗,也不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由此,临床应在患者术后,严格进行心电监护,对于在术后出现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的患者要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我们的工作实践是可通过胸前三导联心电监护仪连续监护反应心电图大致情况,如果患者的情况特殊需要进一步了解患者的情况,那么可以为患者做全导心电图和其他检查,检查结果和术前的心电图结果实施比较[5],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治疗与护理。窦性心动过速心电图常表现为P波在2.5mm,心房传导阻滞心电图主要表现为P波增宽,R间期延长主要见于阵发性心房性心动过速;QRS波增高主要表现在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在诸多的心电图改变中,最常见的改变就是T波,这与本次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6,7]。
综上,患者在麻醉恢复期出现心电图异常情况是对患者疾病恢复十分不利的,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对此医生要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并进行针对性处理,以确保患者安全,取得最佳的干预效果[8]。
参考文献
[1]陈红,王凤学,贺西征等.麻醉恢复期病人心电图改变及护理[J].现代护理,2006,12(3):247-248.
[2]安春实,崔成爱.麻醉恢复期病人的监护与护理[J].吉林医学,2004,25(5):375-39.
[3]郑文美,祁海鸥,陈肖敏等.108例全身麻醉留置双腔气管插管患者麻醉恢复期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39-41.
[4]李莉.探析胃癌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手术室护理对患者的影响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9):205-205.
[5]高照勤,孙银,安秀蓉.综合护理模式在颅底肿瘤术后患者恢复期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6):210-211.
[6]黄娟.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护理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41):228.
[7]佚名.喉罩麻醉下患者麻醉恢复期的护理措施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5):220.
[8]董竞琳.心肌缺血在动态心电图中的不同表现[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3(36):362-36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