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临床常规粪便隐血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分析讨论不同方法的优劣并探讨临床的合理应用。方法对比评价胶体金检测试纸法与邻联甲苯胺化学法的特异性、灵敏性和抗Vitc干扰性,同时使用两法分别对163份标本进行盲测,观察阳性率。结果胶体金检测试纸法在特异性、灵敏性和抗Vitc干扰性方面均优于邻联甲苯胺化学法,胶体金检测试纸法盲测阳性率为12.3%,邻联甲苯胺化学法为38.0%,两法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体金检测试纸法检测方法简单易行、特异性高、灵敏性强且抗干扰性良好,可作为临床常规粪便隐血检测的优选方案,但应结合临床和其他检测方法综合分析合理应用。
关键词:粪便隐血;常规检测方法;评价;体会
本文引用格式:赵正杰,秦菊.临床常规粪便隐血检测方法的分析与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5):179-180.
0引言
粪便隐血检测是临床实验室开展的常规检查项目之一,是临床对消化道出血诊断和对肠癌筛选普查的主要手段[1,2]。目前,临床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化学法和免疫法,其中化学法以邻联甲苯胺化学法使用较多,但研究[3-5]表明存在诸多不足。胶体金免疫法为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检测方法,胶体金检测试纸法[3]采用了双抗体免疫检测原理,具有检测快捷、方便和特异性好等优点,临床应用广泛。本次研究通过对比评价胶体金检测试纸法与邻联甲苯胺化学法的特异性、灵敏性和抗干扰性,同时对比163份标本盲测阳性率,旨在评价分析两法的优劣,探讨临床的合理应用。
1材料与方法
1.1试剂与试纸
胶体金检测试纸(生产厂家:杭州艾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3%双氧水自制;邻联甲苯胺(生产厂家:上海远航):称取1g溶于100ml溶液(冰乙酸50ml+无水乙醇50ml)中溶解、摇匀制得,棕色试剂瓶中4℃保存。
1.2对象
使用400-500mg/ml的人血和400-500mg/ml的人类食用血(包括:猪血、鸭血、鸡血和牛血)作为特异性试验对象;以含Hb为100g/L的成人静脉血为母液,制备含不同浓度Hb的溶液作为灵敏性试验对象;在含人体Hb的悬液(5μg/ml)中加入几种不同浓度VitC,作为抗VitC干扰性试验对象;随机收集本院门诊及各科室病患(3-75岁)的粪便标本163份作为盲测试验研究对象。
1.3方法
胶体金检测试纸法严格按照检测试纸说明书进行操作、观察和判定;邻联甲苯胺化学法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规范操作、观察和结果判定。
1.4观察指标
特异性、灵敏性和抗VitC干扰性对比试验结果以阳性(+)或阴性(-)表示;盲测试验观察阳性率。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特异性检测结果见表1。
2.2灵敏性检测结果见表2。
2.3抗VitC干扰性见表3。
2.4盲测试验结果
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3.1优劣分析
临床在用的和在研究的粪便隐血检测方法较多,胶体金免疫法与传统的化学法相比较,具有操作简单易行、结果快速清晰、无需接触毒性试剂等优点[3,4]。本次试验结果显示,胶体金检测试纸法在特异性方面不受人类常见食用血的干扰;灵敏度方面良好,在含人静脉血Hb0.4-1000μg/ml范围内阳性表征明显;在0.2和2000μg/ml浓度时有弱阳性显示,且在2.5-50μg/ml浓度范围不受VitC的干扰。这些方面均优于邻联甲苯胺化学法,所有在检测之前不需要控制饮食,这与临床相关研究一致[3-5]。试验同时发现,邻联甲苯胺化学法虽不如胶体金检测试纸法灵敏,但其阳性检出的上限更高,盲测试验结果也表明,邻联甲苯胺化学法的阳性检测率显著高于胶体金检测试纸法(P<0.05),可能为临床更安全检测出粪便隐血提供保障。
3.2临床合理应用体会
虽然试验结果表明,胶体金检测试纸法检测方法可作为临床常规粪便隐血检测的优选方案,但也存在自身的缺陷[3-5]。为促进临床合理应用,体会如下:①应正确留取标本,避免标本被污染,且严格按取样标准操作规程操作取样和检测,最大程度降低结果误差;②当出现阳性检测结果时,应结合临床排除假阳性,这是由于胶体金检测试纸法灵敏度高,月经期女性、痔疮患者和口鼻腔出血都可能造成假阳性,应予以排除;③当出现阴性检测结果时,应结合临床排除假阴性,例如取样不均、或Hb浓度在2000μg/ml以上时会出现抗原-抗体前滞反应等均会引起假阴性[4,5],应结合临床予以排除;④可结合其他检测方法,利用其它方法(如邻联甲苯胺化学法)的优点,共同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总之,胶体金检测试纸法检测方法简单易行、特异性高、灵敏性强且抗干扰性良好,可作为临床常规粪便隐血检测的优选方案,但应结合临床和其它检测方法综合分析合理应用[6-8]。
参考文献
[1]潘崖,冯家伍.血红蛋白联合转铁蛋白便隐血实验在大肠癌检测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9,16(49):46-47.
[2]裴凤华,张会涛,杜雅菊,等.免疫法便隐血试验对大肠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0,12(19):1084-1089.
[3]曹丹如,陈悦,邵维杰,等.检测粪便隐血的金免疫渗滤法的初步研究[J].检验医学,2011,3(26):153-155.
[4]吴鹏,李艳,陈进,等.联合免疫法和化学法检测粪便隐血的临床应用评价[J].检验医学,2010,3(25):176-178.
[5]蒋丽,徐令清,徐文,等.4种粪便隐血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2010,7(31):653-654.
[6]喻莲容.腹泻患者粪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8):129-130.
[7]王荔.现阶段条件下粪便常规的异常情况和潜血试验的重要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1):132-132.
[8]甄晓菊.浅论进行粪便常规检查的方法及临床意义[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6):35-3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