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针对结核性胸膜炎采取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进行结核性胸膜炎患者30例纳入研究当中,对这些患者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作为研究组,取同一时间进行常规穿刺抽吸胸水治疗的患者30例纳入对照组中,两组胸水引流情况、胸穿数量以及住院时长进行比较。结果在胸水引流量和减少程度方面,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在胸穿数量和住院天数方面,研究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结核性胸膜炎采取治疗措施时可以优先考虑选择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其效果显著,可以提高胸水引流量,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胸腔闭式引流;胸水
本文引用格式:林文剑.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66-67.
0引言
结核分枝杆菌和相应的代谢产物在高敏状态下引起胸膜腔位置的炎症为结核分枝杆菌,结核性胸膜炎渗出液中存在蛋白质、炎性细胞等,可以对胸膜腔位置纤维蛋白转换造成影响,使其发生紊乱,存在纤维蛋白沉积的情况,出现胸膜腔积液,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对肺功能造成损伤,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患者的生活质量会降低[1]。对该情况进行治疗主要是降低胸水量,减少肺功能受到的损伤。相关研究表明,可以采取胸腔闭式引流和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有效避免患者胸膜肥厚的发生率。本研究针对我院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采取胸腔闭式引流的方法,分析其应用情况,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包含两个组别,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胸水穿刺抽吸治疗,研究组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8~56岁,平均(37.9±3.7)岁;研究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18~60岁,平均(38.2±3.5)岁。将两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P>0.05。
纳入标准:经过临床相关标准确诊为存在结核性胸膜炎,B超检查显示存在胸水,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参与。
排除标准:存在其他严重疾病如糖尿病、心、肝、肾疾病,存在精神方面障碍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穿刺抽液措施,在B超定位下进行,每周抽液2~3次,每次抽液量不能超过1000 mL,每次抽吸完成后,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分隔,存在分隔的情况对其胸膜腔进行UK和氯化钠溶液注入,完成后拔针,复查胸膜腔,观察其胸水情况。
研究组:采取胸腔闭式引流。让患者保持坐位状态,实施胸壁B超定位点,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实施局部麻醉措施,在胸腔当中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入的深度为5~10 cm,实施胸腔闭式引流,设置为10 mL/min,穿刺点用无菌透明敷贴封闭,引流胸水量为每24 h 800~1000 mL,直到不能引流出胸水时,通过中心静脉导管往胸膜腔当中进行UK和氯化钠溶液注入,将引流袋断开并关闭引流管夹,让患者调整体位。1 d后重新连接引流管直到没有胸水引出。
1.3观察指标
本研究主要记录胸水引流情况、胸穿数量以及住院时长进行比较。其中胸水引流情况包括胸水引流量以及减少程度[2]。
1.4统计学方法
针对本次研究数据采取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表示计数数据,进行2检验;(±s)表示计量数据,进行t检验。当P<0.05时,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引流情况
在胸水引流量和减少程度方面,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见下表1。
2.2对比两组胸穿数量以及住院时长
记录显示,研究组胸穿数量以及住院时长均少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见下表2。
3讨论
结核性胸膜炎在感染性胸腔积液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属于我国比较常见的疾病,其中类型为渗出性胸膜炎在肺功能方面的影响比较大的其会出现大量积液,对肺脏造成压迫,并对膈肌的活动造成限制,会降低肺活量。结核性胸腔积液属于渗出液[3],其中富含蛋白质,胸液中纤维蛋白、细胞碎片阻塞、组织炎性反应都会减少淋巴管微孔的重吸收,胸膜位置沉积有胸液中的纤维蛋白,会作为炎性细胞的趋化物,对血管通透性造成严重影响,提高纤维细胞黏附和增殖情况,出现胶原蛋白和黏多糖,从而出现胸膜增厚、粘连等情况,因此需要做好临床治疗措施。
研究表示,没有及时对结核性胸膜炎进行治疗会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出现胸膜粘连、肥厚等情况,引起胸腔积液,最后出现胸膜增厚钙化,引起脓胸、支气管胸膜瘘的情况,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出现肺膨胀不全、支气管扩张等情况。临床对结核性胸膜炎进行治疗的关键在减少胸腔积液量,而降低胸腔积液量的主要方法就是抽吸胸水或者是进行胸水引流[4],临床主要包括的两种方法就是常规性的抽吸胸水和胸腔闭式引流,这些方法和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能有效避免患者胸膜肥厚的发生率,常规抽吸胸水方法抽吸效果一般,其胸水减少量不明显,需要多次进行抽吸,达不到迅速的治疗效果,也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而近些年应用比较广泛的是胸腔闭式引流,其引流效果更加充分,有效避免出现胸膜粘连、增厚等情况[5-6],胸腔闭式引流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其中可以不被胸腔穿刺术所限制,进行胸水持续引流,方便将药物注入胸膜腔当中,采用的中心静脉导管可以减少胸膜腔穿刺次数,以防出现反复胸腔穿刺,引起过多的并发症,减少医疗风险,缓解患者存在的痛苦以及工作人员的负担,其中分隔应用尿激酶,属于一类有效、安全、方便的方法[7-8],在临床应用中取得较高的认可,对比于常规性的抽吸胸水的方法,该方法引流胸水的量更多,患者恢复更快。
本研究针对我院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方法,其有效减少患者胸水量,避免患者肺脏受到影响,同时不需要进行反复胸穿,促进患者康复,属于比较理想的一类积液治疗方法,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昕,王红岩.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经闭式引流加尿激酶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0):100-101.
[2]乔瑞君.丹红注射液配合胸腔闭式引流加四联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20):116-119.
[3]邹广顺.胸腔细管引流联合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12):48-50.
[4]陈锋.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临床疗效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14):1927-1928.
[5]李翔云,张泽明,李薇.持续及间断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单纯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8,35(1):42-45.
[6]潘振雷.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探讨[J].系统医学,2017,2(19):37-39.
[7]Huo Z,Peng L.Is Xpert MTB/RIF appropriate for diagnosing tuberculous pleurisy with pleural fluid samples?A systematic review[J].Bmc Infectious Diseases,2018,18(1):284.
[8]Zhou M,Yang QL,Chen HX,et al.Diagnostic value of interferon-γrelease assay of peripheral blood and pleural effusion for tuberculous pleurisy[J].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2018,43(1):56-6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