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疗效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09 13:08:0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采取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神经科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符合脑出血诊断标准并采取小骨窗微创手术的37例患者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时期确诊并采取常规开颅手术治疗的3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满意度以及相关的手术观察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率和手术满意度分别为83.78%、86.49%较对照组患者的70.27%、72.97%分别高出了13.51%和13.52%(P<0.05);而在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手术观察指标的比较中,实验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出血的治疗中,相对于常规的开颅手术,小骨窗微创手术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满意度和恢复效果,建议广泛应用。

关键词:小骨窗微创;脑出血;临床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任维维.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44,46.

0引言

脑出血大多是因患者有高血压、血管老化等原因导致其脑实质或蛛网膜下隙内在用力过度、血压升高时出现血管破裂出血的一种急性并发症。因其发病迅速、病情恶化快,患者极易出现危及生命的状况,因而需要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1]。临床通常采取开颅手术,但是该治疗方式对患者具有较大伤害且术后恢复差[2]。然而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小骨窗微创手术开始在脑出血患者治疗中应用。而本次试验主要探究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具体过程如下。

\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符合脑出血诊断的患者中选取37例采取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和同时期另外37例采取常规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在经过患者和(或)家属同意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的男、女比例21:16,年龄和平均年龄分别为46~77岁和(58.51±4.09)岁;而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则为19:18,年龄和平均年龄分别为43~76岁和(57.35±4.09)岁。同时对两组患者在性别、职业、遗传病等病史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无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试验。

1.2方法

对于两组患者均采取补充体液、颅内降压和麻醉等术前准备工作,之后对患者的脑部进行CT检查和生命体征检测。对照组:在采取上述术前准备和检查检测后,根据CT检查结果在患者头部相对应区域做一个弧形切口,在患者非功能区确定患者开颅手术的位置,并沿脑沟至脑出血部位进行血肿的清理,之后对患者出血区域进行止血冲洗,最后闭合颅腔[3]。

实验组:本组患者采取与对照组相同的术前准备,并根据CT检查结果在患者头部进行标记,之后做一个十字切口,并用骨钻进行钻孔。在穿孔处将创面扩大至3~5 cm,同样在患者非功能区进行血肿物采取吸引器吸引清理,避免损伤患者大脑功能区,影响正常功能。对患者的创面和出血区进行止血和冲洗处理,在留置引流管后对患者创口进行缝合[4]。手术过程通过对患者的监测状况给予患者相应药物和确定是否终止手术[5]。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有效率和手术观察指标。其中护理满意度按照评分分为满意:80~100分,较满意:60~79分,不满意:<60分三个层级进行评比,总满意度=满意度+较满意度。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能自主活动,无需照顾;有效:患者能自主活动,部分活动需照顾;无效:患者无法自主活动,生活需要照顾。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手术观察指标主要比较: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复发率。

1.4统计学处理

将护理人员的试验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临床计量、计数资料分别用均数±标准差(±s)和率(%)表示,组间采用t和2检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率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治疗效率的三个层级分别为18例(48.64%)、13例(35.14%)和6例(16.22%),治疗效率为83.78%;而对照组患者为11例(29.73%)、15例(40.54%)和11例(29.73%),治疗效率为70.27%,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率高出对照组13.51%(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的比较

通过对患者满意度的分析,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和较满意数例为20例和12例,患者治疗满意度为86.49%;而对照组则为11例和16例,患者治疗满意度是72.97%,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差为13.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3两组患者手术观察指标的比较

通过观察治疗指标,实验组患者在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同在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的比率比较中也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2。


\

 

3讨论

脑出血往往是由于在情绪激动、活动剧烈等因素变化下导致有老化的血管、高血压等患者出现脑部血管破裂出血的并发症。脑出血患者发病极快,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危。且出血会在患者脑部形成血肿对周围的神经、软组织等进行压迫,进而临床通常会出现运动和语言障碍、头痛头晕、意识障碍等症状,对于因出血导致的长时间昏迷的患者,容易并发泌尿系统、肺部感染等[6]。因而需要对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传统的开颅手术治疗需要对患者的头部进行较大的开创性损伤,且在术后患者会有感染、恢复时间长、复发率高等缺点,因而导致患者的治疗质量下降[7]。而近几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手术治疗在临床广泛应用,在治疗脑出血中小骨窗微创手术因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8]。本次试验通过对脑出血患者采取传统开颅和小骨窗微创两种不同的手术治疗,探究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显效和有效的患者分别为18例和13例,治疗效率为83.78%,而对照组患者仅有11例和15例,治疗效率则为70.27%,差异为13.51%(P<0.05);在患者治疗满意度的比较中,实验组为86.49%较对照组的72.97%高出13.52%(P<0.05);而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复发率等手术观察指标中,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这也与相关研究结论相一致[9-10]。

综上所述,在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中,相比较传统开颅手术,小骨窗微创手术具有更好的术后恢复、较少的复发率和并发症等优点,建议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魏磊,王恒,王克强,等.超早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72例临床分析[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1,32(2):135-136.
[2]程波,吴海,谈志辉,等.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2例临床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3):1591-1593.
[3]张清伦.小骨窗微创手术与传统大骨瓣开颅治疗老年性高血压脑出血的对比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11,32(5):106-108.
[4]赖智勇,李光勤,付敏,等.微创穿刺术治疗大量脑出血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9):996-998.
[5]赵雷真.小骨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3):287-289.
[6]方松.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7):3241-3242.
[7]李伟.小骨窗微创伤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7):7354,7356.
[8]梅晋,余露.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36):52-53.
[9]刘泽.小骨窗微创手术用于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外医药指南,2018,35(16):157-159.
[10]代建华,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及患者满意度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6):862-86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36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