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骨不连的治疗是骨科临床中的一大难题,随着的医疗技术的发展,其治疗方法日益增多,其中针灸治疗骨不连是近年来比较新颖的一种手段 [1]。通过对各大数据库的检索,共检索出 10 余篇关于针灸治疗骨不连的相关的文献。本文对已发表的文献加以总结,望为进一步研究骨不连的治疗方法提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 针灸;骨不连;骨不愈合;综述
本文引用格式:高海明, 吴佳奇 , 刘宗超 . 针灸治疗骨不连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3):31+35.
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of Acupuncture in Treatment of Bone Nonunion
GAO Hai-ming1, WU Jia-qi2 (Corresponding Author), LIU Zong-chao 2
(1. Graduate School,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Luzhou Sichuan 646000; 2.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Affiliated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Luzhou Sichuan 646000)
ABSTRACT: Treatment of bone nonunion is a major difficulty in orthopedics department. With development of medical technology, there are more treatment methods, and acupuncture is a new method for bone nonunion in recent years[1]. Through retrieval of major databases, more than 10 articles related to acupuncture for bone nonunion treatment were retrieved. The article summarizes published literature, to provide clinical reference for further study on treatment methods for nonunion.
KEY WORDS: Acupuncture; Bone nonunion; Disunion; review
0引言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对骨不连的研究逐步深入, 提出许多诸如电针治疗、干细胞移植等[2] 新的治疗理念。同时,针灸的临床应用也不断扩展,朱毅等 [3] 总结了 10 年来针灸的临床研究进展,指出温针灸具有抑制骨吸收,提高骨密度的作用 [4]。祁晓华等 [5] 在针灸治疗家兔骨折的实验中也证实了:针灸可以促进骨细胞的分化与增殖,促进成骨细胞的增生与激活。这就为针灸治疗不连提供了契合点。通过对各大数据库的检索,共检索出约 10 余篇关于针灸治疗骨不连的临床研究报道,本文对对其加以分析、总结,望为进一步研究针灸治疗骨不连的可行性提供临床参考。
1针刺治疗骨不连方案
经归纳、总结得出针刺治疗骨不连的临床方案具体有以下几种:①针刺与电感耦合并用;②针灸与磁疗与补钙药物合用;③针灸及中药合用;④针灸、中药与功能训练合用;⑤针刺、中药与微创植骨合用 ,上述的治疗方案的疗效在临床均得以证实。
1.1针刺与电感耦合并用。李常法等 [6] 等利用针刺与电感耦合技术并用治疗骨不连,在常规治疗 ( 包括骨折复位后夹板、石膏、聚氨酯外固定及切开复位内固定 ) 基础上采用针刺配合电感耦合,取穴:肾俞、命门、关元、气海、足三里、悬钟、太冲;上肢配肩髑、曲池、合谷,下肢配环跳、阳陵泉、三阴交、太溪;肾俞、命门与关元、气海交替使用,用补法; 其余各穴左右交替使用,除太冲用泻法外,余穴均用平补平泻法。治疗时间每次 =30 min,每天 1 次,30 d 为一疗程。结合 XT-400 A 骨创伤治疗仪(天津希统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根据 X 片结果提示:骨痂生长无论是治疗 30 d 还是 120 d 均比常规治疗治疗迅速,从而得出结论:针刺结合电感耦合可以促进骨折愈合。
1.2针刺与磁疗与补钙药物合用。娄梅等予以疏松症患者针刺肾俞、腰阳关、志室、风府、夹脊穴肩中俞、环跳、阿是穴、大肠俞、腰眼、患侧秩边、阳陵泉等穴位,以得气为度, 结合 MAGNETOMED 7400 磁疗仪实施磁疗,并且所有患者均辅以常规使用鲑鱼降钙素针剂、骨化三醇、碳酸钙 D3 等药物治疗。结果发现骨不连及骨折延迟愈合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手段。间接证实了磁疗联合针刺可以对组织内细胞生长因子形成刺激作用,利用分泌机制参与到骨重建偶联, 提高骨密度,从而促进治疗骨折愈合延迟 .
1.3针灸及中药合用。周伟等通过将 110 例骨折延迟愈合患者平均分组对照研究发现: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处方活血愈骨汤(基础方为:熟地 15 g、山药 12 g、山萸肉 12 g、归 10 g、川芎 10 g、丹参 12 g、骨碎补 15 g、怀牛膝 15 g、续断 10g、杜仲 10 g、枸杞子 15 g、土元 10 g、桃仁 12 g、延胡索6 g)随患者临床症状加减使用,1 剂/d,水煎,分早晚2 次服。同时给予针灸治疗,主穴:大杼、膈俞、肾俞、阿是穴(骨折中心)。配穴:股骨骨折配环跳、阴市、血海;胫骨骨折配足三里、阳陵泉、悬钟、太冲;桡骨骨折配曲池、合谷;肱骨骨折配曲泽、尺泽、少海、天府。阿是穴给予艾灸,在艾条中加入麝香、乳香、没药、羌活等粉末,每次艾灸 20 min,均为补法;大杼、膈俞、肾俞穴先针刺,斜刺得气后给予中等强度刺激,每次留针 30 min,取针后用艾柱隔姜灸 3-5 壮。配穴均针刺,采用指切押刺进针法,于夹板缝隙进针,得气后用补法。结果显示骨性愈合时间均明显缩短,骨不连、关节功能受限发生率明显降低。得出结论:针灸联合中药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可缩短愈合周期,提高愈合效果,且可降低后期并发症发生率。
1.4针刺、中药与功能训练合用。严前琳等从术后护理的角度出发,胫骨平台骨折在坚强内固定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多元化护理干预措施:①主动锻炼:术后第 2 d 至 1 周行股 四头肌等长收缩锻 炼与踝关节屈伸锻炼。②中药方剂煎服:术后第 2 周开始口服自拟中药(组方:生地 12 g、当归 10 g、赤芍 9 g、桃仁 9 g、红花 9 g、川 I 芎 6 g、丹参 9 g、田七 6g)水煎服,200-300 mL,1 剂 /d;后根据恢复情况加减。③针灸干预 术后第 3 周开始行针灸疗法,取上巨虚、梁丘、鹤顶、阴陵泉、阳陵泉、膝眼、委中等穴行针刺患肢治疗, 用1-15 cm 毫针斜刺,得气后留针30 min,采用平补平泻手法,1 次 /d,持续 2-3 周。结果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前降低。以上结论证明了针灸具有促进骨折愈合的功效,同时佐证了 Imaizumi N,Aniya Y 等所提出的针刺能激活成骨细胞,从而增强骨再生能力的观点。
1.5针刺、中药与微创植骨合用。李晓毅提出针刺、中药结合微创植骨治疗骨不连的治疗方案。笔者通过对 15 例骨折不愈合患者,施以常规检查,先行①微创植骨术,②术后即用接骨丹(药物组成:党参 20 g,白术 l5 g,何首乌l2 g,茯苓 12g,薏苡仁 12 g,山药 l2 g,续断 12 g,木香 12 g,枸杞子 15 g, 当归 15 g,红花 l2 g,乳香 l2 g,没药 15 g,煅自然铜 12 g, 血竭 15 g,三七 12 g,朱砂 12 g。加工成蜜丸)。每次 l 丸(每丸含生药 0.5 g),每日 2 次口服,③针刺治疗(取穴:肾俞、命门、关元、气海、足三里、悬钟、太冲。配穴:上肢不愈合配曲池、合谷;下肢不愈合配环跳、阳陵泉、三阴交、太溪。治疗中肾俞、命门与关元、气海交替使用,用补法;其余各穴左右交替使用,除太冲用泻法外,余穴均用平补平泻法。行针30 min,每日治疗 1 次)疗程 30 d 为 1 个疗程,1 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得出结论:中药、针刺结合微创植骨对骨折不愈合的疗效确切,是治疗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的一条新途径。
2结论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骨不连从“肾主骨”及活血化瘀两个思想出发,临床取穴主要以足少阴肾经、督脉经穴及阿是穴等为主穴,达到振奋全身阳气,补肾壮骨、疏通督脉、调节全身脏腑功能的功效,从而使气血运行,祛瘀生新。同时结合药物、磁疗、功能训练及手术植骨等手段,促使骨不连的疗效得到显著提高。但需要指出的是:①各医家临床选穴及行针手法不一,缺乏规范化的治疗方案;②上述诸多治疗方案均联合其它的治疗手段,使针灸治疗骨不连的可信度降低;③上述临床报导缺乏对针灸治疗骨不连的作用机制研究。本文总结近年来各学者临床研究进展,望为规范化的针灸治疗骨不连的方案的提出,以及进一步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更可靠的临床证据支持。
参考文献:
[1]何科. 中医药治疗骨不连及延迟连接研究近况 [J]. 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3,9(10);50-51.
[2]殷建 , 殷照阳. 长骨骨不连的研究进展 [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7,42(02):175-179.
[3]朱毅 , 黄任佳 , 王硕硕, 等. 从单一到多元: 温针灸的临床应用进展[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11(03):440-444.
[4]赵利华 , 农泽宁, 钟旋 , 等. 温针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J]. 中国针灸,2008,28(12):897-900.
[5]祁晓华, 吕越 , 聂明, 等. 针刺对实验性骨折愈合的影响 : 血液流变学及组织学观察 [J]. 中国针灸 ,1998,15(12):745.
[6]李常法, 王军茹, 曾亦, 等. 针刺合电感耦合治疗骨延迟愈合、骨不连疗效观察[J]. 中国针灸 ,2008,28(5):334-336.
《针灸治疗骨不连的临床研究进展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108/20181108061140116.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