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康复科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76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患者的生活自理水平、肢体活动能力、认知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康复护理;脑卒中后遗症;康复效果;并发症
本文引用格式:黄燕.探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284,286.
0引言
脑卒中属于脑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又被称为中风[1]。脑卒中被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我国脑卒中发病率较高,据相关数据显示,脑卒中患者中大约有75%的患者有程度不一的行动能力丧失的情况发生,大约有40%的患者为重度残疾[2]。脑卒中多发于中年人群,且男性的患病风险高于女性[3]。脑卒中有较高的后遗症发生率,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出现认知障碍、行动能力受限等,康复护理的应用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康复科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76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研究前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并使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将这7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中,女性17例,男性21例,年龄60~70岁,平均(65.31±4.27)岁;对照组患者中,女性20例,男性18例,年龄60~70岁,平均(65.27±4.31)岁。患者纳入标准为:①未患有精神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依从性;②经诊断符合脑卒中的诊断标准;③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排除标准为:①生命体征不稳定、意识不清的患者;②在哺乳期或妊娠期的女性患者;③肝、肾等重要脏器发生病变的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包括常规的药物指导、治疗护理、抗感染护理、生命指标检测等。为观察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如下: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给予患者关心。在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时,及时为患者进行疏导,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稳定的情绪与心态,积极配合护理与治疗;②环境护理。保持病房的干净整洁,定时为病房消毒,避免患者发生交叉感染。保持病房的光线与通风,为患者提供环境整洁、温度适宜的病房环境;③康复训练。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进行卧位训练,采取不同的卧位姿势进行训练,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为患者提供软垫,指导患者用健康肢体带动患肢进行运动,使患者逐渐恢复对躯体的自我控制能力。在患者能够自主进行基础训练后,可指导患者进行坐位、站立和步行的训练,坐位的训练主要目的是使患者能够掌握坐立平衡,根据患者的康复程度调整训练进度。在适应了坐位训练后,逐渐指导患者进站立训练与步行训练。有认知障碍的患者,护理人员还应当为患者实施认知训练,所有的训练都应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不可操之过急[4]。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统计,分为满意、较满意与不满意,满意率=(满意+较满意)/总例数×100%;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评分采用FMA量表进行评价,以100分为满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肢体情况越好、生活自理水平选择ADL量表进行评分,以100分为满分,生活自理水平与分值呈正比、认知功能采用MMSE评分,以30分为满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认知功能越好[5]。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呼吸道感染、尿道感染、褥疮及口腔感染。
1.4统计学分析
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2.2日常生活能力、肢体活动能力、认知能力
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肢体活动能力评分与认知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并发症
观察组患者中,发生呼吸道感染的2例、尿道感染0例、褥疮0例、口腔感染1例,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89%。对照组患者中发生呼吸道感染的3例、尿道感染1例、褥疮1例、口腔感染2例,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42%,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脑卒中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上升,在我国老龄化趋势加重的背景下,脑卒中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致残率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是脑卒中的主要三个特点。其临床症状会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而不断加重,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脑卒中后遗症,如肌肉萎缩、感觉障碍、足内翻等,其症状与患者的脑结构损伤程度有关,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6]。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升治疗疗效,对患者的康复起着很好的帮助作用。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治疗中,能够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7]。患者在住院期间,康复护理能够稳定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病房环境的护理能为患者提供较为舒适的住院环境,减少部分患者对住院的抵触情绪[8]。康复护理还能为患者提供脑卒中后遗症的康复训练,患者可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训练,使潜伏神经通路能够重新打开,修复患者受损的脑部组织,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患者脑部功能的改善。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康复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肢体活动能力评分与认知能力评分均较护理干预前明显提高,且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患者低,差异明显(P<0.05)。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干预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系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顿晓翮,金田田,白玫.综合性干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对其神经功能恢复及预防再跌倒的效果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1):110-112.
[2]朱蓉蓉,刘奕锐,张竞秋,等.早期康复护理在促进老年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1):155.
[3]苟勤.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FMA评分、运动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名医,2019,69(2):172-173.
[4]税玲.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8):71,80.
[5]李青莉.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8):65,70.
[6]乔荣慧.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促进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探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9):80-81.
[7]李学莉,王丽,于娟.反馈式早期康复护理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术后康复干预的应用效果评价[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8,39(12):127-128.
[8]吴历,柯香君,吴旋,等.4C延续性护理管理模式在脑卒中康复期患者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6):12,1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