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宫颈活体组织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来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接受取宫颈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患者80例,探究所有被选入的患者的病理检查诊断率以及阴道图像表现状况,同时分析这两种诊断结合的准确率。结果在80例病理检查宫颈活体组织的患者中,共有74例检测出宫颈病变,宫颈病变检出率为92.50%(74/80)。而将这74例宫颈病变患者于阴道镜的直视下将病变组织取出,进而进行活检,发现这74例患者均为宫颈病变患者,其诊断率高达100.00%(74/74)。结论临床想要诊断宫颈病变患者时,建议在阴道镜下取出宫颈活体组织进行检查。在将上述两种诊断方式及结合起来的时候,能够更加准确地观察到患者的病情表现状况,而且诊断的准确率也能达到最高,同时对临床指定诊断方案也有着较大的应用价值,更值得推荐。
关键词:探讨;宫颈活体组织;宫颈病变;诊断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刘江辉.探讨宫颈活体组织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71,73.
0引言
宫颈癌是临床女性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肿瘤类型,在女性所有生殖器官患癌瘤中居于首要位置[1]。要想真正实现宫颈癌的有效预防,就要在早期进行有效排查,只有尽早发现宫颈病变,才能尽早对患者展开治疗[2]。临床妇科中出现宫颈病变比较常见,主要有宫颈前癌变、炎症、肿瘤等方面[3]。为有效预防宫颈癌,这几年,临床在宫颈病变方面的关注度逐渐有所增加。只有在早期就对宫颈病变患者展开积极干预,才能真正达到预防患者进一步发展成宫颈癌这一效果[4]。这就意味着,临床要想防治宫颈癌,就要思考如何才能提高宫颈病变的诊断率。传统方式诊断宫颈病变的直接方式就是对患者采取病理检查,但是这种病理检查方式十分耗时,此外操作起来也较为复杂,所以具体应用时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本次选择了80例于我院接受取宫颈活体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表法来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接受取宫颈活体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的患者80例,年龄22~57岁,平均(45.9±1.4)岁,其中39例未婚,41例已婚,所有患者均有进行性生活[5]。所有被选入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阴道不规则流血、白带带血丝、白带增多等临床症状,而且对本次探究实验有知晓,同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24 h内有性交或是有阴道上过药的患者,对于宫颈炎、阴道炎以及妊娠期、哺乳期的患者也要排除在外。
1.2检查方法
80例患者都进行阴道镜下取宫颈活体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本次检查操作要由妇科较为专业的医师来进行。要求患者在非月经期进行临床的一系列检查,同时排空患者的膀胱,取截石位,在阴道中置入窥阴器,充分利用阴道窥阴器将患者的宫颈暴露出来,将阴道镜的焦距设置至物象十分清晰以后,用生理盐水把宫颈和阴道分泌物擦拭干净,观察患者宫颈病变的具体状况,像是血管、鳞柱交界等部位[6]。在取出的活体组织上涂抹复方碘液,同时使用活检钳取宫颈处2 mm直径的组织,并放置10%的甲醛溶液于标本上,以便达到固定之效,最后医务人员要迅速将标本送至病理检验室。
1.3疗效判断标准
在判定患者的宫颈病变标准时按照《中华妇产科学》中的标准进行判断[7]。CINⅢ: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CINⅡ:中度不典型增生;CINⅠ:轻度不典型增生。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所有录入的数据都要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加以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所有患者阴道镜检查结果
80例患者均进行阴道镜检查以后,总共检出了74例宫颈病变患者,宫颈病变检出率为92.50%,其余6例(7.50%)患者是宫颈正常转化区。在被检出74例宫颈病变的患者里面,阴道镜图像表现的主要症状有脑回样发生变化、异形血管、呈现猪油样变化、有白色上皮以及存在腺体开口等,且这74例患者都有进行活检。
2.2所有患者阴道镜下取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74例患者于阴道镜的直视下将病变组织取出,进而进行活检。发现这74例患者均为宫颈病变患者,其诊断率高达100.00%(74/74)。其中共有23例(31.08%)宫颈息肉患者,19例(25.68%)慢性宫颈炎患者,12例(16.22%)CINⅠ患者,7例(9.46%)CINⅡ患者,6例(8.11%)CINⅢ患者,7例(9.46%)宫颈癌患者。
3讨论
我国临床宫颈癌的发病率一直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甚至还有表现为低龄化,所以对女性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而宫颈病变发展为宫颈癌时间长,但宫颈病变也同样在威胁着女性群体的身心健康,所以只有及早地发现宫颈病变患者,才能早日对其进行有效诊治,同时这也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措施[8]。以往筛查宫颈病变的主要方式是巴氏涂片细胞学,这可以起到辅助性诊断疾病的效果,而且较为经济、方便。但是这种方式只能作为疾病的初步筛查,没有办法实现确定病变的具体位置,所以要想真正做到确诊疾病,仍需深入检查。尤其是现在我国医疗技术有很大进步以后,关于宫颈病变的诊断方法也逐渐有了明显的增多现象。
本次探讨选择了80例在我院接受宫颈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的患者,在经阴道镜下检查发现确诊率高达100.00%。这种检查方式的原理是利用内镜的强光,立体放大双目,这更有利于观察生殖道以及宫颈病变。除此以外,通过放大30倍患者的阴道、外阴还有宫颈部位的病灶等处,可以清晰地显示出微小病灶,这些病灶因太过小而不容易为肉眼观察到,同时还能准确选择病理检查患者的上皮处、跟癌有关的早期癌变以及异型血管处的组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宫颈疾病诊断的准确性。一旦患者可以在早期诊断出疾病,那么临床就能为此类患者提供条件以及治疗的最佳时机,这样一来,患者的生存时间就得到了大大的延长,同时生存率也有适当提高。但是如果存在宫颈管内病变的患者,仅仅给予阴道镜检查是无法确定发生病灶的,在此时就要补充进行宫颈管诊刮术的检查。
通常来说,宫颈病变发展成宫颈癌这一过程是非常漫长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多因素和渐进性等作用。临床为诊断宫颈病变而进行病理检查的重要环节就是取活体组织,以前临床取活体组织的方式十分复杂,不但耗时很长,而且还需要将取下的活体组织进一步做制备处理,才能形成病理切片。但是本次探究中在阴道镜下取活体组织来制备病理切片的方式是十分简单的,医师掌握起来也较为容易,整个制片过程耗时较短,制成的切片质量也高,同时还可以进行长时间的保存,在病理检查需求的各个方面都能够有效满足。因为制片时间较短,所以就能够缩短整个诊断时间,同时诊断的准确率还高。在本次探究之后,其结果显示74例患者在阴道镜下检查后确定其存在病变以后,再次接受取宫颈活体组织的病理检查,发现诊断的准确率可达100.00%,这表示宫颈活体组织检查对于宫颈病变患者的诊断极具应用价值。
综上可见,临床在诊断宫颈病变的时候,建议选择阴道镜下取宫颈活体组织进行检查,这样可以更加直观而准确地观察患者的病情状况,同时最终的诊断准确率还高,此外还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诊断时间,因此十分建议临床广泛推广此诊断方案。
参考文献
[1]田云.阴道镜下宫颈活体组织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7):1306-1307.
[2]张韶兰.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诊断孕妇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24(1):63.
[3]程静,张琼.阴道镜下活检、TCT及HPV检测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3):26.
[4]吕国聪.阴道镜下病理活检对宫颈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筛查诊断的重要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147.
[5]余友明.应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诊断宫颈病变临床研究[J].医药前沿,2017,7(33):221-223.
[6]廖梅英,黄越,麦锦春.阴道镜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12):99-101.
[7]孙咏梅,金海红,王慧芳.不同检测方法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45(6):493-496.
[8]叶莉,宋青山,宣立宗.阴道镜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探讨[J].中外女性健康,2014,5(10):5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