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口腔护理是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中的一项主要内容,是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的手段之一。当人体处于疾病状态时,机体的防御功能下降,有的病人还会出现饮水、进食少,咀嚼及舌的动作减少,唾液分泌不足, 自洁作用受影响时,细菌可乘机在湿润、温暖的口腔中迅速繁殖,造成口腔炎症、溃疡、腮腺炎、中耳炎等疾患; 甚至通过血液、淋巴,导致其它脏器感染,给全身带来危害;长期使用抗菌素的病人,由于菌群失调又可诱发霉 菌感染,危重患者更甚。由此可见,做好口腔护理对病人十分重要。对口腔护理效果进行动态的评估,合理地进 行选择、调整口腔的护理液和护理的方法,是临床的护理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将针对使用不同的护理 方法有什么样的特点进行相关的分析,围绕着口腔护理现状和展望进行综合整理。
关键词: 口腔护理;并发症;护理方法;展望
本文引用格式:王洪翠. 危重患者口腔护理方法与展望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73):25-26.
Nursing Method and Prospect of Critical Oral Patients
WANG Hong-cui
(Shengze Hospital of Jiangsu, Suzhou, Jiangsu, 215200)
ABSTRACT: Oral care is a major part of basic nursing technology operation, and one of methods to keep oral cavity clean and prevent oral infection. Human body has lower defense function at disease status, some patients may have symptoms of less water drinking and eating, less chewing and tongue movement, insufficient saliva secretion. With self cleaning being affected, bacteria multiples quickly in moist and warm oral cavity, causing inflammation of oral cavity, ulcer, mumps and otitis, even infection of other organs through blood and lymph, bringing harm to whole body. Patients with antibiotics for a long time may be induced fungal infection because of dysbacteriosis, and critical patients may be more severe. Thus, it is important for patients to carry on oral care well. And it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clinical nursing work to carry out dynamic assessment on oral nursing effect, to choose, adjust oral care fluid and nursing method rationally. The article analyzes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and reviews present condition and prospect of oral care.
KEY WORDS: Oral care; Complications; Nursing method; Prospect
0引言
对于有意识障碍、吞咽有困难、上消化道出血、气管切开或需做口、鼻插管的患者,即使不能经口腔进食,口腔内部没有食物的残渣存留,但是唾液中有蛋白质,若不进行清洁容易引发口臭 [1-3]。长时间卧床的患者吸入口腔内的分泌物容易使分泌物进入气管引发肺炎 [4],而进行鼻饲插管的病人因为食物给牙床和牙肉带来的刺激逐渐消失,口腔的自洁功能会逐渐的退化。近几年来,口腔护理也已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 科技的不断进步及不断深入的临床研究,人们也有了关于口腔护理全新的护理理念,伴随着新口腔护理的用具、方法、口腔护理液及相关药物的投入,口腔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1危重患者口腔护理相关并发症
口腔护理相关并发症为:窒息、吸入性肺炎、口腔黏膜损伤、口腔及牙龈出血、恶心呕吐及口腔感染。
1.1口臭。
口臭常见于高热、昏迷、术后、晚期癌肿及中风后遗症卧床的病人 , 同时易并发上呼吸道感染,WHO 已将口臭作为一种疾病来进行报道。昏迷病人由于自身情况的特殊性,多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鼻饲等抢救措施,使口腔、口咽部局部形成死腔,使得口腔内的温度、湿度适于细菌生长、繁殖,加上创伤脱水及利尿脱水剂的使用,唾液的分泌就减少, 导致自身的免疫应答能力降低,口腔内细菌增多而引发口臭。
1.2口腔感染。
危重患者治疗多用多种药物,尤其是大量抗菌素的应用, 易破坏口腔内正常菌群的失调,引起口腔炎症。口腔炎检测:口腔护理时,用手电筒观察口腔内是否有口腔黏膜的变化,如水肿、糜烂、溃疡等并发症。口腔护理对昏迷病人操作时,由于病人不能配合张口,操作时应借助开口器、压舌板、手电筒等工具,观察口腔黏膜、舌面有无溃疡、霉菌感染及口腔分泌物的性质,同时还要观察口腔、舌粘膜的情况及口腔污垢的位置和量等口腔问题。
1.3吸入性肺炎。
吸入性肺炎 [18] 是指口咽部分泌物或胃内容物被吸入下呼吸道后所导致的肺部炎症。据有关研究表明80% 是由于吸入口腔,咽部含有细菌的分泌物,而这些分泌物大多是来自口腔疾病,原因有:由于喉头反射迟钝,胃肠道蠕动减慢,食管肌肉松弛导致呕吐后的胃内容物被吸入气管。其中混入大量细菌和胃酸,易引起吸入性肺炎;口腔内的病原菌常在深睡中随着唾液,痰液,食物残渣一起吸入气管, 而引起隐匿性吸入性肺炎。
2临床常用口腔护理方法
2.1含漱法。
适应症:适用于清醒的患者 . 方法:嘱咐患者每 1-2 h 进行 1 次含漱,药液应在口腔内保留,用舌头在口腔内反复搅拌 3-5 min,特别是在晨起、饭后的 30 min 还有睡前的含漱更加重要。优点:可以清除大块的残渣分泌物, 有助于减少牙菌斑;可以使唾液的分泌增加,利于改善口腔环境的酸性 [9-10];可以防止黏膜干燥促进口腔自洁作用,有利于口腔周围肌肉的运动。含漱的方法简便,患者容易接受并实施, 对于清醒合作的患者进行口腔卫生的保持,防止口腔的感染有良好的效果。缺点:只能作用于咽峡以前,咽后壁及侧壁较难触及,儿童不宜。
2.2机械性擦洗。
适应症:适用于有出血倾向、无牙、开口困难、不能含漱、有意识障碍的病人。方法:江海燕 [17] 等采用血管钳缠绕纱布条机械性擦洗的方法。优点 : 机械性的擦洗对于去除牙菌斑非常有效 [12]。有报道称把传统的湿棉球擦洗法改为干湿棉球擦洗法 [16],不但能清除表面的分泌物, 还可以清除附着在口腔内的牢固菌,且能预防因混有细菌的口腔护理液流到肺部增加 VAP 的发生,还能减少抑酸药物平均使用时间,减轻病人经济负担。缺点:不易对口腔进行彻底清洁,由于气管插管的阻挡,很难对口咽部,舌下,舌后根等死角部位进行彻底清洁,导致口腔以及鼻咽部分泌物不断积累,残留于此。
2.3冲洗法。
适应症:口腔冲洗法适用于口内有病变、有伤口或钢丝、夹板等固定物,或其他原因致张口受限、口腔失去自洁机能,导致口臭,甚至并发感染的情况 [11]。方法:齐会萍 [8] 等推荐一种注射式负压吸引法:左手用注射器缓慢注射漱口液,右手持负压吸引管抽吸,一边注射一边抽吸,直至口腔全部冲洗干净,其操作简便,清洁彻底。优点:王雅宁 [16] 调查研究发现相较于传统的生理盐水棉球擦拭法,口腔冲洗法应用于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时有助于降低 VAP 发生率,减少口腔感染,减少口腔护理对病人咽部刺激,改善病人的舒适度,同时应用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还可以减少棉球反复擦洗而造成的对病人咽部刺激,病人容易接受,减少病人不必要医疗费用支,并且在进行口腔护理时可防止脱管。缺点:耗时较长,可能会发生误吸且单纯使用口腔冲洗干预时效果并不显著,当冲洗与擦洗、刷洗相结合时,患者VAP,炎症及口腔异味风险才显著降低。
2.4刷牙法。
适应症:除烦躁不安、有精神症状、口腔糜烂的危重患者不能使用。优点:刷牙除了能够起到清理牙间污垢、食物碎屑、清除口臭和一部分牙菌斑之外,还能够按摩牙龈, 促进牙龈血液的循环 [12-16],对于牙周刺激的作用也是不错的, 进而减少了口腔内致病的因素并增加了组织抵抗力。刘敏、杨敏 [13] 提出对施行经口气管插管的外伤而意识清楚的患者采用可视电动牙刷进行口腔护理时,口腔异味发生率、牙菌斑指数和口腔感染发生率显著显著降低。计惠民 [15] 提出自动给水吸水式牙刷,在适量给水的同时,将唾液和水强力吸出,从而避免了误咽及误吸的发生,适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患者做口腔护理,因此,使用牙刷刷牙被认为是清洁口腔的最佳方式。缺点:如果方法不适当,不但达不到口腔护理的目的,反会引起各种不良后果,最常见的是牙龈萎缩和牙齿颈部的楔状缺损。
3口腔护理液的研发
在国内进行生产的口泰液在 ICU、外科、口腔科均得到了广泛应用 [12],其强大的杀菌能力和有效去除牙斑的作用得到了各界的认可。除了有力杀菌的作用外,还有收敛创面、减少渗出、促进新生的肉芽生长等特点,因其对黏膜没有刺激, 没有异味,是广泛用于临床的口腔护理液。
另外,贾彦敏 [14] 提出在口腔疱疹患者的治疗上应运用自配的口腔护理液迅速缓解病人的疼痛程度,增进食欲,并改善流涎等症状。自配的口腔护理液主要由浓度为百分之一的利多卡因 0.5 mL 和浓度为百分之零点久的氯化钠注射液 0.5mL 加入研碎的维生素 B2 共计 50 mg 混合调匀制成,其中,利多卡因是临床上常用的麻醉药物,在口腔疱疹患者中能够产生良好的表面麻醉作用,使患者的疼痛症状得到明显控制; 氯化钠则具有良好的稀释作用,维生素 B2 的作用主要是参与细胞的生长代谢,使局部组织发育和再生得到加强,最终为组织修复提供必须营养素。
目前,国内的学者还利用中医药优势来进行开发研制口腔护理液,临床验证之后效果很好,具有抑菌、除臭、生津等的作用。比如银甘漱口液 ,银花味道清香,甘草气味甘甜,薄荷、冰片清凉,使用后患者感觉到舒适,易于接受,并且药材取药资源丰富,经济、实惠,方便使用。使用金银花等中药的含漱液为 ICU 的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经过观察可以有效的预防并治疗口腔的并发症 [5-7]。对接受了较大剂量的恶性肿瘤患者的化疗在治疗前三个小时使用甘草、金银花等汤剂进行含漱或者口服以后发现,对于发生口腔溃疡的预防作用比较明显。
4展望
由于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的提高及医疗的技术不断的更新,关于护理口腔的研究也不断发展。但是现在我们对于护理口腔的认识及重视的程度不够,对于护理口腔的评估标准和干预措施实施的研究十分有限。虽然国内的学者对于口腔护理的方法和如何选择口腔护理液方面的研究比较多,但是还是存在口腔护理的方法单一,新临床方法应用比较少; 口腔护理液的品种多不能够很好的选择这些现象。口腔护理的实施及发展需大量、有力的研究方面证据的支持,如果能在工作时运用循证医学的观点,进行口腔护理的干预;加强培训,了解更多新口腔护理的方法;建立口腔护理统一的标准, 对于在实践工作中,制定的适合个体口腔护理的计划也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李梦樱. 外科护理学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2]丁广香. 临床口腔护理的现状认识与进展 [J]. 临床护理杂志,2011,12(10):57-60.
[3]孙皎 , 刘群. 日本老年患者口腔护理方法介绍[J]. 中华护理杂志,2004,39(6):477.
[4]史清秀. 口腔护理法的临床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2004,19(8):52.
[5]陈晓丽, 叶玮, 唐纯 , 等. 口臭相关因素的分析 [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3,5(29):259-262.
[6]田同荣.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引起口腔黏膜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7,14(2):186-189.
[7]刘萍, 席淑华, 马静. 口腔护理工具与方法新进展 [J]. 上海护理,2009,9(1):73-75.
[8]齐会萍, 赵晓丽. 注射式负压吸引法用于口腔护理 [J]. 护理学杂志,2006,21(2):9.
[9] 杨 雯 . 口腔 护 理 方 法 现 状 及 其 展 望 [J]. 现 代 临 床 护理,2011,10(9):63-65.
[10]王荣梅, 尚少梅, 张海燕. 机械通气患者的口腔护理干预现状[J]. 护士进修杂志,2006,21,(2):125-127.
[11]邵 书 琴 . 口 腔 护 理 的 研 究 进 展 [J]. 护 理 实 践 与 研究,2008,5(9):80-81,20.
[12]刘正芳, 文琼仙, 曾海金. 口腔护理新方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J]. 护理研究 ,2009,23(27):2484-2485.
[13]刘敏 , 杨敏. 可视电动牙刷在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旬版 ,2009,(10):19-22.
[14] 贾彦敏. 口腔护理液用于手足口病患儿口腔疱疹中的治疗效果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2015,24(7):153-154.
[15]计惠民 . 口腔 护 理 研 究 新 进 展 [J]. 中国 实 用护 理 杂志,2004,20(6):62-63.
[16]王雅宁,王鸿雁,刘春艳,等. 两种棉球擦拭法在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J]. 护理研究,2004,3(28):1104-1105.
[17]江海燕, 何国霞 , 徐海琴.30 例重度痴呆老年并残根 ( 冠) 患者的口腔护理 [J]. 中华护理杂志 ,2012,47(2):2.
[18]王洪冰 , 李佩珍. 老年人吸入性肺炎的诊治难点和对策 [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6,25(5):325-327.
《危重患者口腔护理方法与展望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108/20181108054614111.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