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品管圈活动在护理管理中的效果与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作为研究时间段,以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作为观察阶段,以2018年6月至2018年11月作为对照阶段,对比两阶段期间的护理效果。结果两阶段对比后,观察阶段护理合格率、护理满意度及病房管理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阶段,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护理管理中,采用品管圈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效果,并有利于增强护理人员之间的相互配合程度;同时品管圈活动的顺利进展,也对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及护理管理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义,还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护理管理;效果;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杨柏华,姜艳华.品管圈活动在护理管理中的效果与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366,368.
0引言
品管圈又被称为质量管理小组,其含义就是指有相同或类似工作性质的工作人员,通过自发的形式以相同工作目的为原则,所形成的团体性组织,其注重目标就是以合作的形式解决工作问题[1]。在经过多年发展后,已广泛应用于医院各科室,并对医院实际护理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2]。本研究通过对品管圈活动护理模式的分析,探讨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和实际价值,旨在为相关医学从业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其具体情况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作为研究时间段,以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作为观察阶段,以2018年6月至2018年11月作为对照阶段。其中观察阶段各科室护理及品管圈分别为:普外科-同心圈,心内科-心动圈,骨科-骨力圈,脑病科-守护圈,内分泌科-友爱圈,儿科-守护天使圈,综合内科-微笑圈,泌尿外科-手护圈,妇产科-关爱圈,肝病科-同心圈,肾病科-家乐圈,急诊科-生死时速圈,手术室-守护圈。对两阶段圈员各项情况对比,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阶段:本阶段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总共选取28名护理人员。
观察阶段:本阶段采用品管圈活动护理管理模式,其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①对本院13个品管圈的主题进行筛选,将主题中涉及一般护理、病房管理、危重护理和护理安全管理方面的品管圈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各品管圈均由1名圈长和6名圈员组成,总共为28名护理人员。②各品管圈均使用因果图、根因分析、头脑风暴等软件管理工具进行操作;以品管圈活动的完整流程进行要求,使圈员均能够参与到活动中来,完整流程包括从主题确定到检讨改进。所有圈员需对本院存在的护理质量管理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其发生原因进行详细分析,以讨论的形式制定出合理解决措施[3]。③以周为基本单位定期开展品管圈会议,圈员需对相关主题进行探讨,并使用管理工具帮助制定相关解决措施,并需确保相关措施的落实,圈长要对措施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并加以记录,可在下次品管圈会议中进行总结分析,确保品管圈活动能够达到预期目标[4]。
1.3观察指标
由我院工作多年的护士长,对两个阶段的护理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可包括护理合格率、护理满意度及病房管理质量。并分别于两阶段随机抽取80例患者对护理管理工作进行评价,采用我院自制问卷调查表进行评价,问卷调查表总共18个项目,各项目均有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三种选项,其分值为满意5分,一般满意3分,不满意1分,其总分为100分,以该评分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分析
对两阶段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并运用软件SPSS 21.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卡方和(%)来检验及表示计数资料以t和(±s)来检验及表示计量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阶段护理合格率和病房管理质量对比情况
两阶段时期对比后,观察阶段护理合格率及病房管理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两阶段护理满意度对比情况
对两阶段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统计,其中对照阶段护理满意度为(80.11±5.63)分,而观察阶段护理满意度为(90.43±5.17)分,根据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对比,t=12.076,P=0.001,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品管圈活动有助于医院各科室护理人员工作水平的提高,并且有效的品管圈活动培训能够帮助护理人员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可对护理人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实际工作能力进行锻炼,使其能够真正把掌握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有助于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5]。在品管圈活动进展中,质量管理工具的实际运用可帮助护理人员解决问题,可通过流程的优化对护理工作情况进行实际指导,最终使得品管圈护理人员整体工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6]。
品管圈可通过对实际工作问题的解决来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助于护理人员工作态度的转变 [7]。整体护理队伍结构的有效优化,可使每个护理人员都能够参与决策的制定,使其充分展示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是对护理人员工作士气的提升,也是对品管圈内合作意识的培养,对于全面提升医院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和护理管理质量有重要意义 [8]。
通过研究可发现,其中观察阶段的一般护理合格率为 92.9%,对照阶段为 78.6%;观察阶段的重症护理合格率为 89.3%,对照阶段为 75.0%;观察阶段的病房管理质量为 96.4%,对照阶段为 82.1%,观察阶段护理合格率及病房管理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阶段,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阶段护理护理满意度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阶段,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医院护理管理中,采用品管圈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效果,并有利于增强护理人员之间的相互配合程度;同时品管圈活动的顺利进展,也对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及护理管理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义,还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佐萍 , 王三凤 , 张美娟 . 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当代医学 ,2017,23(8):169-170.
[2]赵丽华. 品管圈在提升社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4(8):90.
[3]尤倩 , 耿晓平 . 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质量提高中的应用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4(8):1475.
[4]Cherry B, Yoder-Wise PS, Kowalski KE. Circle of Advisors: Creating a National Perspective for Graduate Curricula in Nursing Administration[J]. Journal 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2017,47(11):535.
[5]姜岩.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23(3):451-453.
[6]丁辉燕 , 王玉琦 . 探索品管圈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15(14):14-15.
[7]Grosvold J, Hoejmose S, Roehrich J. Squaring the circle: Management, measurement and performance of sustainability in supply chains[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7,19(3):292-305.
[8]赵会 , 钟燕 , 张姗姗 . 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开展品管圈活动的效果分析 [J]. 智慧健康 ,2017,3(6):32-3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