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对消化道息肉患者应用内镜下射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消化科2016~2018年收治的消化道息肉患者群体为分析对象,在其中随机抽取37例并对其应用内镜下射频方案治疗,对患者相关临床数据以回顾性方式分析并归纳内镜下射频治疗对消化道息肉患者的病情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治愈率为100%;对患者术后进行随访观察,并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对消化道息肉患者应用内镜下射频手段进行治疗操作简单,对于设备的要求相对较低,无论是疗效或者安全性均令人满意,可在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关键词:内镜;射频;消化道息肉;临床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夏日巴特尔.内镜下射频治疗消化道息肉37例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116,121.
0引言
消化道息肉是临床相对发病率较高的疾病,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对消化道息肉的治疗手段在逐渐多样化,同时由于内镜的辅助应用[1],治疗手段的安全性得到进一步的保障,诸如内镜下高频电切、微波、激光以及射频等手段均顺利展开并完善[2],在各种手段中内镜下射频治疗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且患者无需承担太高的经济压力,受到了医生还有患者青睐[3]。为更深入了解应用内镜下射频治疗手段对消化道息肉患者的临床价值,对本院近年收治此类患者相关临床数据进行梳理并归纳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消化科2016~2018年收治的消化道息肉患者群体为分析对象,在其中随机抽取37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6例;年龄19~74岁,平均(46.5±2.4)岁;病程在9 d至4年。入院时患者主诉症状包括反胃、上腹部不适、吞咽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胀、间断腹泻、纳差嗳气、乏力、便血便秘等。对患者的息肉位置进行检查确认,包括食管、贲门、胃底、胃体、胃窦、盲肠、十二指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等。其中29例为单发息肉,5例为多发息肉,3例为多发息肉。息肉形态包括球形、半球形、葡萄状、桑椹状、分叶状以及丘状。患者病理类型包括增生性息肉/再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血吸虫囊性息肉、幼年性息肉。
1.2治疗方法
本次研究对患者应用内镜下射频治疗所用仪器如下:电子胃肠镜产自日本奥林巴斯公司,型号为V-70,射频治疗仪产自绵阳立德电子技术公司,型号为LDRF-50。
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需要做好各项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心电图、肝肾功能、血象以及血糖等,确认患者并无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无合并严重心肺或者脑部脏器疾病、血象无异常、心电图基本保持正常,可进行射频治疗。手术前做好胃镜和肠镜检查的准备工作,对于结肠息肉检查患者需要通过口服方式应用番泻叶。在患者双下肢接上射频治疗仪的金属电极板,保持紧密接触。严格按照胃肠镜操作步骤将其送达到患者病变所在位置,在胃镜辅助下掌握患者病变所在位置、体积大小、形态,掌握病灶和周围正常组织之间的联系,并进行拍照。内镜辅助直视条件下将治疗电极导管从活检孔直接插入。顶端位置伸出大约1 cm,电极金属头直接与病灶相接触,脚踏开关启动,通过电极将射频能量直接送到病灶组织位置,通过局部高热的状态使得病变组织出现凝固并坏死。在调整射频输出功率的时候要严格参考息肉的体积大小,一般情况下在20~25 W,对病灶采取反复电热并确认病灶组织出现变白、凝固,最终发生部分组织脱落情况,如果息肉体积相对较大的则需要多点、多次治疗。在持续放电的时候时间不宜过长,避免由于长时间的大功率放电诱发出现穿孔,完成治疗后再次照相确认状况。手术完成后的3 d内为患者应用抑酸药物、抗生素、黏膜保护剂。术后2~4周嘱咐患者到院进行内镜复查,确认手术治疗的质量,如果病灶组织体积较大或者多发病灶而难以一次性手术治疗的,需要进行二次或者多次治疗[4-6]。
1.3疗效标准
单纯接受1次治疗后息肉顺利脱落,并无残留,为显效;接受1次手术治疗后息肉病灶脱落但依然存在残留,需要再次接受手术治疗才能完全脱落,为有效;接受3次手术治疗后息肉病灶依然存在残留的,为无效[7]。
2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其中35例为显效,2例为有效,无患者判定为无效。手术期间并无患者出现穿孔或者大出血的并发症。术后随访期间有8例接受射频的位置存在疼痛感,但在可耐受范围内,无效特殊处理便可自行缓解。
3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可知接受内镜下射频治疗的消化道息肉患者病情改善程度令人满意,治疗总有效率达到100%,归纳近年来对消化道息肉患者治疗经验,内镜下射频治疗具备以下优势:①射频电能的输出方式为纯电流形式,在对患者治疗过程中不会导致神经肌肉出现兴奋或者刺激的反应,同时手术过程中不会出现电火花、烟雾,放电治疗时患者并未存在明显不适,避免诱发心血管意外的风险,确保了治疗的安全性;②射频电极灵活性偏高,对于息肉病灶能够在不同角度和方位进行点面灼烧治疗,息肉形状不构成影响因素,也不会受到基底宽度的影响;③在治疗电极外面包上了绝缘的材料,导线在进入工作状态后不会发热也不会对内镜造成损伤,能够持续进行治疗,无需对时间反复设置,节省操作环节;④电极头不与组织产生粘连反应,同时治疗期间不会出现焦痂黏附情况,保障了整体的治疗效果;⑤对设备并无过高要求,操作简单,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治疗,一般仅需要几分钟,极大程度地降低了手术的风险,也有利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实行;⑥严格遵循操作步骤,能够降低手术过程引发诸如穿孔、出血等并发症,安全性高[8]。
综上所述,对消化道息肉患者应用内镜下射频手段进行治疗操作简单,对于设备的要求相对较低,无论是疗效或者安全性均令人满意,可在各级医院推广应用,更好的保障群众的健康。
参考文献
[1]单宝珍,李胜保,王强,等.金属钛夹治疗结直肠息肉EMR术后迟发性出血32例[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7,36(5):454-456.
[2]魏婷婷,刘亚辉,高凯,等.支撑喉镜显微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声带息肉32例疗效观察[J].云南医药,2017,60(5):516-519.
[3]谢炬平,梁浩,张大伟,等.内镜下射频消融联合金属支架植入对不可切除胆管癌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18,34(9):93-95,104.
[4]Planell N,Masamunt MC,Leal RF,et al.Usefulness of Transcriptional Blood Biomarkers as a Non-invasive Surrogate Marker of Mucosal Healing and Endoscopic Response in Ulcerative Colitis[J].Journal of Crohns&Colitis,2017,11(11):1335-1346.
[5]怀德,程雷,汪守峰,等.低温等离子辅助鼻内镜功能性鼻窦手术治疗少年儿童鼻-鼻窦炎[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7,11(4):690-693.
[6]周文杰.胃镜下高频电切联合氩气电凝治疗胃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18,31(9):118-119.
[7]Chen CJ,Ironside N,Pomeraniec IJ,et al.Microsurgical versus endoscopic transsphenoidal resection for acromegaly:a systematic review of outcomes and complications[J].Acta Neurochirurgica,2017,159(11):2193-2207.
[8]卢永刚,卫元峡,张德章.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和支撑喉镜下等离子手术切除声带息肉对患者客观嗓音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8,45(9):10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