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康复护理对25例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07 17:12:1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针对患有急性脑卒中的患者,通过对其进行康复护理以后,对该护理方法的效果和改善患者吞咽功能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接受急性脑卒中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挑选25例,选取12例患者选为对比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剩下的13例患者选为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率、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吞咽功能、肢体功能、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率、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各功能改善情况均要优于对比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有急性脑卒中的患者,通过对其进行康复护理以后,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恢复能力。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康复护理;吞咽功能;护理效率

本文引用格式:李彩燕.康复护理对25例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257-258.

0引言

脑卒中属于脑血管疾病中的一种急性症状,该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脑血管突然发生破裂,导致血管阻塞,脑血液循环不畅,严重时会导致患者死亡[1],患者应当尽早接受治疗,但是,就目前而言,由于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的治疗方法,导致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差,为了能够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需要对患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护理[2],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在本院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患有急性脑卒中的25例患者,通过对其进行康复护理以后,对该护理方法的效果和改善患者吞咽功能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其中,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院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接受急性脑卒中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挑选25例,将其分为观察组(n=13)和对比组(n=12),并对其分别进行康复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其中观察组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例为7:6,平均为(61.25±5.47)岁;对比组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例为7:5,平均为(61.85±4.74)岁。可以进行对比(P>0.05)。

纳入标准:(1)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患者在病理学上均被确诊为急性脑卒中;(2)取得相关伦理委员会的同意;(3)患者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的相关内容。

排除标准:(1)排除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2)排除患有重大肝、心、肾功能衰竭的患者。

1.2方法

1.2.1对比组


对该组患者进行我院的常规护理,其中主要对患者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给予患者常规的药物治疗,对患者的生活注意事项进行提点,给予一定的护理干预[3]。

1.2.2观察组

(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患病以后,神经、肌肉等功能发生受损现象,导致患者的心理出现抑郁、恐惧等情绪,通过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心理护理,与患者进行面对面交谈,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但是由于患者发生中风症状,无法与护理人员进行良好的交流,因此在进行心理护理和相关疾病知识宣教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与患者进行交流[4]。

(2)运动护理:由于患者在进行治疗过程中,长期卧床不起,不利于患者身体健康护理,因此,可以对患者进行一定的运动护理,由于患者肢体功能受到损伤,无法独立下床运动,护理人员应当采用轮椅等方式,帮助患者在院内进行散步,增加患者的光照时间,同时对患者的关节进行护理,对患者进行抬腿训练、肢体按摩等方式,提高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5]。

(3)神经护理:在对患者进行相关康复护理的过程中,通过对患者的神经进行点刺激,能够有效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护理,使患者的神经恢复能力增强,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脑卒中症状[6]。

(4)口腔护理:在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发音训练,通过使患者练习单音节等,使患者逐渐进行单字发音,并引导患者连字成句,在此过程中,还要对患者进行吞咽护理,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7]。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率、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吞咽功能、肢体功能、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护理效率: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吞咽等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基本改善,吞咽等功能得到基本改善;无效,上述无改善。生活质量、吞咽功能、肢体功能、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采用百分制评分,分值越高效果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方法为SPSS 17.0,用(%)和(±s)表示计数、计量资料,组间检验用2和t,如果P<0.05,则表示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率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92.31%(12/13)要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75.00%(9/12),P<0.05,具体数据如1所示。

\

 
2.2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对比组患者通过护理后生活质量改善评分为(79.36±1.75)分,观察组患者通过护理后生活质量改善评分(87.69±2.35)分,P<0.05,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2.3对比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肢体功能、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肢体功能、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均要优于对比组,其中,具体数据如表3所示。

\
 

3讨论

患有急性脑卒中的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脸部、手臂等突然无法发力,从而导致突然的昏倒,并发生突然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说话困难、行动不便等症状,为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康复护理[8]。

在本次研究中,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康复护理,主要是基于患者的脑卒中疾病,通过对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判断,对患者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优质的、科学的护理,通过心理护理、知识宣教改善患者的心理问题,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通过运动护理、神经护理、口腔护理,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神经功能和吞咽功能,从而使患者的治疗效率、生活质量和各功能改善情况得到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患有急性脑卒中的患者,通过对其进行康复护理以后,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的吞咽功能、肢体功能、神经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从而提高患者的恢复能力,使患者的各项症状得到明显控制。因此,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邓屯.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0):123.
[2]周德艳.Vital Stim电刺激治疗结合康复护理应用于急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19,8(6):180-181.
[3]卢雪云,谭高小,陈汝专.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应用效果研究[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9,8(1):148-149.
[4]宋秋云.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9):1284-1285.
[5]项会梅,周艳,陈秀.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11):47-48.
[6]李青莉.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8):57,62.
[7]Nakayama E,Tohara H,Hino T,et al.The effects of ADL on recovery of swallowing function in stroke patients after acute phase[J].Journal of Oral Rehabilitation,2014,41(12):904-911.
[8]Zheng L,Li Y,Liu Y.The individualized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s for dysphagia:a multidisciplinary case control study of acute stroke patien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Experimental Medicine,2014,7(10):3789-379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21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