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胆结石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分析。方法将435例胆结石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进行随机分组,分为7例传统组与428例实验组,传统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实验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并分析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对比后,实验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传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结石手术治疗中,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取得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并能够有效改善手术相关情况,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胆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多平,卓玛.观察胆囊结石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94,96.
0引言
胆结石属于医院普外科临床上常见疾病类型,其具体指的就是胆囊及胆管内出现的结石性疾病[1]。在临床上,可根据到结石发病部位的不同分为胆囊炎与胆管炎,并且该疾病早期阶段不会出现典型临床特征,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开始出现右腹部疼痛、左肩疼痛等相关症状[2]。目前针对该疾病的临床治疗中,以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为主,需结合患者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其中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为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法。本研究对不同手术方法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不同手术方法的有效性,其具体内容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胆结石患者435例,将435例胆结石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进行随机分组,分为7例传统组与428例实验组,其中男性145例,女性290例,年龄为23~71岁,平均(41.28±5.36)岁。本研究纳入标准:①经检查后,符合胆结石诊断标准,并有相关典型症状;②均为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④有相关手术适应症。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其他类型重大疾病;②女性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③精神异常或有精神疾病史。经过对比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传统组:本组患者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患者需于术前禁食禁水,在经过B超检查后对胆囊位置进行确定,使患者呈仰卧位并保持低足高位,在全身麻醉的基础上,于右上腹经腹直肌处做切口,使胆囊与脏器分离并充分暴露胆囊及胆囊三角部位,解剖胆囊三角部位,并使胆管与胆囊动脉进行分离,使用钛夹夹闭后切断处理,最后运用电刀切除胆囊。待手术完成后,即可以0.9%氯化钠对患者腹腔进行冲洗[3-4]。
实验组:本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患者需于术前禁食禁水,完成全麻处理后进行气管插管,使患者呈仰卧位并保持低足高位,选取患者脐孔下并使用气腹针完成穿刺,以此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同时需使腹腔内压力保持在10~15 mmHg;采取四孔法并在腹腔镜的协助下对患者胆囊及胆囊三角部位进行观察,完成胆囊粘连分离后,再对胆囊与胆囊动脉进行分离,以钛夹夹闭后切断处理,并使用电凝钩对胆囊进行完整切除。待手术完成后,即可以0.9%氯化钠对患者腹腔进行冲洗。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参考指标为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计算其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软件S P S S 1 5.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t和(±s)检验及表示计量资料,以卡方和(%)检验及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改善情况比较
经过对比后,实验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传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两组并发症对比情况
经过对比后,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3讨论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日常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的调整导致我国胆结石发生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现已成为我国临床常见疾病[5]。胆结石发病原因较多,其发病影响因素主要可分为:体质肥胖、运动量少、长期不吃早餐、餐后零食过多及遗传等相关因素[6]。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该疾病对患者身体健康威胁性不大,但如果结石进入胆总管,则疾病就可能发展为胰腺炎、胆道炎等相关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均会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尽早接受治疗具有重要意义[7]。
目前针对胆结石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中开腹胆囊切除术属于传统手术方法,通过研究显示,该手术方法虽然也具备一定治疗效果,但是其临床治疗效果并不显著,难以达到预期治疗目的,因此更为有效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始得到广泛关注。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腹腔镜开始广泛运用于临床手术治疗中,在胆结石的临床治疗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同时相较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创口小、术后恢复快、手术视野清晰及适用范围广的优点,因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目前已成为治疗胆结石的首选方法[8]。
通过研究发现,经过对比后,实验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传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2%,而传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6%,实验组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胆结石手术治疗中,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取得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并能够有效改善手术相关情况,其安全性高,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林伟强,陈智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J].吉林医学,2017,38(1):12-13.
[2]孙卓茂,卢昌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的疗效比较[J].中外医疗,2018,37(4):55-57.
[3]赵锋.小切口手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在老年胆结石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医药导刊,2017,19(4):342-343.
[4]郭广民.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15(4):543-545.
[5]Marwah S,Shivran KD,Jangra MS,et al.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early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for mild gallstone pancreatitis vs acute cholecystitis[J].Hellenic Journal of Surgery,2017,89(1):4-12.
[6]朱守同,苗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7,23(27):135-136.
[7]Bani HM,Al Manasra AR,Qandeel H.Passage of Gallstones Into Common Bile Duct During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Is It the Surgeon's Responsibility[J].Surg Laparosc Endosc Percutan Tech,2017,27(2):110-112.
[8]江文华,胡洁,曹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并发胆结石治疗中的临床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33):42-4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175.html